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琪 大宗商品去泡沫化
- 来源:英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陈东琪,大宗商品,泡沫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6-08 13:19
曾先后参加了国家“七五”、“八五”计划的总结和起草研究,多次进入中南海参加最高领导层的学习交流,是参与中央经济决策的学者智囊之一,他就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
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中,陈东琪毫无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近期人民币汇率有过快升值倾向的忧虑,这让他想到了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的情形,他认为当时出现的经济快速下滑,除了次贷危机影响外,人民币汇率过快升值也是原因之一。在他看来,人民币过快升值将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
美元泛滥惹的祸
《英才》:目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你对其趋势有何判断?
陈东琪:上一轮经济上升期,CRB指数(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翻一番用了5年时间,从2001年11月最低的181点涨到2006年8月最高的365点。最近CRB仅仅用两年半时间就翻了一番,从2008年12月最低的322点涨到2011年4月最高的691点。CRB指数这种超历史表现,不是因为大宗商品供求关系本身失衡,而是因为美元泛滥。美元发行过多,全球市场的美元流动性过多,必然造成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与美元之间存在跷跷板关系,踩踏这个跷跷板的主角是美联储。为了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美联储不负责任地超历史地发行了美元,将通胀输送到全世界。
但是,美元的定量宽松不可能无休止下去,一定会有结束时间。我预计美联储会在完成第二轮定量宽松任务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加息。一旦美元进入加息周期,美元指数就可能转跌为升,而C R B指数将转升为跌。CRB在加速泡沫化之后,将会出现一个较长时期的去泡沫化过程。
《英才》:你怎么看当前的黄金价格?
陈东琪:30年前,黄金价格在达到每盎司850美元后,出现了一个持续时间很长的下跌,跌到250美元即下降70%时才止跌,28年后才回到850美元这个水平。今年4月,黄金价格超过每盎司1550美元,热心于黄金投资的人不认为这个价格有泡沫,但我认为泡沫化程度已经不低。这个泡沫化过程还要走多远,现在还不能下结论。但是,这个膨胀了的黄色幽灵正在向我们走来。今年5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拉登死讯后,黄金价格出现短期暴跌,这可能是黄金价格泡沫破灭的预演。一旦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金属的去泡沫化过程就会出现。随着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黄金泡沫会慢慢破灭,进入慢性衰退的熊市。在这个时期,投资黄金的风险很大。
任何泡沫都是不可持续的,泡沫越大,去泡沫化的时间就越长。一般商品是这样,黄金、白银这些特殊商品也是这样。理论和历史都表明,长期价格变化遵循均衡原理,任何价格曲线长期来看都是一条非线性的缓慢上行曲线,向上或向下偏离这条曲线相对来说都是短期的、不可持续的。非均衡是短期的,均衡才是长期趋势。
人民币渐进升值
《英才》:现在国内外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很高,你如何看人民币汇率问题?
陈东琪:人民币应该渐进地、稳健地变化,这个货币才能成为一个被人们接受的、预期很好的、有信誉的、稳定的未来世界货币。人民币汇率不能搞大幅升值,大幅升值之后会出现大幅贬值,造成人民币不稳定预期。
去年我们升值了3%多一点,个人认为人民币两三年内每年升值3%是合理的。今后说不定将出现贬值倾向,所以人民币汇率改革还是要坚持主权性、渐进性、可控性,其中渐进性是核心。
大幅升值不可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你不知道哪一个汇率水平是合理目标,在目标不确定情况下大幅度升值,会出现盲目性,结果要么是没有达到目标,要么是超过目标。超过目标的大幅升值之后一定是大幅贬值,这会强化货币不稳定预期。
第二,人民币相对于美元长期看有升值倾向,短期看面临“外升内贬”压力。“内贬”在于相对通胀倾向较高。去年以来,美国的通胀很低,CPI上涨1%左右;中国的通胀高于美国,CPI上涨连续两个季度在5%左右。理论上,一国的通胀较高,本币的内在价值相对较低。
第三,货币升值预期是以持续的、长期的贸易盈余为基础的,如果未来中国的“顺差时代”逐渐终结,人民币单向、大幅度升值的基础就将逐渐消失,转为升贬交替。
第四,货币升值要以技术进步推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基础,近几年我国由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的生产率在逐渐提高,但和美国比,我国的生产率相对还比较低。
第五,货币大幅升值要以前期大幅贬值为基础,我国从2005年到现在的升值,是以1994-2004年积累的贬值能量为基础的。但是,在升值了25%以后,进一步升值的空间缩小了,至少比2005年时明显缩小了。当然,从美国角度看,人民币应当大幅升值,大幅升值之后大幅贬值,都对美国有好处。人民币大幅升值时,美国可以增加出口;人民币大幅贬值时,美国可以吸收资本流入;大升之后大贬,出现大起大落,可以造成人们对人民币汇率的不稳定预期,降低人民币作为未来世界货币所必须的稳定信誉。
《英才》:人民币汇率关系到国家战略利益。
陈东琪:从中国战略利益角度来讲,人民币要获取在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首要的前提是人民币必须是稳定的,不能大起大落,日元为什么成为一个二流货币?就是因为它不稳定。
再者,渐进升值可以拉长升值的时间,比如现在升值了25%左右用了6年时间,如果当时一次性升值,马上就贬值,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资本也不会进来。当然现在也带来一些问题,人民币升值没有结束,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了资本流入,但这也有好处,它解决了资本供给问题,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如果大幅升值后大幅贬值,那么没有资本会进来,甚至连国内的资本也会流出去。
人民币升值应该坚持渐进性,把国际资本停在中国的时间拉长,稳住它,它可以赚钱,但它要长期停留也是有成本的。如果它在升值之前进来了,你一下子升值20%或更多,它第二天赚了钱就走了;如果每一年升值3%左右,分几年实现升值20%,尽管流入的资本有利润可赚,但机会成本、时间成本会比较高。
还有,一种货币要与别的货币竞争成为国际货币,靠什么?靠的是货币的信誉,我们不断扩大国际结算体系的结算份额,扩大人民币支付的能力,扩大人民币在全世界储藏的力量和强度,你如果大起大落什么也做不到,人家也不会用它来结算、支付、储藏。
《英才》:你对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升值节奏怎么评价?
