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峰:财富不能用金钱衡量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郭晓峰,财富,金钱,电影
  • 发布时间:2011-08-24 15:49
  小时候,郭晓峰和同学一起到村外的小河边拔下了一颗小树,种在自家的院子里。还没来得及等小树长大,他们已经把树枝分好了。郭晓峰指着岔开的树枝,“你将来在这个树杈上,我将来在那个树杈上……”他们甚至想到了,等小树将来长大,院子里东边的墙可能会遮挡住属于他们的那个枝,所以把小树移到了院子的中间。

  长大的郭晓峰慢慢明白,阻挡树枝的不只有院子里的墙,可能还有屋檐、干旱、或者暴风雨,但是只要根牢牢地扎在地里,坚韧地抱住大地,张开每一片树叶向往美好的阳光,总有一天,会枝叶参天。

  寻找

  八十年代末,山东莒南县的一个小村庄,一对喜欢文艺的兄弟召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赶潮乐队”。哥哥弹吉他,弟弟吹笛子,还有拉二胡的、弹琵琶的、吹口琴的……当时莒南的文艺非常红火,“赶潮乐队”经常到处演出。那个时候这对兄弟叫郭广学、郭广习,现在他们是郭晓峰、郭晓冬。

  郭晓峰潜意识里一直觉得自己应该走向一个目标,但当时的环境并没有把这个目标点亮。

  不到二十岁,郭晓峰在山东种过地,打过工,站过商店。为了以后谋生,舅舅通过关系在浙江免费帮他找了一个驾校,考下驾驶本。这在他的同学看起来是特别值得羡慕的事,“那个时候考个驾驶本要几千块钱,是家里几年都攒不出来的。”有了这个技术,在所有人看来,郭晓峰以后就可以衣食无忧了。

  每个月工资1200元,郭晓峰把大部分钱留给家里,帮经济状况不好的家解决了大问题,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价值,非常自豪。

  “现在来想,那时候的经历就是让现在的自己更丰富了一些,因为不同的职业会让你接触不同的人,去的地方多了,见识的多了,想的东西也多了。其实现在想想,那时候做的那些工作,都是为现在积累了一些生活的经验。”

  坚持

  1993年中秋节前夕,郭晓峰接到弟弟郭晓冬的一封信。得知弟弟在北京身单力薄,郭晓峰放心不下,也决定来北京闯荡,陪伴弟弟。

  舅舅不明白,“每个月1200元的工资是那个时候农村一个家庭近两年的现金收入,就这样你还不干了。”没人能说动他,郭晓峰来到了北京。

  刚来的时候,他穿了一件黄色的T恤衫,郭晓冬冲着他笑,“你怎么那么土?”兄弟二人抱在了一起。

  那段时间郭晓冬备考北京电影学院,同学帮他介绍了一个每天10块钱群众演员的活。兄弟俩一起跑上了龙套。

  就这样,只要一没钱吃饭,他就去跑龙套,只要往那儿一站,肯定能被选上。他开始琢磨,“我可能不仅仅只能跑龙套”。在两年的龙套生涯里,郭晓峰慢慢发现,自己潜意识里的那个目标,就是梦想当演员。

  他们住在邮电学院每月租金200元的地下室,那里聚满了五湖四海来的“北漂”。有一天夜里下暴雨,地下室被突袭的暴雨淹了。第二天起床,郭晓峰发现鞋不见了,才看见,原来屋子里的水都快要淹到床面了,他们一边往外舀水一边叫人帮忙。

  1996年,郭晓冬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为了给弟弟筹够每年一万元的学费,他开始在工资略高的武行当群众演员。有一次,在一场打戏里,他被“炸弹”的冲击波炸得从侧面翻了下去,正好摔在了水泥台阶上。恢复意识的时候,一群人已经围住了他,导演说,你明天休息吧,两天的工资一块儿给你。

  因为有梦想,郭晓峰从没觉得那个时候苦。

  转折

  199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大转折》,是郭晓峰人生的转折点。

  他陪一个朋友去八一电影制片厂试镜,副导演看到他觉得不错,拍了几张照片,没过多久,副导演给他打电话,“你来吧。”在戏中,他饰演邓小平的警卫员。

  “那个角色就是个大群众,一个跟组演员。”对于郭晓峰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以前,他在北影厂门口等着别人来挑,第一天去,第二天就可以不去了。但是这部戏他全程跟着两年拍下来。他觉得,别人对他的态度,就必须让自己以一个正规的演员来要求自己。他理了寸头、晒得黝黑、每天穿着做旧的衣服,“应该说那个时候,就为现在打下了一些基础。”

