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重仓股特征揭秘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 关键字:券商集合理财,自留地,公募基金
  • 发布时间:2011-09-08 10:20
  随着中报披露结束,券商集合理财资金的重仓股也浮出水面。

  解析这些持仓变动的情况,我们寻找到了券商集合理财一些“秘而不宣”的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投资者今后判别券商系资金的操盘风格。

  私募排排网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券商集合理财共现身240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这其中有132家公司属于一季报后新介入的公司,其余108家在原先持有的基础上,大部分进行了增仓或减仓,小部分继续保持持仓不变。另外,券商集合理财资金在一季报后退出了133家公司。

  特征一:喜小不喜大

  与公募基金相比,券商系资金主要集中在中小盘个股上,在现身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240家公司中,有156家为创业板或中小板公司,其余84家为主板公司。而即使是这84家主板公司,绝大部分也都是流通盘相对较小的公司。

  出现这一特征的原因首先即在于集合理财资金的规模。根据2011年一季度季报数据,券商集合理财总规模是1267.07亿元。相对于发展得较为成熟的公募基金,券商集合理财行业在规模上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管理规模最大的前3家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和招商证券,产品整体规模分别是141.61亿、119.09亿和99.10亿,券商集合理财市场行业格局暂未成型。落到单个产品上,其资金规模更是远不及公募基金。

  由于规模相对较小,客观上券商集合理财资金即使介入超级大蓝筹,也难以跻身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主观上,券商集合理财资金也会规避大蓝筹,转而把中小盘个股作为自己的“主战场”,在这些个股上,券商系资金不会因为与公募基金的资金实力差距而处于劣势。

  特征二:“自留地”现象

  不同的基金公司“扎堆”于单一个股的现象非常常见,而券商集合理财资金却表现出与此不同的特征。

  从今年中报统计的数据来看,同一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由不同券商管理的集合理财产品的现象较为少见,更为常见的是,如果多个集合理财产品出现在同一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那么它们基本上都是同一家券商旗下的不同产品。

  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自留地”现象——某一只股票在券商系资金介入后即成为该券商的“自留地”,其它券商通常会比较“识趣”的不再过多介入。

  比如,介入昆百大(000560)并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的券商理财产品全都是申银万国管理,分别为申万宝鼎一期、申万宝鼎二期、申万3号基金宝。介入沈阳机床(000410)则是东海证券管理的资金、巨轮股份(002031)则全是中信证券管理资金、天立环保(300156)都是光大证券管理的资金。

  也存在不同的券商所管理的集合理财资金介入同一个股的情况,如青岛双星(000599)即有申银万国的两个产品和海通证券的一个产品共同进入,但这种情况并非主流。

  特征三:短线是主流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通常都会以一定的价值投资理念来招徕客户,但其实际的操作风格如何?尽管缺乏全面的交易数据,但我们仍可以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整体的进出统计数据来管窥其操作风格。

  从中报的情况可以看出,券商集合理财共现身240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这其中有132家公司属于一季报后新介入的公司,同时,券商集合理财资金在一季报后退出了133家公司。而即使是108家从一季报到半年报都持有的公司,也进行了加仓和减仓操作。如果按照“买入并持有”的标准来考量,在短短的从一季报到半年报期间的3个月,实际上券商系资金持有不动的股票仅仅有17个。

  这一粗略的统计,已经可以反映出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实际的操作风格仍以中短线波段操作为主。

  本刊记者王柄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