陈东琪: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快速减少与当时人民币升值偏快有关,升值节奏没有掌握好。最近几个月人民币升值又有过快的倾向。偏离渐进性的目标,偏离“三性”的目标,就会出问题,特别是企业出口会比较困难。
《英才》: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人民币升值过快的后果很严重?
陈东琪:人民币升值太快,出口企业适应不了。如果升值是渐进的,企业就有一个适应的时间,它可以在这个时期内调整自己。譬如原来的利润率5%,你升值3%左右,那它还有微利,还可以生存下去,在生存中调整、适应国际市场。如果升值5%以上,超过平均利润率,那出口企业就生存不下去。
有人认为,正好借这个机会调结构,长痛不如短痛。理论上是这样,但实践中风险很大。出口企业如果在人民币升值7%的过程中死了,它怎么还有机会调结构呢?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
转方式,调结构,是一个长过程,不可能三五年内实现。我国企业本身很脆弱,你要它转型、升级,但给它时间很少,它受不了,活不了。如果出口企业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倒掉,会造成巨大的失业,这既不利于社会和政治稳定,也不利于经济效率。大量劳动力闲置不用,会损害效率。在国内外市场运行很复杂,不确定性很多的情况下,人民币在达到市场均衡汇率之前走“渐进升值”之路,虽然很难说是一个“最优方案”,但至少是一个“次优方案”,它比大幅升值方案更稳妥,更可靠,也更有把握。
文|本刊记者 郑景昕
图|本刊记者 梁海松
……
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中,陈东琪毫无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近期人民币汇率有过快升值倾向的忧虑,这让他想到了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的情形,他认为当时出现的经济快速下滑,除了次贷危机影响外,人民币汇率过快升值也是原因之一。在他看来,人民币过快升值将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
美元泛滥惹的祸
《英才》:目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你对其趋势有何判断?
陈东琪:上一轮经济上升期,CRB指数(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翻一番用了5年时间,从2001年11月最低的181点涨到2006年8月最高的365点。最近CRB仅仅用两年半时间就翻了一番,从2008年12月最低的322点涨到2011年4月最高的691点。CRB指数这种超历史表现,不是因为大宗商品供求关系本身失衡,而是因为美元泛滥。美元发行过多,全球市场的美元流动性过多,必然造成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与美元之间存在跷跷板关系,踩踏这个跷跷板的主角是美联储。为了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美联储不负责任地超历史地发行了美元,将通胀输送到全世界。
但是,美元的定量宽松不可能无休止下去,一定会有结束时间。我预计美联储会在完成第二轮定量宽松任务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加息。一旦美元进入加息周期,美元指数就可能转跌为升,而C R B指数将转升为跌。CRB在加速泡沫化之后,将会出现一个较长时期的去泡沫化过程。
《英才》:你怎么看当前的黄金价格?
陈东琪:30年前,黄金价格在达到每盎司850美元后,出现了一个持续时间很长的下跌,跌到250美元即下降70%时才止跌,28年后才回到850美元这个水平。今年4月,黄金价格超过每盎司1550美元,热心于黄金投资的人不认为这个价格有泡沫,但我认为泡沫化程度已经不低。这个泡沫化过程还要走多远,现在还不能下结论。但是,这个膨胀了的黄色幽灵正在向我们走来。今年5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拉登死讯后,黄金价格出现短期暴跌,这可能是黄金价格泡沫破灭的预演。一旦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金属的去泡沫化过程就会出现。随着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黄金泡沫会慢慢破灭,进入慢性衰退的熊市。在这个时期,投资黄金的风险很大。
任何泡沫都是不可持续的,泡沫越大,去泡沫化的时间就越长。一般商品是这样,黄金、白银这些特殊商品也是这样。理论和历史都表明,长期价格变化遵循均衡原理,任何价格曲线长期来看都是一条非线性的缓慢上行曲线,向上或向下偏离这条曲线相对来说都是短期的、不可持续的。非均衡是短期的,均衡才是长期趋势。
人民币渐进升值
《英才》:现在国内外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很高,你如何看人民币汇率问题?
