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货币”掣肘“宽财政”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光大证券,货币政策,信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1-14 10:34
但不发达的金融市场不仅损害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一定程度上削弱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往不同方向前进的现实可能性。
目前浮现的几个财政的积极信号,有的影响有限,有的力度不足。假如“宽财政”最后真能有效释放利好,恐怕只有宏观环境恶化催生信贷再次整体放松了。
迟来的“积极财政”
年中时,国家发改委一位司局级官员在一个半公开场合曾表示,虽然名义上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政府为了防止投资过热,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项目审批和财政拨款时间都有所拖后。北方地区天气寒冷,一些工程11月后已不能开工,如不能早些得到款项,年底突击放款已没有意义。
光大证券也在近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虽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财政赤字相比去年却有明显收窄。截至9 月,财政赤字仅为GDP的0.7%,不仅大大低于去年年末的水平,也明显达不到今年3月设定的全年2%的财政赤字目标。
当然,时近年底,各层政府突击花钱势不可免。瑞银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对此表示,年末突击花钱是常态,对年末的财政数据要经过季节调整,只可看年同比变化,而不能依据月环比增减来认定财政开始进入扩张。
疑似利好
11月以来,一些疑似“积极财政”的政策相继浮出水面。
财政部表示,11月1日起将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上调到月销售额(营业额)5000元到2万元,而之前的起征点不到5000元。
11月2日,“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又透露,今冬明春结束全国农田水利建设总投资较上年要增加10%以上,超过2400亿元,同时力争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000万亩以上。
这种变化配合了官方之前在不同场合提出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三农和民生等“定向宽松”的政策意图,市场也借此更加期待由“宽财政”派发的“红包”。
光大证券近日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对此评论说,国务院常务会议给出的关键词是“减税”与“民生”,但财政放松的重点可能不在于此。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表示,从微观层面上讲,增值税和营业税上调对企业减税的幅度非常有限。因为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很低,所以此次减税仅对微小企业有意义。但因微小企业(小规模增值税纳税人)本来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就只有3%(营业税税率也差不多),所以对单一企业来说,月降低税负不超过500元。对于月销售额上千万的企业来说,区区1万多元的起征点上调则更不会有明显影响。
对于加大农业投资,徐高也表示,这一支出规模仍然有限,并不足以支撑基建投资企稳回升的态势。
实际发力点还看基建
光大证券研报表示,在外需走弱、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下行的时候,财政仍然只有通过基建投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保增长效力。因此,预计基建投资中的铁路和公路投资增速可能会有明显提升。
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此前曾公开表示,为地方融资平台留出缓冲空间,在满足一些条件后,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还款期限或展期一次;未来更加关注在建项目的信贷支持,确保不要有烂尾楼和半吊子工程出现,缓解了市场对于大批高铁项目因缺钱停工的担忧。
最新数据显示,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9%,超出市场预期,反映出政府对在建项目的支持,以及信贷控制小幅放松的政策效果。
“财政资金先期投入基建的迹象已非常明显,这从9月中央项目投资同比增速的大幅跳升中就可窥见一斑。而为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基建投资中信贷资金的后续跟进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徐高说,至于如何摆脱靠巨额信贷支撑、政府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是一个中长期解决的问题。
汪涛认为,中国确实还有放松政策的余地,尽管空间可能较小,由于铁路公路机场在上一轮刺激方案中已得到提振,未来保障房建设可能将成为首选领域。
但难题是,整个“十二五”期间预计建设的3600万套保障房工作已高调开展1年,但资金和土地供给是否能得到保障还是个未知数。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所长任兴洲在一次研讨会上表示,按每套住房50平方米,每平方米2600元的成本计算,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整体需要资金4.7万亿元——又是一个4万亿!
受困货币紧缩
回顾近年历史,受金融市场欠发达等因素制约,很难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同时进行。金融危机时的“4万亿”最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除了1万多亿元是中央财政掏钱,算是货真价实的财政刺激,其他都不得不靠地方政府变着法子去银行套钱来解决。
“财政政策只有通过信贷这根杠杆才能撬动宏观经济,发挥出最大的效力。”徐高说,因此,与财政放松配合的一定是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宽财政、紧货币”的组合应该不会出现。
但正如前文所述,目前的利好仅限于公开市场操作上的“预调微调”和信贷的有限放松。记者采访和查阅的多数机构都认为,除非出现严重的危机事件,否则不适宜进行政策转向,起码年内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徐高也认为,年内政府只会循序渐进地放松信贷,而不会大规模地信贷开闸。“渐进”是因为政府需要走一步看一步,既要观察国内外宏观经济的走势,又要观察前期出台的倾斜性政策的效果;“有序”是因为在目前的宏观调控方向下,信贷会首先向小微企业、基建投资和保障房建设方面倾斜,之后才会从定向宽松走向进一步的总量宽松。预计今年新增信贷不会超过7.5万亿,且最后三月信贷投放会前紧后松,逐月增加。
汪涛表示,信贷微调是对前期过紧的纠正,今年总量不会太大,估计在7.2~7.3万亿元左右,明年在出口萎缩的威胁下,会放松至8万亿。但在经济以9%的速度增长的背景下,这点放松不算什么,关键是看信贷增长率的变化。今年增长率估计在15%的水平上,明年即便放松到8万亿,也还不到15%,并不算是大的放松。
《投资者报》记者 潘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