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点金术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尾矿,点金术,资源,投资
  • 发布时间:2011-08-24 15:22
  尾矿库这个矿山开采行业的专有名词,人们已经不再陌生。从2008年山西溃坝泥石流重大事故背后的罪魁祸首,到令每一个钢铁城市几乎都头疼的“尾矿沙漠”,在施展了点金术之后,过去寸草不生的尾矿将变成节能环保的建筑外墙装饰的新材料、防火保温板,乃至运用到航空母舰上等高尖端领域的新材料(漂珠)。

  这一符合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资金扶持的投资热点,您还抓得住吗?

  高悬的“冰山”

  2008年山西襄汾“9·8尾矿库溃坝重大事故”所造成的灾难至今令人记忆犹新。该尾矿库突然发生的溃坝,尾砂流失时沿途裹挟着大量泥沙,流经长度达2公里,受灾人员近千人。

  所谓“尾矿”,就是从磨碎的矿石中提出有用成分后的剩余矿浆,里面含有大量的泥浆与矿渣。由于尾矿里面含有部分有用金属元素,在尾矿中回收低品位的贵重金属可实现资源再利用和经济收益。但存放尾矿的地方--尾矿库,也是矿山危险性较大的设施,国际灾害事故排名将尾矿库危害列在第18位。

  事实上,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仅是冰山一角。有统计数字表明:中国各类矿山堆积的尾矿达60亿吨左右,且每年还在以3亿多吨的数量增加。

  作为拥有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南芬露天铁矿--的东北老工业城市本溪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有百年历史的本溪钢铁现已形成年产2000万吨钢材的生产能力。但是在它拥有着东北最大容积4747立方米高炉、世界最宽幅2300热轧机组的同时,还拥有100多座尾矿库。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尾矿库有2座。

  原本钢集团环保处高级工程师、本溪东和硅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告诉记者,每生产2万吨铁矿粉,同时即产生6~8万吨尾矿。每年铁尾矿渣正在以全国钢铁总产量的1.5倍进行堆积。

  驱车仅半个小时,在本溪市区城郊的南芬露天铁矿的某处尾矿库,映入记者眼帘的填满了几乎半个峡谷的铁尾矿库如同一片大漠戈壁,唯一和无人戈壁滩不同的是上面寸草不生。大风起时,如同黄沙般的矿砂粉迎风飞扬,让人呼吸困难。

  随行的本溪市国资委的相关领导介绍,类似这样的尾矿库每年的库容增长量惊人。每个这样类似的尾矿库填满以后就要再建新的。对于目前正在提出打造“药都”称号的本溪来说,原本这样的山川峡谷其实是完全可以用来发展生态旅游。但现在只能这样白白浪费。

  而尾矿库的吞噬量简直惊人,形同沙漠侵蚀。日积月累,据本溪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计:在本溪,每年汛期重点监控的尾矿库(1000万立方米以上)就有4座,坝下有居民和重要设施的尾矿库有9座,此外还有3座病库。

  尾矿渣“成金”

  作为连续两年本溪市乃至辽宁省发改委上报给国家发改委的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扶持项目之一,本溪东和硅材料有限公司老总张伟这半年来可谓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其公司2004年4月立项开发,2008年9月便已成功研制出集环保、轻质、防火、节能于一体的环保型轻质人造石装饰切片新方法不仅填补了传统外墙装饰砖生产中的空白--不通过高温烧结过程,而采用冷模生产工艺完成,而且还解决了近年来外墙装饰砖生产耗能高、污染性大、资源依赖性强、在使用上易脱落等方面建筑通病。

  由于人造石装饰切片项目完全符合国家发改委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实施方案中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循环利用资源、“零”排放和再生资源等文件要求;并且,是与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劳动力相适应的劳动密集型项目,该项目建设能够充分吸纳就业,便利安置大批下岗煤矿工人,为本溪市的就业压力起到了缓解作用。该项技术荣获本溪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其发展与推广、项目申报也均受到当地发展改革、科技主管部门大力支持。

  而对于该企业老总、原本本钢的资深工程师张伟来说,让他更值得欣慰的是:这一具有专利技术的新型装饰瓷砖完全取材于钢铁之都本溪随处可见的铁尾矿矿粉和废旧轮胎。

  简单说,这一建筑外墙砖新材料是采用将铁尾矿、废旧轮胎粉等筛选烘干、搅拌,然后进行强排湿等一系列冷模工艺生产而成。张伟介绍,“目前,我国每年铁尾矿粉排放量约为8000万吨,遗弃废旧轮胎约为700万条,再加上多年积存的铁尾矿粉和废旧轮胎,原材料资源十分充足。”

  而现在最让他头疼的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产品缺乏品牌效应。这也是一贯行事低调、技术科研出身的张伟始料未及的。按他的预想,这一未来有着广阔前景的项目如果获得政府的扶持,再宣传到位,获得投资,将可以立竿见影,完全克隆复制到任何一个和本溪面临同样问题的钢铁资源转型城市。

  十几年前,在本溪,张伟已小有名气。作为当地最大支柱企业本钢环保处的技术骨干,能人张伟工作内外捣鼓了几十项发明创造。因其干粉砂浆的一项专利发明,当地党报《本溪日报》曾经对其事迹连载十多天。

  而之后下海做企业的张伟,专利虽然转化为产品,企业也红红火火,产品不愁销路,但还是没有学会品牌营销。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小故事,让其身边的朋友都每次讲起来都扼腕痛惜。