陈东琪:人民币应该渐进地、稳健地变化,这个货币才能成为一个被人们接受的、预期很好的、有信誉的、稳定的未来世界货币。人民币汇率不能搞大幅升值,大幅升值之后会出现大幅贬值,造成人民币不稳定预期。
去年我们升值了3%多一点,个人认为人民币两三年内每年升值3%是合理的。今后说不定将出现贬值倾向,所以人民币汇率改革还是要坚持主权性、渐进性、可控性,其中渐进性是核心。
大幅升值不可行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你不知道哪一个汇率水平是合理目标,在目标不确定情况下大幅度升值,会出现盲目性,结果要么是没有达到目标,要么是超过目标。超过目标的大幅升值之后一定是大幅贬值,这会强化货币不稳定预期。
第二,人民币相对于美元长期看有升值倾向,短期看面临“外升内贬”压力。“内贬”在于相对通胀倾向较高。去年以来,美国的通胀很低,CPI上涨1%左右;中国的通胀高于美国,CPI上涨连续两个季度在5%左右。理论上,一国的通胀较高,本币的内在价值相对较低。
第三,货币升值预期是以持续的、长期的贸易盈余为基础的,如果未来中国的“顺差时代”逐渐终结,人民币单向、大幅度升值的基础就将逐渐消失,转为升贬交替。
第四,货币升值要以技术进步推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为基础,近几年我国由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的生产率在逐渐提高,但和美国比,我国的生产率相对还比较低。
第五,货币大幅升值要以前期大幅贬值为基础,我国从2005年到现在的升值,是以1994-2004年积累的贬值能量为基础的。但是,在升值了25%以后,进一步升值的空间缩小了,至少比2005年时明显缩小了。当然,从美国角度看,人民币应当大幅升值,大幅升值之后大幅贬值,都对美国有好处。人民币大幅升值时,美国可以增加出口;人民币大幅贬值时,美国可以吸收资本流入;大升之后大贬,出现大起大落,可以造成人们对人民币汇率的不稳定预期,降低人民币作为未来世界货币所必须的稳定信誉。
《英才》:人民币汇率关系到国家战略利益。
陈东琪:从中国战略利益角度来讲,人民币要获取在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首要的前提是人民币必须是稳定的,不能大起大落,日元为什么成为一个二流货币?就是因为它不稳定。
再者,渐进升值可以拉长升值的时间,比如现在升值了25%左右用了6年时间,如果当时一次性升值,马上就贬值,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资本也不会进来。当然现在也带来一些问题,人民币升值没有结束,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了资本流入,但这也有好处,它解决了资本供给问题,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如果大幅升值后大幅贬值,那么没有资本会进来,甚至连国内的资本也会流出去。
人民币升值应该坚持渐进性,把国际资本停在中国的时间拉长,稳住它,它可以赚钱,但它要长期停留也是有成本的。如果它在升值之前进来了,你一下子升值20%或更多,它第二天赚了钱就走了;如果每一年升值3%左右,分几年实现升值20%,尽管流入的资本有利润可赚,但机会成本、时间成本会比较高。
还有,一种货币要与别的货币竞争成为国际货币,靠什么?靠的是货币的信誉,我们不断扩大国际结算体系的结算份额,扩大人民币支付的能力,扩大人民币在全世界储藏的力量和强度,你如果大起大落什么也做不到,人家也不会用它来结算、支付、储藏。
《英才》:你对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升值节奏怎么评价?
陈东琪: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快速减少与当时人民币升值偏快有关,升值节奏没有掌握好。最近几个月人民币升值又有过快的倾向。偏离渐进性的目标,偏离“三性”的目标,就会出问题,特别是企业出口会比较困难。
《英才》: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人民币升值过快的后果很严重?
陈东琪:人民币升值太快,出口企业适应不了。如果升值是渐进的,企业就有一个适应的时间,它可以在这个时期内调整自己。譬如原来的利润率5%,你升值3%左右,那它还有微利,还可以生存下去,在生存中调整、适应国际市场。如果升值5%以上,超过平均利润率,那出口企业就生存不下去。
有人认为,正好借这个机会调结构,长痛不如短痛。理论上是这样,但实践中风险很大。出口企业如果在人民币升值7%的过程中死了,它怎么还有机会调结构呢?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
转方式,调结构,是一个长过程,不可能三五年内实现。我国企业本身很脆弱,你要它转型、升级,但给它时间很少,它受不了,活不了。如果出口企业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倒掉,会造成巨大的失业,这既不利于社会和政治稳定,也不利于经济效率。大量劳动力闲置不用,会损害效率。在国内外市场运行很复杂,不确定性很多的情况下,人民币在达到市场均衡汇率之前走“渐进升值”之路,虽然很难说是一个“最优方案”,但至少是一个“次优方案”,它比大幅升值方案更稳妥,更可靠,也更有把握。
文|本刊记者 郑景昕
图|本刊记者 梁海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