中国高铁令世界嫉妒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中国,高铁,世界,嫉妒
  • 发布时间:2011-03-03 16:00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高速铁路是被“逼”出来的,被每年庞大的客运需求和脆弱的运载能力之间的巨大压差压出来的。特别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集中客运行动--春运,更是集中体现了中国铁路系统的运量和运能之间矛盾的标志。每一年的春运,铁道部发言人都会被媒体穷追猛打一个疑问:什么时候春运才不会一票难求?

  2010年春运,铁路系统发送了2.1亿人,按照中国13亿人算,差不多每六个人就有一个人要坐火车出行,这差不多是美国2/3或者德英法三国的总人口规模了。这个惊人的规模,一直困扰着中国的铁路系统,也困扰着中国的整体经济和社会运作。

  按照简单的逻辑,满足如此巨大的运输需求,一是寻找替代工具;二是增大运能。对于客运,替代工具无非是公路、航空、水运,但是,市场和消费者的选择,还是认了一个“死理”,从性价比考虑,铁路还是最优的选择。

  2010年春运,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给出了一个说法:高铁开通以后,应该对于我们春运带来一个新的亮点。王勇平先生说这话的时侯,正值武广高铁开通伊始,各种争论之音不断,主要的争议在于高铁的票价太贵。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铁线路、动车的开行,似乎选择的人也越来越多。

  到了2010年年末,高铁在中国交出了一份惊人的成绩单: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中国南车集团研制的“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之前的2010年9月28日沪杭高铁试运行曾经创下时速416.6公里的纪录。根据资料,中国高铁创下的这两个速度,是迄今为止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据说,这个速度相当于喷气式客机的巡航速度。还有一个成绩: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531公里,也处在世界第一位的位置。

  两个速度震惊了世界:

  一个是高铁的车速,因为在单纯的车速背后,是不单纯的能力,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一个车体,其背后的设计、加工、集成、装配、调试能力,是一个整体,中国在高铁技术的引进、消化、掌握、创新方面的速度令人称奇。

  一个是高铁里程的增加速度,中国的铁路系统给人的传统印象是建设速度赶不上经济发展,曾几何时,有资料表明,中国每年建造的铁路里程,还赶不上美国每年拆掉的铁路里程,美国变成了所谓“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中国的可用国土资源和能源资源不允许走美国的交通发展之路,铁路是不二的选择,高铁也是必然的选择,结果中国高铁的里程增长,给人以横空出世的感觉。

  酸溜溜的声音嘈杂了起来,日本人、欧洲人、美国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推动的因素首先是嫉妒。日本人和欧洲人比较多的是挑刺,认为中国铁路国企在与德国西门子(Siemens)、法国阿尔斯通(Alstom)、日本川崎重工(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加拿大庞巴迪(Bombardier)等集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过程中,占了外国技术的“便宜”,中国方面给予了义正词严的回击。

  美国的态度则是一如既往的实用主义,从开始的嫉妒到接下来的热盼,影星州长施瓦辛格在访华期间,特意站在中国高铁机车前作秀照相。现在GE开始实质性地推动中国高铁进入美国市场了,这也令日本、欧洲感到很嫉妒。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