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融入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德育教育,小学班主任,融入措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2-26 11:00
佐热姆·阿力木
(墨玉县加汗巴格乡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立德树人逐渐成为了班主任们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的重心,为了能够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班主任需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小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发展的启蒙时期,该时期的学生的可塑性会比较强,所以小学班主任需要在该阶段大力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同时遵守严慈结合等的教育原则,积极引导学生,灵活调用多类教育方法,开展更为高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将素质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让学生可以全面化的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班主任;融入措施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3)9-006-01
引言
现阶段,我国小学德育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其所应用的教学方式以及内容会较为滞后,缺乏趣味性以及吸引性,这就使得其教育活动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班主任要重点关注如何高效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德育引导,使其能够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明辨是非,正确分辨社会善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现状,综合教学要求等多类影响因素,创新德育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正确的启蒙教育,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完善的德育体系,为小学生日后身心健康化的发展提供助力。
1 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融入价值
首先,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融入能够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实际教学阶段,想要让学生更为高效的参与到德育活动之中,那么班主任就需要加强其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学生成长需要,选用适宜的措施,有针对性的引导,给其构建更为欢快融洽的课堂氛围。其次,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融入是促进师生关系融洽的基石。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够成熟,所以若无法在该阶段对其展开有效的思想教育,就极其容易让学生形成叛逆等不良情绪,无法让其和班主任有效的沟通交流,学生内心压抑的情绪无法得到释放,所以可以借助这一形式展开教育,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最后,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融入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班主任以及学生家长仍旧会将其重心投注到学生考试成绩方面,忽视了学生思想素养的发展,这就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对此,实行德育,依据学生身心情况,改进优化教学方式,因材施教,能够给学生长远化的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思想素养水平。
2 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融入措施
2.1 实行家校合作教育
想要提升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就需要融合家庭教育。这是因为学校并不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唯一场所,其在社会以及家庭当中得到的感触会比较深刻,其对于学生道德素质以及道德意识成长产生的影响极大。对此,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课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社会公益活动的参与度,学生在参与这类活动的阶段可以体会到社会中所蕴含的正能量,在正面的感染下成为极具高道德素质的人才。此外,班主任要多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发挥出家校合力的德育教育作用,在家长的配合下,一同对学生道德素质进行教导。家长要注重自身言行举止,约束自身的行为和言语,发挥出榜样带头作用,使得学生可以在家庭中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比如家长不可在学生面前说脏话、抽烟等,也不可把社会当中的不良风习惯带到家庭之中,避免学生沾染上不良风气,把实践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融合,构建更加健康、绿色的成长环境。
2.2 开拓教育空间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设备等不断拓宽德育工作开展的平台和渠道,要切实保证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建立微博平台或者微信群等,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并观看班主任推送的新闻内容,学生也可以在观察课件的过程中体会先进的道德素质,以其为基准借助多媒体开展效率更高的德育教育工作。播放社会中的热点问题,让学生思考其所涉及到的道德问题,这样原本枯燥乏味的德育教育就会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其所接受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并和其自身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这样学生就能够朝向正确的发展方向迈进。
2.3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以往小学德育班主任所使用的授课方式会比较单一枯燥,其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会缺乏引发学生自主思考的作用,这会违背新课改的教学初衷。对此,班主任要创新德育的内容,以多类知识当做教育的载体,注重学生可持续化的发展,以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当做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切入点,并把家庭、学校等多类实践活动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使得学生可以形成珍爱生命、爱护环境等的思想观念。选择符合现代发展趋势的社会信息,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对错,这样课堂的教学内容就会变得更加的充实。在进行实践教育引导时,应当用爱心、细心感化学生,并用行动扶植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诉求,抓住教育时机,科学施教,肯定学生。
2.4 发挥言传身教作用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发展路上的引导者以及组织者,并且班主任和学生的教触较多,所以班主任对于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极大,班主任应当注重自身言行举止,要保障其行为的积极性,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首先,在授课阶段,班主任要积极参与继续教育,注重提高自身教学素养,用自身素养去感染学生,并规范自身教学行为,发挥出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给学生树立榜样。其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可一味的批判学生或者使用蛮横的方式去授课,要多和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能够明白道理,用人格魅力去正确影响并教育学生,言出必行。最后,在教育阶段,班主任要耐心且细心的引导学生,热爱学生,和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融入到学生群体当中,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这有助于开展小学德育教学工作。
结语:
小学班主任要保持耐心、细心的态度,逐步渐进的引导学生,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和学生展开探讨。把创新思维和传统教学模式相融合,适度增添课外实践教学活动,便于学生深刻理解相关德育知识的内涵,从中受益,让学生能够对品德思想有所新的认知,端正自身的言行举止以及学习心态等,解决学生所存在的自私、自利等不良心理问题。通过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洗涤学生心灵,感受德育带给其的快乐,让德育的春雨浸润学生心田。
参考文献:
[1]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措施探究[J].李健雄.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
[2]探讨如何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J].桑杰草.知识文库,2023(08).
[3]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李海涛.当代家庭教育,2019(13).
[4]优化班级管理主导德育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邓晓晨.知识文库,20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