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调水价潮起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水价,听证,涨价,CPI
  • 发布时间:2011-12-12 10:39
  “随着国内通胀水平的回落,各地水价上调的步伐将会日趋加快。”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12月7日,深圳市辖区内同时举行了三场听证会,宝安区、光明新区、龙岗区以及坪山新区的自来水价格调整齐亮相。这是深圳特区扩容后首次在原特区外进行的大规模水价调整活动。

  除了深圳在上调水价上的“一日三发”,各地关于水价调整的听证会也是风起云涌。来自中国水网的信息显示,今年10月以来,包括福建厦门、浙江义乌、湖南郴州等不下20个城市,已召开过上调水价的听证会;另外,广东台山、东莞、顺德等多地也明确表示,将在今年年底前举行类似的听证。

  囿于通胀压力,今年前三季度各地鲜有上调水价者,但进入四季度以来,通胀压力缓解,不少城市便蠢蠢欲动。

  公司亏损水价就能上涨吗?

  水企亏损,无疑是涨价的首要理由。

  深圳市龙岗区、坪山新区自来水价格调整听证方案显示,由于原水价格上涨,原水成本增加9772万元/年;新增住房公积金成本1365万元/年;2011年新增固定资产21222万元,新增折旧成本1061万元/年;银行贷款利率提高导致财务费用增加478万元/年。

  由于各种成本增加,近三年供水业务处于亏损经营状态,需要合理补偿供水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

  不过,记者查询18家水务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发现,我国水务上市公司全部实现盈利,无一亏损,各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78%。

  我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规定,供水企业“合理盈利的平均水平应该是净资产利润率的8%~10%”,其中,主要靠政府投资的不得高于6%,主要靠企业投资的(包括外资)不得高于12%。

  即便真的亏损,涨价也并非就是天经地义。

  自来水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供水理当具有公益的一面。记者电话采访深圳的一位市民时,他就对涨价的理由提出质疑。他说,现在各个城市的公交大多很便宜,多数是亏损的,但很少有政府谋求涨价解决的;供水其实一样,即使是提倡节约用水,也不能一味依靠涨价。

  水价上调要看CPI脸色

  水价调整听证并不意味着自来水一定会涨价。不过不涨价的情况,往往出现在CPI较高的时候。现在,通胀压力有所缓和,政府对上调水价的容忍度已大为提高。这从最近湖南长沙、岳阳、郴州三城市上调水价获物价部门批准可以窥见端倪。

  据湖南省发改委网站消息,11月4日,湖南省物价局批复长沙市上调水价,居民生活用水价将由原1.88元/立方米上调至2.58元/立方米,涨幅近四成;仅9天过后,郴州、岳阳两市城区水价调整方案也获湖南省物价局批复通过。

  值得注意的是,长沙调整水价的听证会,在去年12月10日就举行了,随即也上报到了湖南省物价局。但直到今年11月才获批复。同时获批的还有岳阳、郴州的调价方案。记者了解到,其听证会日期分别为2011年1月18日和10月18日。

  对此,湖南省物价局的解释是,其实水价早就要调整,但是因为前段时间物价涨幅过快,所以调价暂缓出台。进入第四季度之后,湖南CPI与全国一样开始有所下调,这被政府部门认为是一个适合调整水价的窗口时期。

  水价上调看CPI脸色,并非虚言。早些时候,东莞市物价局曾经表示,鉴于当前物价指数仍然高企,经济运行形势不容乐观,综合考虑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水价调整的意见和建议,市物价局研究决定,原定于今年10月出台的东深沿线水价调整方案暂缓执行,年内不实施。此外,原定于10月底召开的大市区水价听证会延期召开。

  据了解,目前水价主要由水资源费、供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三部分组成。上述业内人士称,年底国家发改委或将推出水价改革方案,重点是制定合理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全面推行污水处理收费制度。

  资源产品提价或进入爆发期

  自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CPI数据为5.5%以来,几乎所有的预测都认为,11月CPI涨幅将回落到5%以下。通胀形势的好转,不仅令水价上涨窗口打开,也令议论颇久的能源、资源品价格调整开始呈现出加速迹象。

  发改委宣布,从12月1日起,全国销售电价每千瓦时平均提高约3分钱。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暂不调整。未来居民用电价格调整将试行阶梯电价制度,并由各地政府召开价格听证会后确定。

  而呼吁了多年的资源税改革也进入实质启动阶段。财政部和国税总局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正式实施。按照新资源税,从价计征之后,原油和天然气资源税由原来的每吨原油资源税30元、天然气每立方米7~9元,一律调整为按产品销售额的5%计征。

  照此推算,根据当前的国际油价形势,资源税改革之后,中石油每年将多交250亿元资源税。中石油财报显示,2010年其资源税为97.96亿元,2009年完全按量计征时则只有63.36亿元。如此大幅的增税过后,油品提价也许不远矣。

  紧随能源价格调整,以水资源为代表的资源品价格调整也因为通胀压力减轻而步入加速期。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各地上调水价风起云涌的背后,其实是资源产品提价将进入爆发期的一个前兆。

  《投资者报》 记者 华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