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科技:二次定增再遇冷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新民科技,定向增发,投资,风险
  • 发布时间:2011-12-12 11:06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纺织公司新民科技(002127.SZ)第二次向市场抛售定向增发预案。但因为公司2007年IPO时的两个募投项目和2010年非公开增发募投的一个项目,都没能实现预期收益,此次推出的定增预案,再遭市场冷遇。

  12月6日,新民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2亿股(含1.2亿股),发行价格不低于6.12元/股,募资总额不超过7.3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全部用于年产12万吨超仿真差别化纺丝生产线项目和年产3万吨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天丝)项目。

  第一个募投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年产10万吨超仿真差别化涤纶纤维的纺丝生产线,以及新建年产2万吨的POY-DTY加弹生产线。

  公司称项目建成后,可年产超仿真差别化涤纶全牵伸丝(FDY)10万吨,年产超仿真差别化涤纶假捻变形丝(DTY)2万吨。

  一个背景是,新民科技过去的三个募投项目都没能实现预期收益,其中就包括IPO的“年产2000万米高档仿真丝面料生产线”,以及上一次定增募投项目“年产20万吨差别化纤维涤纶长丝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工程”等。

  正因为如此,在本次抛出新定向增发预案的当天,新民科技股价就跌破了增发价。截至12月7日收盘,新民科技的股价一直在增发价下徘徊,当天收于6.03元/股。而自发布再融资预案以来,新民科技换手率一直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新民科技董秘卢蕊芬对此表示,公司看好天丝未来的发展,目前国内使用的天丝主要来自进口,如果公司实现生产,很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而超仿真差别化纺丝是一种双色纺丝,用于衣服面料和家纺。

  公司内部人士12月8日对《投资者报》表示,由于公司目前在生产的产品受到国内外环境影响,盈利能力受到考验。而如果实现超仿真差别化纺丝和天丝的生产,可以改变公司目前产品普遍毛利较低的现状,也能实现公司由纯外贸企业向内贸转变。从长远来看,公司更看好国内市场。

  银河证券分析师裘孝锋认为,目前全球天丝产能仅奥地利兰精公司15万吨,中国每年要进口约4万吨,供需缺口仍较大。公司进军天丝,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乐观预计毛利率将达到30%以上。

  新民科技此次募投项目超仿真差别化纺丝的总投资额为7亿元,募集资金投入4.58亿元,其余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项目建设周期为24个月,达产期为两年。项目投资回收期6.99年(含建设期)。

  公司预计,这一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年新增销售收入17.62亿元,年新增利润总额1.29亿元,税后内部收益率16.17%。

  另一个募投项目天丝拟用募集资金增资的金额为2.55亿元。项目投资总额超过股东投入的部分,由公司控股子公司新民莱纤自筹解决。项目建设周期为36个月,达产期为二年。投资回收期8.11年(含建设期)。

  上述两个募投项目回收周期过长,有机构投资者表示,很难看清公司的发展前景,投资风险过大,回避较为妥当。

  《投资者报》记者 刘秀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