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交锋:四季度市场将现“双底一顶”良机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货币政策,投资,股市,债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1-14 11:44
“多云转晴”——国投瑞银11月投基气象站播出的最新“天气预报”,是不是符合你此时的投资心情
我们注意到,10月中旬以来,在通胀缓和、货币政策局部放松等因素影响下,股市债市双双展开反弹,跨年度行情再次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
热议背后自有起因,从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三个维度考察股市、债市的投资趋势可以看出:政策面上,通胀回落趋势明显,紧缩政策正出现局部宽松;基本面上,市场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且外源性危机减弱;资金面上,随着楼市开始降价,民间借贷去泡沫化大面积展开,大量资金有望进入股市。
三个维度的向好已经使得近期个别板块出现小幅上扬行情,比如资源类板块。上周,有色、黄金、煤炭等资源类板块涨幅居前,本周受焦煤或实施保护性开发消息的利好影响,煤炭等资源板块继续走强,并推动股指上升。从全球市场来看,进入四季度,交投活跃的大宗商品出现多数品种上涨。资源的稀缺特性也吸引了基金的投资目光,今年以来就有包括银华中证内地资源在内的多只资源主题基金成立。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7日,资源主题基金近一个月实现了4%以上的净值增长。
本周走进《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的嘉宾分别是嘉实基金研究部总监詹凌蔚、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张娅、大摩深证300指数增强基金经理赵立松、财通基金投资部副总监、财通价值动量基金经理吴松凯、海富通国策导向基金经理牟永宁、交银施罗德高级研究员曹文俊,他们将就当下热点进行正反交锋。
“轻言市场反转显然过早”
《投资者报》:根据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10月CPI回落至5.5%,不少机构都预言货币紧缩政策有望到底,当然,潜台词也认为A股见底,大家如何判断?
吴松凯:伴随着中央稳物价系列措施逐步见效,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货币紧缩政策有望到底。近期央行停发3年期央票、央票发行利率下调、票据贴现利率下降等信号释放,坚定了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望见底的判断,信贷在总体紧缩下“定向宽松”是可以预期的,同比角度看,四季度信贷投放相对宽松。
货币政策有望见底对于市场是有利的。我们对于未来相对较乐观,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目前市场的低估值。
张娅:对比2004年和2008年,如果说我们观测到历史上市场的大底基本与M1的趋势同步的话,当2004年和2008年的M1触及大底时,企业利润增速基本同期触及零界值,而且同期CPI基本回落至4%以下的区域。在这样的历史观测下再看当前,一来企业单季度利润增速虽然下滑,但仍然为接近15%的正数,二来CPI虽然见顶,仍维持在5%以上。因此,尽管我们对市场短期的看法可以逐渐不如前期那么悲观,但就此轻言市场反转显然过早。
投资成长股的黄金岁月
《投资者报》:上周我们曾讨论过价值投资话题,曹文俊近期表示投资成长股的黄金岁月或已到来,“黄金岁月”具体有哪些含义?
曹文俊:我们所谓的投资成长股的黄金岁月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展望未来3—5年,成长股孕育的机会远大于周期股,未来将成为成长股的时代而非周期股的时代;其二,资金面的寒冬与经济基本面的寒冬叠加,犹如大浪淘沙,沉淀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优质成长股,与历史估值对比已经处于非常低估的估值水平。因此,当前时点能够遴选出优质成长股,来年可能有所收获。
《投资者报》:当前还有哪些要素将影响市场,应采用怎样的策略应对复杂变化?
