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姓

  宋代文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一书中,曾把“柴米油盐酱醋茶”定为每家每日不可或缺的七样物品,称为“开门七件事”。有意思的是,这七件事在“百家姓”中,也都有着相对应的姓氏。据统计,其中柴、米两姓最多,分布较广;油姓属于傈僳族人的姓氏;而盐姓则属于我国极为罕见的姓氏,散居于江苏、四川等地。

  盐姓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代。据说贵族嬴伯益的后裔中有个叫“子”的人,非常善于制盐,于是周孝王便命他掌管盐池,负责国内盐业,并赐以盐姓。

  但是,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盐姓的祖先,是战国时齐国毋盐邑的后人。毋盐又称无盐,是古代县名(战国时,齐国将吞并的鄣国、宿国两地合并改为邑制,称为无盐邑)。秦汉时期,生活在无盐邑的盐姓人,因乱世战争而积累起大量财富,达到了空前的鼎盛。史料就曾记载当时盐姓人的“投资”之道:西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长安城里许多年轻人满怀封土列侯的梦想,纷纷向高利贷者借钱从军。但由于当时时局混乱,胜负未分,许多高利贷者都不敢轻易将钱借出。只有无盐地区的盐姓家族决定倾囊借贷,并要求他们在功成名就时,以十倍利息偿还。3个月后七国之乱平叛,那些年轻人大都如愿以偿,得到了官爵厚禄,而盐姓家族也凭借收回的高额利息,富显一方,成为当时的名门望族。

  盐姓的兴旺,似乎与无盐一地的盛衰紧密相连。南北朝时,北齐将无盐纳入须昌县,从此结束了无盐作为邑、县的历史。而盐姓族人也随着战乱辗转漂泊去了江南,此后又分别流落于江苏和四川等地。他们在漫长的历史中,人口日渐凋零,时至今天,盐姓人已经几乎绝迹。2007年,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节目通过辗转地追寻,终于在江苏省8000万人口中,找到了13名盐姓子孙,而这13人,又分为5男与8女。

  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位比较著名的盐姓人。一位是生活在唐代的盐昉,盐昉平生最擅于描绘佛像。当时正值佛教盛行,许多著名寺庙的方丈都对他笔下的佛像、壁画梦寐以求,而盐昉的名字也就随着这些佛像作品名播四海。到了明代,盐姓中又出现了一位名叫盐翼的大文人,他学贯古今、精研理学,被后世尊为一代鸿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