  他老觉得自己不够好,心里一直打鼓,“其实我现在也是这样,总怕达不到别人对自己的要求,所以一直很紧张。”拍戏的时候,他从不出门,一天的工作结束,他就早早地回到自己的房间,看他第二天要拍的东西。每场戏前后的剧情,他都了如指掌。

  号称“细腻大师”的韦廉导演当时对郭晓峰影响非常深,“影视在很多的细节上,细微的表情变化,可能都会代表你的心理,都能表达你当时的情绪。”他又有了新的想法。

  突破

  《大转折》之后,他成了准“警卫员专业户”,很多警卫员的角色找到他,他都没有接受。“我说我这个年纪,已经不能再演警卫员了。”接着,他进入了一段尴尬期。

  “主要是我的形象比较尴尬,因为有的时候看着有点显得小,但是如果仔细看,确实也已经是一个中年男人了,很多角色都不太适合。去演个团长,显小;演个警卫员,显老;演个排长、也显得有点大,很难找到合适的人物。”

  那个时候,郭晓峰潜意识里有一种想法,“总有一天会改变这种状况,肯定会越来越好。”现在的郭晓峰说,“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只要踏踏实实,按自己想做的去做,一定会越来越好。”

  他想到了改行做导演,八一厂的导演韦廉和宋业明都劝他,“其实你应该好好演戏”。但他终归没听进去,2004年,郭晓峰开始在北京电影学院读导演进修班。

  在这一年之内,他几乎都是被同学找去做他们作业中的男主角。毕业的汇报演出,他同时在几个同学的电影里做男主角。

  电影学院的郑洞天、谢飞、司徒兆敦导演看了由他主演的几部作品,都夸他,这个形象,如果不演电影,就太可惜了。

  机会

  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和小江第一见到郭晓峰,是在八一厂的机房门口。这个人看到迎面走过来的郭晓峰,觉得他特别适合自己将要筹拍的新影片《儿子同志》。

  郭晓峰是和小江见过的最不一样的演员,“他内向、敏感、说话声音很小,就连讲笑话的时候都会脸红。”和小江说,“他的脸长得小,适合电影荧幕,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他的脸长得旧,特别适合抗战的那个年代。”

  郭晓峰第一次拿到《儿子同志》的剧本,感觉热血沸腾。“夏团长(郭晓峰饰),是一个战争年代的父亲,又是一个领导,内心非常丰富的,也很复杂。整个的大环境加上自己个人的情感,如果细说起来应该有很丰富的心理。”

  和小江记得其中一场夏团长教训儿子的戏,那一场戏郭晓峰的表演让和小江觉得特别满意。“就好像你走在大街上,一低头捡到了一百块钱。”

  之后,由和小江导演、郭晓峰参演的《儿子同志》获得2007年华表奖最佳少儿影片提名、金鸡奖最佳少儿影片提名、上海电影节传媒大奖提名等多项荣誉。郭晓峰说,“如果这部影片能被更多的人看到的话,自己的机会会更多。”

  享受

  因为对别人的看法特别在意,郭晓峰给自己的压力非常大,拍戏的时候,他每时每刻都有紧张感,“但是也是一种享受,你最终是为了什么?最终是为了大家认可你,所以前面做的这些都是值得的。”

  拍摄电影《黎明的哨所》,凌晨3点多,零下39度的坝上,用两个鼓风机吹着,郭晓峰拍摄一场在木屋里洗澡的戏。工作人员里面穿着羽绒服,外面套着军大衣,即使这样也都冻得哆嗦。大家都说,今天太冷了,过几天天气好一点再拍吧。郭晓峰知道热水是工作人员从很远的城里开车运过来,走一趟雪路非常不容易,他说,“都准备好了,就今天拍吧,不能让大家白忙活一趟。”说着,他拿起一桶雪从头上倒下来,雪沾到身上都是麻的。

  现在回忆起来,郭晓峰说的确很苦,但也很享受,也有成就感。“这都是基于你喜欢这个行业,其他人觉得很辛苦,但是你会觉得很甜,任何行业都是一样,喜欢就没有问题。”