  一直以来,张伟企业生产的有专利技术的干粉砂浆因其防火、保温等优质性能,都有口碑效应,客户主动登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一个厂商临时求助。要的不但多而且急。张伟最初婉拒,后来对方着急之下说出实情--自己企业承揽某北京奥运场馆改造工程,十万火急。在这个情势下,张伟及时生产并按供货救了急,但是当时只顾如期赶货,甚至对方是什么工程,哪家企业买的货都没细问。现在回想起来,着实错时了一个品牌推广的良机。

  可复制的点金术

  据了解,作为目前国内外生产外墙装饰砖的一项专利前沿技术。该产品经辽宁省建筑材料监督检验院检验,其各项指标均为合格。经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查新,国内未见报道。

  而且该技术还具有很好的投资和推广价值。可直接适用于生产高耗能装饰砖企业工艺改造,使其制得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内外墙装饰。

  张伟告诉记者,“如果对我国现有瓷砖产量57.55亿平米的工艺生产线进行该项技术改造,年可节约40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2010年甘肃省所有原煤煤矿年总产量)、350亿度电(相当于2008年三峡水利发电站一年的总发电量)、11亿吨水(相当于本溪当地观音阁水库半个总库容),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尾矿渣5.7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国铁尾矿矿渣年排放量的25%)、废旧轮胎2000万条。”

  他透露,“项目在中试期间就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试期间投资3000万元,获利润2604万元,缴税2066.8万元。”

  张伟称,整个项目计划工业化生产总投资1.8亿元,占地面积12000m2,建筑面积8160m2。年生产量360万m2,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缴税总额3400万元,税后利润1.08亿元,利用工业废渣超过60%,提供就业岗位500个。

  推广前景广阔

  张伟很有信心地认为,诚如节能砖最终替代传统高能耗砖的先例一样,环保型轻质人造石装饰切片将是对传统建筑内外墙装饰装修材料的重大变革。

  “并不是国家没有认识到,传统瓷砖的高能耗、消耗资源的弊端。而是环保型轻质人造石装饰切片之类的新材料产品还没有被社会广泛重视予以推广。”他认为,目前使用的瓷砖类、理石切片等存在自重大、生产能耗高、其物理收缩性与墙体不同步、易脱落等问题,只有环保型轻质人造石装饰切片才能解决。

  一组数字极能说明问题:我国一年建筑用装饰装修材料约为2900万m2,所使用的矿产资源约为36.25万吨,破坏林地面积约为2.4万亩。而且使用环保型轻质人造石装饰切片建筑物耐久性可延期长1.5倍,降低了施工成本2倍。

  据了解,该环保型轻质人造石装饰切片是国家建材局“十一五”期间规划发展项目。

  张伟称,随着多种规格系列环保型轻质人造石装饰切片,越来越符合开发新型号墙体装饰装修材料,适应建筑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符合利用工业废弃物生产绿色建材、减少环境污染的生态保护原则,这一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建筑内外墙装饰装修工程。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到全部能耗的30%左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张勤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继续走“平民化”的绿色建筑发展路线,尽力以最低的成本,制造出更多、更好的绿色建筑。

  新型节能墙体装饰装修材料能普遍在许多大中城市使用,并不断向全国各地推广。许多新产品比如环保型轻质人造石装饰切片的生产应用不但提高施工建筑质量,还解决了铁尾矿粉、废旧轮胎粉环保的问题,真正做到利废节能的目的。目前使用的瓷砖类、理石切片等存在自重大、生产能耗高、其物理收缩性与墙体不同步、易脱落等问题,只有环保型轻质人造石装饰切片才能解决。

  对于自己产品的投资未来,张伟很有信心。他分析,环保型轻质人造石装饰切片系列产品是利用铁尾矿粉加上少量无机和有机胶凝剂复合而成,耗能低,投资少,盈利高。“不久的将来,中国市场也会在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需求以及政府大力提倡下,全部采用环保型轻质人造石装饰切片取代传统的建筑内外墙装饰装修材料,其市场前景将难以简单地用数字描述。”

  由于前半生自身的事业关系,张伟始终有种情怀在自己心中。那就是把钢铁的伴生品尾矿矿渣处理好,变废为宝。而今天这一理想也已渐次实现,不再是是梦想。

  除了环保型轻质人造石装饰切片、防火保温板产品、干粉砂浆等之外,从铁尾矿矿渣中生产的项目还包括轻质硅粉(漂珠)等相关拉动产业。

  据了解,由于其具有颗粒细、中空、质轻、高强、耐磨、耐高温、保温绝缘、绝缘阻燃等多种功能,漂珠作为一种具有国防战备意义上的新兴研发产品,现已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原料之中。这一高尖端的新材料被广泛运用到有色金属添加、黑金属制品、复合橡胶制品、陶瓷复合制品,乃至航空母舰飞机跑道等领域。

  而相比尾矿粉提取,过去国内外的轻质硅粉(漂珠)市场来源主要是火山灰、火力热电厂所排放的灰渣中,其产量少,纯度低,级别低,提纯极为困难。

  张伟告诉记者,根据市场调查,仅辽宁省内相关大型企业70余家在产品转型升级中就需要轻质硅粉近30万吨、90万立方米,计划年生产20万吨、67万立方米。仅供省内企业已经不足,可见这一产销是可行的。

  据他估算,“根据市场需求建设一座规模为年产20万吨的轻质硅粉生产线,年可利用铁尾矿渣24万吨。总投资为1.7亿元,年产值4亿多元,3年即可回收投资。”

  采写/《小康·财智》记者 睿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