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视股指快速杀跌 基金经理枕戈待旦成长股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股指,基金经理,成长股
  • 发布时间:2011-05-30 09:33
  最近一周见到的数位基金经理,几乎都在讨论三季度的投资机会。

  言下之意,当下的宏观、微观经济环境,都难以让目前的投资市场显现振奋情绪,这也是近期股市持续下挫的原因之一。而到三季度,或许转折点将出现。

  本周走进《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的嘉宾分别是交银施罗德研究部总经理张科兵、海富通投资总监陈洪、汇丰晋信科技先锋邵骥咏、申万菱信量化小盘张少华、农银汇理增强收益史向明和华安可转债贺涛。在他们看来,尽管最近市场持续下跌,但成长股的中长期投资机会,正在显现。现在要做的就是,枕戈待旦。

  未来十年投资你关注什么?

  《投资者报》:海富通最近专门发布了一个关于全球通胀的专题报告,提出未来十年,全球都可能向通胀过渡,这一结论得出的逻辑是什么?

  陈洪:2011年一季度以来,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务问题愈演愈烈,新兴经济体则面临经济过热而相继加息,通胀逐渐成为当前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由于发达国家产出缺口正在减小、私营部门逐步复苏、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全球内抑制通胀的因素正在逐渐减弱。所以我们提出,未来十年,全球可能会步入一个向通胀过渡的阶段。

  同时,短期全球范围内抑制通胀的因素将依旧存在。眼下,发达国家仍旧保持复苏势头,但一些发达经济体仍在饱受债务问题的困扰。此外,发达国家的银行体系大部分已被严重破坏。欧洲、日本和美国不太可能在短期内成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引擎。这都将导致短期内发达经济体的通胀形势倾向缓和。中国持续增长的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工资上涨的成本压力,从而,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还将继续对全球价格上升构成的一定阻力。

  在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渐消退后,这种温和的通胀环境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发生变化。美国、欧洲、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在大幅增加公共支出后,最终也将对私营部门的复苏产生推动。届时,私营和公共部门的消费能力相结合,将助涨需求,从而消除全球供给过剩,为通胀抬头创造条件。同时,持续走高的能源成本,也将成为助推通胀的动力之一。

  《投资者报》:陈洪他们的研究探讨了未来十年的中长期投资环境,作为投资者,未来十年该如何投资布局?各位有何建议?

  张科兵:过去十年,房子是大热的投资品,但是目前从房价收入比、租金回报率及人口结构变化等方面来看,未来的投资方向绝不可能是房子,而应该是去寻找规模够大、流动性够好的稀缺筹码,具有出口升级和进口替代特点的大装备行业值得重点关注。

  未来十年投资,简单路径依赖的后果可能会很可怕,股票市场未必不应该重点考虑。目前全部A股的ROE水平已经逼近2004年和2007年的高点,其中大多数行业处在历史高位,创下新高的行业有电子元器件、交运设备、家电、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房地产,相应地可以设想许多行业的盈利预测可能存在虚高。

  从流动性、估值水平来看,A股具备上行的一些重要、必要条件,所以枕戈待旦。虽然现在处于钱多价涨的时代,但是随着廉价生产资料时代的一去不复返,产业升级的迫在眉睫,基于制造能力的出口产业升级,我们认为未来十年的投资方向应该放在高端装备、出口升级、进口替代上。

  邵骥咏:先说个小故事: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一名学生做了一个有趣的统计,1997年一台苹果公司生产的PowerBook G3售价是5700美元,而当时如果这些买电脑的人买了苹果的股票,那么今天就值330563美元。这个故事的背后印证了一个观点:买苹果,不如买苹果的股票,十年前苹果市值60亿美元,如今已经飙升到3200亿美元。

  在我们看来,目前以IT、互联网,固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新媒体产业正在飞速发展。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想分享这些高科技行业的成长,又受制于其投资研究的高门槛,可以借道重点关注TMT和新兴产业的基金。

  张少华:我们最近在关注小盘股长期优秀的业绩以及高成长性。1996年到2001年的长牛市中,小盘股大幅超越市场;2009年之前,小盘股整体走势与大中盘股接近;2009年中开始,小盘股走势大幅超越大盘股;到了2010年,虽然A股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但许多小盘股涨幅却仍然翻番。所以我们最近推出的申万菱信基金在量化投资中另辟蹊径,将投资目光锁定小盘股。

  从4月份公布的CPI数据来看,已较3月份有所降低,政策调控的结果正在逐步显现。考虑到目前大宗商品价格也在逐渐下降,再加上今年6、7月夏粮可能丰收的因素,预计下半年通胀将会逐渐回落,市场将逐渐回暖。在此背景下,符合新兴产业方向的众多中小企业都将会在资金和政策等多方面得到支持,面临快速成长发展的宏观机遇。另外,经过近期的快速杀跌,小盘股的高估值风险也已得到释放,不少小盘股开始逐渐进入价值投资区间。

  债市股市下半年均有机会

  《投资者报》:史向明和贺涛管理的债券基金都和股票二级市场具有密切关联,你们怎么看下半年债市、股市的相互机会?

  史向明:两个市场今年下半年均孕育着投资机会。加息对债券市场的负面冲击往往体现在前期,在加息的中后期,市场对经济增长回落的预期增强,债券对利率反应钝化,反而有利于酝酿阶段性机会。在此轮加息周期中,自去年9月份至今,债券市场收益率已有较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信用债券,收益率和供给都出现井喷,因此我对下半年的债券市场为投资者提供稳健的回报“并不悲观”。

  从股票市场来看,短期的调整是逐步加仓中游的良机,一季度盈利超预期的消费类行业和个股也有买入机会。

  贺涛:今年整个通胀格局预计将“前高后低”,其回落值有望保持在3%~4%的区间内。

  就市场而言,债市扩容高潮迭起,股市虽持续震荡但难以形成趋势性下跌,基于此,可转债因其上涨有力、下跌有界的产品属性,将迎来了历史性的入场机会。可转债具备债券和股票双重投资价值,持有人可以在股市上涨过程中,在转股期内将债券转换为股票,获得相应个股的溢价。在下跌行情中,可转债则能选择“闭关”,在转股期结束后,获得高于当时票面价值的收益。此外,可转债还可以通过适时运用一系列相关条款,形成多重博弈。

  目前可转债正处历史低位,其股债集合的攻防体系,将以时间换空间策略,有望成为震荡市中高价值的配置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