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万人参加的印度大壶节 全球最大宗教盛典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印度大壶节,全球,最大,宗教
  • 发布时间:2011-04-11 15:23
  印度的“大壶节”是全球最盛大的宗教盛典,它起源于印度最古老的神话传说:“大壶”里装有长生不老药,印度教的神明和群魔为争夺它而大打出手,结果不慎把壶打翻,四滴长生不老药分别落到印度的阿拉哈巴德、赫尔德瓦尔、乌贾因、纳西克4个地方,这4座城市分别每3年庆祝一次大壶节,也就是每个地方要相隔12年才举行一次,因此成为难得一见的宗教盛事。

  2010年的大壶节在赫尔德瓦尔举行,从1月一直持续到4月,组织者宣称,其间共有约7000万人参加。尽管这数字过于庞大而无从考证,但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另一个宗教活动的参与者能够超过大壶节--每年前往沙特阿拉伯麦加朝圣的穆斯林数量也不过300万。大壶节期间,来自印度教各个分支教派、各个种姓的信徒,无论男女老幼都顾不得天气的寒冷,纷纷进入恒河之中接受洗礼。

  数千万人聚集在恒河边

  搭建的帐篷面积相当于4000个足球场

  恒河是印度最长的河流,总长超过2500公里,它从喜玛拉雅山脉奔腾而下,流经中部平原后进入大海;恒河也是印度人心中最神圣的河流,任何一条河流都比不上它。在印度教创世神话中,恒河是从湿婆的发结中降凡到人间的。因此,印度教徒认为,恒河是湿婆神的化身,是“赎罪之源”。印度教将恒河奉若神明,敬奉湿婆神和洗圣水澡就成为大壶节的两大宗教活动。

  2010年大壶节尚未开幕,恒河边上已经是人山人海,场面壮观热闹,简直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为了举办这个盛大活动,组织者调动了上万名建筑工人,搭建27座跨越恒河的浮桥,以便信徒往来,还特意搭建了将近50万顶帐篷,占地面积超过1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000个足球场大小。为防止意外发生,临时还设立了35个警察所、12所医院、6000个厕所,更有3000名消防员、2.3万名警察随时待命。此外,由于上届大壶节因种种原因造成约3000人与家人失散甚至失踪,为了防止类似悲剧重演,组织者专门架设了一套广播系统,连接上4500个高音喇叭,随时插播寻人启事,有时也会播放通知或唱诵经文。

  以上一切的保障,都是为了迎接从世界各地赶来参加大壶节的人们--这次前来的人数超过了7000万。他们从四面八方涌入城中的恒河圣地,大部分参加大壶节的人都是印度教信徒,他们肩扛着随身的生活用品,跋涉数天、数周甚至数月前来此地,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恒河里沐浴。除了普通的信徒,大批重要人物也聚集在此,包括学者、印度教尊者、上师以及瑜伽修行者。最值得一提的是成千上万赤裸的苦行僧--他们平时隐居深山,放弃了所有的世俗物品,甚至包括衣物,过着极度简朴的苦修生活,只在大壶节上才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1月9日,大壶节由地位最为尊崇的印度教圣人们揭开序幕。而后,身披花环、佩戴宝剑、骑着高头大马的教士敲响恒河河畔的大鼓,信徒们随后齐声高唱古印度武士上战场前的歌曲《为毁灭之神欢呼》。两名最德高望重的圣人会被信徒抬着出现在恒河岸边,成千上万名兴奋的朝圣者向两位圣人身上投掷花环,圣人则将花环再掷还给朝圣者,得到掷还花环的朝圣者欣喜若狂,因为圣人触摸过的花环被印度教信徒视作极为珍贵的宗教纪念品。这两位圣人在红黄相间的巨型太阳伞下,率先将恒河河水撒在自己的头上和肩头,这意味着,普通的朝圣者可以开始“神圣日”沐浴了。

  信徒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沐浴

  只为洗涤罪孽、获得解脱

  赫尔德瓦尔的恒河是印度最圣洁的水域,节日期间它则成了洗刷灵魂的甘露。大壶节期间,所有印度教信徒不论分支、不分种姓、无论男女老幼,纷纷进入恒河中接受洗礼,冰冷的河水,挡不住他们坚定的意念。前额抹上了油彩、双手合十作祈祷状的虔诚信徒,集体涉入水深及膝的恒河中。虽然此时恒河水寒冰彻骨,但为了淘尽罪孽,有些男性全裸入水,更有的女信徒索性剃光了头发。信徒们在恒河中边沐浴边祈祷,相信圣水不但能洗涤肉体的疲惫,洗涤现世的罪孽,还能清除灵魂的污垢,摆脱苦难,从生死轮回中得到永恒的解脱。

  在整个活动期间,各地的信徒在这里过着最艰苦的生活,他们住在帐篷或修行所里,吃最简单的素食,每天在恒河里净身沐浴,彼此施与无私的爱与关怀,寒冷的天气也仿佛因此而变得温暖。傍晚时分,河边会举行各种宗教仪式,只见灯火闪烁,仿佛天上的星盏,点燃夜幕。

