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符牌

  1951年,在江苏省扬州市的一处元代旧城遗址附近,人们发现了一面十分特别的青铜牌--铜牌的直径有17。2厘米,厚度达0。7厘米,两面均刻有铭文。在铜牌的顶端,还有两片并蒂叶装饰,叶子中间开有一个小孔,整件器物几乎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镶玉奖牌一模一样。专家分析,这件铜牌应该是古代官员在执行公务时,随身佩戴的符牌,铜牌顶端的小孔正是为了方便悬挂而设置的。

  符牌,是古代人发明出的一种信物凭证,符牌上的种种细节,总能透露出它所代表的朝代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如著名的错金银虎符,就是东汉时期调动军队的重要实证。而这块扬州出土的青铜符牌,又向后人复原了怎样的历史面貌呢?经过文物专家的进一步清理,符牌上所铸刻的铭文被释读:在铜牌的正面,有竖排的4行楷体汉字,正中的8个字为“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据史料记载,“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为元朝官署的特有名称,其等级在行省与郡路一级行政机构之间,由此专家断定这块符牌当属元代。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元代符牌仅十余块,非常珍稀,因此扬州出土的元代符牌一经确认身份,就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扬州博物馆内。

  除了佐证身份的八字铭文外,符牌上的其他铭文则更加带有传奇色彩。铜牌正面左右还分别铸刻着“公务急速”、“持此夜行”和“玄子十号”的铭文,而铜牌的背面则分别用八思巴文(蒙古人使用)和阿拉伯文(色目人使用)铸刻了“必诛灭”和“违者杀”的字眼。其中,铜牌正面的“夜行”二字非常罕见,说明这件符牌是专门在夜晚使用,来证明身份、办理重要公务的信物。由于元朝城池多实行宵禁制度,因此夜行符牌,就是夜晚的唯一通行证,它确保持有者携带着机密公文,在暗夜中顺利前行,无论何人阻碍,都可亮出符牌背面杀气腾腾的字眼,予以诛杀。

  然而,这样一块悬系着绝密使命的符牌为什么会出现在扬州呢?究竟扬州在元朝时期担负了什么重大使命?据专家分析,历史上,元朝政府在扬州城首次设置了盐运使一职,负责全国的盐运事务,扬州从此成为了全国盐业的中心,掌握着朝廷盐政命脉。所以,任职于扬州宣慰使司的官员,不仅要负责传递日常政务,更兼具着官方盐运的重责,夜行符牌的产生,就是要确保这条国家命脉的万无一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