  财富

  从小,郭晓峰就是一个对生活和金钱没有计划的人。曾经,为了弟弟的学费拼命赚钱,现在,作为家里同辈份中年龄最大的哥哥,它担负了表弟妹的学费。

  郭晓峰觉得,理财非常有必要,但是要根据个人情况。由于自己的工作比较繁忙,在理财上又几乎没有多少成功经验,应该委托给专业的机构或者个人帮助理财,“让钱生钱。”

  他把亲人和朋友看成自己最大的财富,而之前的丰富经历也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财富。

  《小康·财智》:您今年差不多四十岁了,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了这个年龄,您对生活有什么新的感悟吗?

  郭晓峰:“三十而立”,现在不是改成“四十而立”了吗,我看过这样一种说法。“而立”也好,“不惑”也好,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还是你的一个生活态度,不断去做到更好。经历的越多,阅历越丰富,对从事这个行业越有帮助。踏踏实实去做事,这是无论到什么年龄都不能丢的,肯定会越来越好,这种想法我一直没变,以后可能也不会变了。

  《小康·财智》:一般人会在不同的年龄会有全新的感悟,甚至会改变自己的一些人生观、价值观,您有过吗?

  郭晓峰:这个是在不断的调整、丰富和完善的。根据你的阅历,包括知识面越来越广泛,对自己所有的东西会越来越完善,但是我觉得最根本的东西是改不了的。尤其这个行业,你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有梦想的行业。其他行业,做几年就会想加薪、升职,但是演员这个行业不是这样的,这个行业的人每一天都会有一个期盼,今天塑造了一个角色,明天还会有另一个角色等着我去塑造。每天会有一个梦想,等着你去实现。梦想都是好的,所以我就说人要怀揣梦想,怀揣美好。对生活、对事业都如此。

  《小康·财智》:那您现在的美好梦想是什么呢?

  郭晓峰:现在我美好的梦想就是能够塑造更多更好的角色,这样的机会希望以后能够越来越多。

  《小康·财智》:您的个性跟这个圈子合拍吗?

  郭晓峰:我觉得完全没有什么不适合的个性,关键是你自己,还是做人的问题。无论你是什么个性,只要不跟大众能接受的传统的为人处事标准有出入的话,就没有问题,个性谁都有,我觉得我找到结合点没有问题。

  《小康·财智》:您觉得一个演员是天分重要还是努力更重要?

  郭晓峰:有些东西就是像别人说的,你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也就是说你的天分。说这个是有原因的,尤其是艺术类,一些感觉的东西,不是说能教出来的,这不是一个技术活,当然时间长了也有点技术性,但是它不同于一些有流程的操作性强的工作。有的时候还是要靠天分,并且有了天分之后,有足够的时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再有天分,也得需要一定的时间,要坚持。

  《小康·财智》:您觉得演员是一个付出跟回报相等的职业吗?

  郭晓峰:要看你的心态是什么。如果你总是想着“付出的很多,得到的很少”,这样你的心态就会不平衡,就会有问题。因为我觉得只要去真正去付出,努力,一定会有回报的。有人觉得我一下子拍一部戏已经挣几个月的饭钱,就觉得很满足;但是有人想,这才挣几个月的,太少了;有的人没挣钱,他会觉得自己已经拍戏了,所以就很满足了,所以满足不满足完全是跟心态有关系。

  《小康·财智》:有什么角色您特别想演?

  郭晓峰:英雄,男人应该有这个梦想。这个还是最吸引我的,虽然长得比较瘦弱(笑),但是这种情节不比别人差。

  采写/《小康·财智》记者 晁珊珊

  郭晓峰小档案

  出生地:山东省莒南县

  生日:1971年4月8日

  星座:白羊座

  血型:B型

  身高:176CM

  体重:60KG

  学历:北京电影学院(04导演进修班)

  弟弟:郭晓冬(影视演员)

  最喜欢的颜色:蓝色

  最喜欢的运动:乒乓球

  最喜欢的作家:钱钟书

  最喜欢的歌手:齐秦

  郭晓峰代表作品

  《寂静的哨所》

  《儿子同志》

  《此生此爱》

  《沂蒙》

  《八千湘女上天山》

  《我是真的》

  《中国1921》

  《国门英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