  在恒河边上,笔者认识了来自拉贾斯坦邦的拉杰先生,他带着一家5口人利用假期赶了500多公里路才按时到达赫尔德瓦尔。他告诉笔者,他们全家对于大壶节期待了很久,他家近些年来一直不太顺利。而恒河是圣河,在这里沐浴不但能洗涤罪过,还能清除心中的邪恶和晦气,老年人能延年益寿,等来世进入天国,享受无穷无尽的福气。他们全家都对大壶节充满希望,并相信回去后日子肯定能好起来。

  其实,拉杰这样的想法代表了绝大多数来此沐浴的信徒。他们来到赫尔德瓦尔这个被称为“神之大门”的恒河圣地,不论老弱病残抑或年轻力壮,都会不顾一切地跳入河水中,缓缓捧起河水,一边沐浴一边虔诚祈祷。

  在大壶节里来此沐浴,几乎是每一个印度人的向往,并将之视为终生的荣幸。大壶节过去曾禁止非印度教徒参加,但现已全面开放,因此大壶节上能看到的并不只有印度人。早在1895年,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曾参加过,并写下了他的见闻。2010年的盛典也吸引了相当多的外国名人,仅是好莱坞明星便有麦当娜、皮尔斯·布鲁斯南、莎朗·斯通、黛米·摩尔等。

  那些修炼多年的大师

  28年一直举着右手的苦行僧

  大壶节上最大的看点,无疑是那些长期居住在山里的苦行僧。印度是个“盛产”宗教的国家,除了各种教派的近10万个神灵外,还有无数苦行僧--“圣人”。这些“圣人”的思想和言行影响力都极大,与神话中的湿婆神等神灵相比,“圣人”无疑更加鲜活,因此追随者对他们顶礼膜拜的程度绝对不亚于神。例如,著名的印度国父圣雄甘地,就属于“圣人”。

  满身的灰尘、打结的长发和遍体的斑点伤痕,这便是苦行僧的典型形象,他们看似褴褛却眼神坚定,彷佛在告诉世人,信仰就是他们生命的全部,任何与物质相关的苦痛都微不足道,他们只为求得灵魂的洗礼与升华。

  苦行僧隐居山林,数十年如一日,苦己心志,饿己体肤,潜心修炼,只为坚持心中的信仰。他们手持象征湿婆神的三叉戟,深邃的目光蕴含着超脱与释怀;或不着一物,暴露自己于人前,没有丝毫羞怯,泰然自若。他们将“以天为衣,以四方为家”的神意演绎得淋漓尽致。

  据说,苦行僧的兴起是为了对抗印度种姓制度,在印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目前全印度的苦行僧约有400万~500万人,他们通常是在子女长大成人后,便离家出走,去当神的使者或仆人。苦行僧一般居住在远离尘嚣的喜马拉雅山上,或寄居在某个庙里,吃斋念佛,通过冥想来修行。如不是赶上大壶节,即便专门翻山越岭寻找,也难得一见他们的身影。

  在大壶节期间,那些从山里前来参加节日的苦行僧们,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每天除了冥想、祈祷,就是为前来膜拜的信徒祝福。因为,许多信徒相信,前来膜拜这些“活生生的神明”,能得到宗教力量,甚至有些圣人还具有相当的神力。

  在一座苦行僧的帐篷里,笔者见到了一位修炼已久的大师。这位修炼举胳膊的苦行僧,高举着右胳膊已经28年了。近距离看才发现他的右肩已经明显变形了,特别是右手五指的指甲,都长出了足有好几寸长,28年来,他不论吃饭、睡觉从没间断过举着右胳膊,据说,为了举着胳膊,他几乎没有真正地睡过完整的觉。也许,许多人难以理解他的行为,但仅仅是他坚强的意志就足够震慑人心。令人意外的是,不少上了年纪的苦行僧性格却像个顽皮的孩子,只因他们的内心干净明澈,如同一张没有书写过的白纸。

  苦行僧中多数是穷人,但也有中产阶级、百万富翁甚至达官显贵。他们在进入苦行期后,一朝顿悟,便散尽家财,远离父母妻儿,背着简单的行囊向深山进发,找到自己心仪的精神领袖,拜在他的门下,从此过着居无定所、漂泊流浪的生活。

  苦行僧的年龄限制很宽,大概从6岁到65岁都可加入。笔者在恒河边就看到一个10岁左右的光头少年,在马路边不断用柴灰抹在自己的身上。在大壶节期间,许多启蒙仪式在恒河边举行,这些父母把孩子供奉给圣人,交换圣人对全家的祝福。尽管这些孩子只是少年,但必须在被正式宣布“死亡”后才能成为苦行僧,剃头象征重生,而身体涂灰则代表进入不朽的世界。

  大壶节对苦行僧而言,是与神灵“亲密接触”的难得时机,他们在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心中难掩的喜悦。苦行僧将他们生命的全部都献给了信徒的终极目标--解脱。下一个十二载,相信这样的眼神依然坚定、干净、超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