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应有的心态:等待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风险,宏观,凸现,等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6-07 16:03
判断理由来自三个层面的交叉论证:(1)宏观要素:海外风险趋向收敛;国内经济风险“凸现”;中国货币政策态度将向“中性”回归。(2)市场要素:风险释放的过程随着“信息对称”而结束(大宗商品、美元、A股)。没有“变因”出现的前提下,各个市场将进入震荡趋势为主的波动形态。(3)智能系统提示:6月份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已经大幅降低,风险敞口进入收敛期;短期市场受困于新增资金进入“枯水季”,新一轮“汛情”出现的确切时间尚不确定,需要等待前瞻信号的出现。
宏观“有效变因”尚未出现
我认为,6月份国内外宏观层面已基本不存在“潜在风险”———负面因素不同于风险,风险只诞生于你的视野之外。海外层面———海外“风险”不是趋向扩展,而是趋向收敛。二季度敏感事件时间点已不多。欧债危机所能形成的预期影响已是“昨日黄花”;QE2结束的后续影响,随着大宗市场主要商品价格的大幅回落,预期已经充分释放。中、美经济增长“乏力”正在开始受到国际投资人关注,但短期内缺乏预期“引爆点”,至少在6月份难以出现标志性事件。
国内层面———国内经济风险“凸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正在成为普遍共识。风险释放的过程随着投资人们的“信息对称”而结束。金融市场上,所有风险都有“对价”,下跌能够释放掉所有风险。当大部分投资人都看到这些风险的存在并已“投票”(指数是多空预期的投票器),事实上它们就不再是风险。这个时候,市场的探索阶段已经结束了。
我倾向性认为,上述5月份影响市场的“变因”已经从价格上进行了充分消化。6月份市场预期将再次“移动”。
新一轮“汛情”需等待
6月份市场的预期焦点将会落在———政策回归“中性”。高盛旗帜鲜明地表示,维持“增持”建议。预计未来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立场将趋于“中性”,这将给中国股票估值水平的上涨奠定基础。里昂证券则从估值已接近历史低点这个角度认为,随着通胀拐点来临,宏观环境改善将使得估值水平回升。
它们关注的事件变因是———在可预期的时间范围内,政策态度将回归“中性”。在通胀拐点即将出现前,政策提前“松松绳”。从过往历史经验来看,外资投行在拿捏中国政策风向变化方面,的确拥有较高的正确率。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撰文近日提示“防止紧缩政策超调”。文中主要观点是,GDP与CPI的见顶回落的时间差通常为三个季度,所以参考CPI见顶回落的时点,本轮“紧缩加时赛”或延续至三季度。潜在“超调”风险点,是房地产投资下滑幅度与保障房对冲能力的匹配时点与规模出现偏差。
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下滑趋势逐渐明朗,货币政策回归“中性”的呼声将逐渐高涨,从而预期将引导市场修正此前仅从经济层面考量的估值水平。倘若,出现可以让市场产生联想的“标志性事件”,这将成为“变因”,引爆预期,改变趋势。现在开始,我们需要高度关注此类事件。
2600—2700点这个区间具有“特殊”历史意义。2010年10月的涨势起点正是在这一区间上沿,并且多次发生日线级别的多空博弈。同时,2010年7月起点的涨势,也在这一区间盘整了大约两个月,曾经五度徘徊在区间。不考虑IPO增量对于指数权重影响,对于这一区间的“价格确认”历经快一年的时间。有理由相信,除非重大“变因”的出现,否则中期趋势维持震荡的格局很难打破。
反过来论证,这样的“变因”存在吗?现在(4月、5月)和一年前的宏观背景发生了什么样的根本性变化?我没有看到能充分论证的理由。
现在市场走在敏感关口上,投资人心态很难淡定,各种预测言论也很多。好的预测,是在正确的时间选择正确的方向。只有两件事都正确,结论才有“意义”。一句话来形容投资人在6月份应有的正确心态,那就是———等待,不喜不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