赵立松:目前市场处于“双底一顶”的格局下。从宏观指标和经济运行周期看,经济、库存可能面临最后一跌,伴随的是去库存的尾声,也是去库存最猛烈的阶段。同时,随着经济阶段性剧烈收缩、去库存至极限,通胀压力会快速释放,尤其是生产环节的通胀压力会迅速下跌,而终端通胀,也就是CPI的涨幅下行预期将进一步增强。因而,从经济上来看,接近于底部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除了“经济底”得到了基本确认,“估值底”的信号也已经逐步显现。
我们经过测算,2011年全部上市公司的增速作最悲观的预期,按照20%的增速来测算的话,大致对应的指数区间是在上证2300—2500点。可见,目前的指数运行已经在底部区域。当然,是不是有诱发因素促进它反弹或者是反转,还需要中长期经济信号和政策信号进一步确认。指数运行在底部区域这个判断,中长期来看基本能够得到确立,所以中期的行情值得期待。
此外,从政策角度来看目前处在紧缩阶段的顶部。回想去年10月以来,整个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出,如提高存款准备金、加息,还有房地产的调控,都是针对通胀的。通胀如果出现回落态势,就使得政策可能出现结构性的松动,那么市场在这种预期下也可能出现一定的反弹。
我们认为,“双底一顶”是对四季度市场的一个基本判断,因此建议投资者在反弹初期提早布局指数化投资。
文化产业可为中长期投资方向
《投资者报》:近期一系列微调政策的出台,主要是出于政府对经济过快下滑的担忧。政策受益主题已初现雏形,未来哪些主题又值得重点关注?
詹凌蔚:从大周期看,全球正处于衰退期,但对中国这个世界第二经济体来说,如果能成功实现经济转型,消化掉成本压力,宏观经济仍将长期看好。如果将设备更新作为推动力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中周期的复苏到繁荣的过渡期就是现在。
具体看来,我们看好周期中的三大投资机会:首先是跟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供大于求或供小于求形成的行业景气波动,带来的同质化企业自上而下的投资机会,包括水泥、煤炭、钢铁、有色、汽车、航运等;其次是处于成长初期或者导入期的成长股;三是跟经济周期联系不密切的行业,主要体现在可选消费品领域,如家电、品牌消费品、奢侈消费品等。
牟永宁:我们认为文化产业值得长期关注。文化产业其实代表了中国未来消费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中国的文化产业过去一直处于市场化程度偏低、管制偏多的状态,抑制了许多居民正常的文化消费需求。未来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文化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不断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再加上现在政策对该产业大力扶持,而且定位非常高,因此将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中长期的投资方向,毋庸置疑。
《投资者报》记者 邓妍
……
我们注意到,10月中旬以来,在通胀缓和、货币政策局部放松等因素影响下,股市债市双双展开反弹,跨年度行情再次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
热议背后自有起因,从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三个维度考察股市、债市的投资趋势可以看出:政策面上,通胀回落趋势明显,紧缩政策正出现局部宽松;基本面上,市场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且外源性危机减弱;资金面上,随着楼市开始降价,民间借贷去泡沫化大面积展开,大量资金有望进入股市。
三个维度的向好已经使得近期个别板块出现小幅上扬行情,比如资源类板块。上周,有色、黄金、煤炭等资源类板块涨幅居前,本周受焦煤或实施保护性开发消息的利好影响,煤炭等资源板块继续走强,并推动股指上升。从全球市场来看,进入四季度,交投活跃的大宗商品出现多数品种上涨。资源的稀缺特性也吸引了基金的投资目光,今年以来就有包括银华中证内地资源在内的多只资源主题基金成立。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7日,资源主题基金近一个月实现了4%以上的净值增长。
本周走进《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的嘉宾分别是嘉实基金研究部总监詹凌蔚、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张娅、大摩深证300指数增强基金经理赵立松、财通基金投资部副总监、财通价值动量基金经理吴松凯、海富通国策导向基金经理牟永宁、交银施罗德高级研究员曹文俊,他们将就当下热点进行正反交锋。
“轻言市场反转显然过早”
《投资者报》:根据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10月CPI回落至5.5%,不少机构都预言货币紧缩政策有望到底,当然,潜台词也认为A股见底,大家如何判断?
