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厂与文学名著改编

  • 来源:北京纪事
  • 关键字:北影厂,文学,名著
  • 发布时间:2025-06-20 14:25

  在新中国电影事业发展史上,北影厂作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简称或昵称,让中国人倍感亲切并心生敬意。这其中的原委,除了技术层面和表演层面之外,皆由改编大量的文学名著所致。北京电影制片厂组建于1949年4月20日,该厂的创编及演职人员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接收原国民党中央电影企业公司第三制片厂的创编人员和演职人员,二是中共中央从延安和东北地区抽调的一大批文艺骨干。

  北影厂的原址是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77号。

  新时期乃至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时代脚步的迈进,北影厂进行了改造与修缮。2007年,北影厂原址内的主楼、东楼与西楼被列入《北京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2021年,北影厂修缮完工的“八一楼”主楼则成为集电影创作、交流、传承于一身的电影文化新地标。

  大江东去浪淘尽,往日辉煌变起点。在新时代新日月的光照之下,北影厂已由原址搬迁至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并更名为“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

  是怎样的神力让北影厂闻名遐迩?是怎样的魅力让北影厂标榜史册?在洗去诸多时代铅华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北影厂是我国电影事业发展进程中,改编文学名著最多的电影制作生产厂家。

  二

  北京的其他电影生产厂家,也有过拍摄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剧本。但无论从数量上或影响力上看,北影厂青睐于文学名著,无疑是首屈一指。

  首先进入全国电影观众视野并引发广泛好评的,是根据鲁迅小说《祝福》改编的故事片《祝福》。该片由夏衍编剧、桑弧导演。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饰祥林嫂,魏鹤龄饰贺老六。该片获1957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58年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

  我国历史上的文学作品真可谓姹紫嫣红争芳斗艳,但想要跻身文学名著之列绝非易事!那么文学名著何以成为名著呢?或者说文学名著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呢?鲁迅小说《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后收录在鲁迅小说集《彷徨》之中。小说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新年祈福之际,鲁迅用“祝福”一词是对当时社会黑暗、腐朽的辛辣嘲讽,也是对封建礼教的严厉批判!《祝福》中的祥林嫂已经为中国人耳熟能详,她不仅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也是黑暗社会的殉葬品。我们在被祥林嫂悲惨命运感染的同时,也被鲁迅强烈的批判意识与悲悯情怀所震撼。由此,我们被告知,文学名著的第一特征便是忧患意识与悲悯情怀。悲悯什么?人世间所有的苦难苍生;忧患什么?这些苦难苍生何时能够逃离苦海!

  映入观众眼帘的又一部影片,是1959年上映的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林家铺子》改编的《林家铺子》。编剧:夏衍;导演:水华;主演:谢添、于蓝等。影片描写的是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上海的动乱生活。影片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魔爪进行了深刻揭露,展现了农村经济陷入破产的生存危机,并揭示出当时社会尔虞我诈、“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黑暗现实。

  观赏这部影片,我们再次被告知,文学名著的第二特征就是关注底层的生存危机。与那些描写上层社会风花雪月的作品不同,文学名著的着眼点是底层人民的苦难并激活苦难人民麻木的神经!

  北影厂的再一部影片是1959年上映的《青春之歌》。影片由著名女作家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改编,由崔嵬、陈怀皑执导,谢芳、于是之主演。作品描写了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女性林道静,由于不幸身世,对家庭充满仇恨,并誓死反抗旧礼教,追求个性解放。但无可奈何的是,林道静的反抗只是孤军奋战,孤立无援。林道静曾一度试图蹈海自杀,危急时刻被来自北大的余永泽救下,几经周折,有情人终成眷属。

  影片《青春之歌》向我们昭示了文学经典的第三个特征,那就是揭示人性危机与青春呼唤。人性是欲望与文化的复合体,人不能没有谋求幸福的欲望,但这欲望不是撒缰的野马,它要接受文化的引领与整合。林道静之所以成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男女青年渴望新生活的典型形象,就在于她既有幸福生活的想往,又有逃离腐朽的勇气。

  再看一部1982年上映的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的《骆驼祥子》。这部影片由凌子风执导,张丰毅、斯琴高娃主演。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祥子因生活所迫,从农村来到城里当了人力车夫。那时的北京,千百万人力车夫挣扎在贫困的死亡线上,祥子打拼三年,用一百元钱买了一辆新人力车后,居然被军阀抓丁给抓走了!祥子从兵营里逃出后,遇见了大他十多岁的人力车厂主的女儿虎妞。为了生存,祥子无奈与虎妞成亲,又在一个大杂院里与被逼做娼妓的小福子邂逅。最后,虎妞因难产而死,小福子也上吊身亡,一心想往过上好日子的祥子只得在绝望中走向毁灭。三个年轻人与其说是死于厄运,倒不如说是被那个吃人的社会吞噬了……

  影片《骆驼祥子》向我们昭示了文学经典的另一个特征,就是辛辣的批判意识与平等向往。影片关注与聚焦的都是社会最底层的苦难,这无论对原著者与改编者来说,都是文学良知与艺术良知最可宝贵的品格!

  三

  文学名著是影视剧本的重要选材,但不能说是唯一的选材。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电影事业在表现题材上,都应该是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是超越时空的。就是说,在经过时间陶冶的经典作品面前,时间对它没有意义,空间对它也没有意义,这就是“艺术没有国度”的普遍真理。

  人类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影视文化也是与时俱进的。我们在看重文学名著的同时,也不能被“名著是唯一”所羁绊。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每一位有良知的影视工作者,都应该在“媚俗”的夜晚举起燃烧的火炬,在庸碌的风气中举起向上的大旗!

  天上只有一个太阳,那是天体的恒星;地上有无数个太阳,这就是在文学状态中产生的姹紫嫣红催人奋进的影视作品之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