吴松凯:伴随着中央稳物价系列措施逐步见效,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货币紧缩政策有望到底。近期央行停发3年期央票、央票发行利率下调、票据贴现利率下降等信号释放,坚定了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望见底的判断,信贷在总体紧缩下“定向宽松”是可以预期的,同比角度看,四季度信贷投放相对宽松。
货币政策有望见底对于市场是有利的。我们对于未来相对较乐观,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目前市场的低估值。
张娅:对比2004年和2008年,如果说我们观测到历史上市场的大底基本与M1的趋势同步的话,当2004年和2008年的M1触及大底时,企业利润增速基本同期触及零界值,而且同期CPI基本回落至4%以下的区域。在这样的历史观测下再看当前,一来企业单季度利润增速虽然下滑,但仍然为接近15%的正数,二来CPI虽然见顶,仍维持在5%以上。因此,尽管我们对市场短期的看法可以逐渐不如前期那么悲观,但就此轻言市场反转显然过早。
投资成长股的黄金岁月
《投资者报》:上周我们曾讨论过价值投资话题,曹文俊近期表示投资成长股的黄金岁月或已到来,“黄金岁月”具体有哪些含义?
曹文俊:我们所谓的投资成长股的黄金岁月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展望未来3—5年,成长股孕育的机会远大于周期股,未来将成为成长股的时代而非周期股的时代;其二,资金面的寒冬与经济基本面的寒冬叠加,犹如大浪淘沙,沉淀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优质成长股,与历史估值对比已经处于非常低估的估值水平。因此,当前时点能够遴选出优质成长股,来年可能有所收获。
《投资者报》:当前还有哪些要素将影响市场,应采用怎样的策略应对复杂变化?
赵立松:目前市场处于“双底一顶”的格局下。从宏观指标和经济运行周期看,经济、库存可能面临最后一跌,伴随的是去库存的尾声,也是去库存最猛烈的阶段。同时,随着经济阶段性剧烈收缩、去库存至极限,通胀压力会快速释放,尤其是生产环节的通胀压力会迅速下跌,而终端通胀,也就是CPI的涨幅下行预期将进一步增强。因而,从经济上来看,接近于底部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除了“经济底”得到了基本确认,“估值底”的信号也已经逐步显现。
我们经过测算,2011年全部上市公司的增速作最悲观的预期,按照20%的增速来测算的话,大致对应的指数区间是在上证2300—2500点。可见,目前的指数运行已经在底部区域。当然,是不是有诱发因素促进它反弹或者是反转,还需要中长期经济信号和政策信号进一步确认。指数运行在底部区域这个判断,中长期来看基本能够得到确立,所以中期的行情值得期待。
此外,从政策角度来看目前处在紧缩阶段的顶部。回想去年10月以来,整个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出,如提高存款准备金、加息,还有房地产的调控,都是针对通胀的。通胀如果出现回落态势,就使得政策可能出现结构性的松动,那么市场在这种预期下也可能出现一定的反弹。
我们认为,“双底一顶”是对四季度市场的一个基本判断,因此建议投资者在反弹初期提早布局指数化投资。
文化产业可为中长期投资方向
《投资者报》:近期一系列微调政策的出台,主要是出于政府对经济过快下滑的担忧。政策受益主题已初现雏形,未来哪些主题又值得重点关注?
詹凌蔚:从大周期看,全球正处于衰退期,但对中国这个世界第二经济体来说,如果能成功实现经济转型,消化掉成本压力,宏观经济仍将长期看好。如果将设备更新作为推动力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中周期的复苏到繁荣的过渡期就是现在。
具体看来,我们看好周期中的三大投资机会:首先是跟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供大于求或供小于求形成的行业景气波动,带来的同质化企业自上而下的投资机会,包括水泥、煤炭、钢铁、有色、汽车、航运等;其次是处于成长初期或者导入期的成长股;三是跟经济周期联系不密切的行业,主要体现在可选消费品领域,如家电、品牌消费品、奢侈消费品等。
牟永宁:我们认为文化产业值得长期关注。文化产业其实代表了中国未来消费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中国的文化产业过去一直处于市场化程度偏低、管制偏多的状态,抑制了许多居民正常的文化消费需求。未来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文化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不断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再加上现在政策对该产业大力扶持,而且定位非常高,因此将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中长期的投资方向,毋庸置疑。
《投资者报》记者 邓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