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买入1666万元 ETF搅动融资融券市场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ETF,融资融券,交易所,资金
  • 发布时间:2011-12-12 11:32
  12月5日,ETF纳入融资融券标的首日,已有各路资金积极“试水”。

  我们从沪深两大交易所查阅的数据发现,当日7只标的ETF全有成交纪录,融资买入金额合计1666万元、融券卖出量16万股。其中,深交所成交量最大的是易方达深证100ETF,融资买入金额105.56万元、融券卖出量1.21万股;上交所成交量最大的是华夏上证50ETF,融资买入金额1461.51万元,没有融券交易。

  与2010年3月31日90只股票纳入融资融券首日相比,7只ETF融资融券首日交易量放大不少,当时,90只股票的融资买入额仅655万元、融券卖出量仅为7100股。

  这可以说明:券商较为积极的参与ETF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并看好指数类产品的融资融券需求,部分券商提前准备了ETF券源供客户交易;其次,投资者对ETF的创新交易模式显示出一定的积极性,部分人群首日就参与进来。

  如此态势也引发了不少人对ETF的关注。由于众多指数估值均创历史新低,如上证红利指数估值今年最低已达8.59倍,低于2011年前的历史最低位——2005年10月28日的9.89倍,仅为该指数推出以来最高市盈率水平的20%,使得对应的上证红利ETF因为估值优势近期频频受到机构垂青。12月5日,该ETF也成为上交所4只首批融资融券标的ETF之一。

  应如何解读ETF纳入融资融券标的?近期人民币连续触及“跌停线”对投资又有哪些影响?本周《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的嘉宾将对此探讨,他们分别是交银上证180公司治理ETF基金经理屈乐伟、信诚全球商品李舒禾、平安大华深证300指金焦巍、银华永泰积极债基王怀震、国泰信用互利吴晨。

  ETF做标的抵押率高达90%

  《投资者报》:12月5日,融资融券标的股扩容正式实施,交银施罗德旗下的上证180公司治理ETF等在内的7只ETF成为新标的品种。入选融资融券标的的ETF交易活跃,原因为何?

  屈乐伟:ETF入选融资融券标的之后,对投资者而言将极大地丰富投资交易的策略。首先,可加倍做多做空获利。投资者在看好后市时,可以买入ETF,并将持仓ETF作为抵押物融资后再加仓买入ETF,以实现加倍做多的目的;看空后市时,则直接融券借入ETF并卖出,待市场下跌之后低价买回还券,以实现做空获利的目的。

  也就是说,融资融券提供了两个交易策略,市场下跌时可以做空,市场上涨时可以加杠杆做多。

  较之股指期货较高的门槛,融资融券更适合普通投资者参与。同时,ETF作为融资新标的的优势也非常多。例如,从资金使用效率看,ETF作为融资融券标的抵押比率高达90%,大大高于其他的股票抵押60%左右的抵押率。此外,ETF作为指数基金,波动率也大大低于单纯的股票。

  国内目前现有的做多策略,股指期货、杠杆型基金,由于供求较少,因此普遍存在高溢价,投资者要想通过股指期货、杠杆基金做空或者加杠杆,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支出。预计未来融资融券的推出,对这两种交易方式也会产生影响,缓解其高溢价状态,市场供求趋于平衡。

  人民币连续触及“跌停线”

  《投资者报》:在人民币贬值声渐起一个月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终见颓势。截至12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已经连续四个交易日触及“跌停线”。这是否预示人民币升值趋势将扭转?对投资会带来什么影响?

  李舒禾:从11月3日的一美元兑换6.3190人民币,贬值到12月5日的一美元兑换6.3651人民币,贬值了0.7%,贬值幅度或许不大,但暂时逆转了原先人民币升值的势头。

  人民币贬值将直接导致以人民币计价的QDII基金净值上升。QDII基金在投资过程中需要兑换为外币进行操作,而计价和结算又需要兑换回人民币,所以其投资期内的汇兑损益会计入QDII基金最终核算的投资收益中。

  未来人民币走势将趋于稳定,不至于持续大幅贬值或大幅升值,原因是正反两方向因素目前趋向均衡。如果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有可能出现资本大量流出的现象,这是政府所不允许的;而且,中国仍将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的格局,这也使得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高。但另一方面,在顺差缩小及欧美企业存在现金流压力的现况下,人民币也不致于大幅升值。

  《投资者报》:2011年最后半个月,投资者已开始将目光投向2012年,目前各家基金公司的年度策略尚未出炉,焦巍同时也是平安大华基金的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你怎么判断来年的投资环境?

  焦巍:对于明年的经济形势,出口下滑,消费平稳,投资可能继续扮演主角。房地产和出口决定了增长放缓,但消费和投资稳定了放缓的下限。在增长有限放缓和政策有限放松的背景下,明年上半年的逐季度经济、政策组合态势会好于今年;同时,房地产和民间借贷这两项投资工具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将大幅下降。

  因此,相对于今年对资本市场的谨慎观点,明年的资本市场开始趋于正面,市场明年上涨幅度未必很高、形态可能跌跌撞撞,但总体态势呈现明确的上升通道。

  市场走势还看实体经济本身

  《投资者报》:最近看到银行债券交易员的观点说,国内债市已嗅到“牛市”气息,这是3年来最让人振奋的时候,但实体经济的状况并未转好,如何看待这样的矛盾?对债市的投资影响又在哪?

  王怀震:下调存准率是货币政策微调的表现,央行需要释放一部分流动性来对冲热钱外流对国内流动性的负面冲击,但原来稳健货币政策的主基调并未改变,且政策只是一个辅助变量,真正决定市场走势的还是实体经济本身内在增长动力及变化趋势。

  未来,随着通胀回落、经济下滑趋势的确立,相应地,货币政策也将出现微调,流动性比今年相对较好,而市场上涨的动力来源于流动性的改善,预计明年呈现弱势震荡上升的概率较大。当前点位投资可转债,更多的就是持有等待股市上涨。

  吴晨:10月份以来,伴随着债市的触底反弹,投资者又开始对债市充满憧憬,而在其中信用债无疑是被最为看好的投资品种之一。目前各等级信用债较国债的信用利差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伴随未来货币政策环境逐渐放松,同时因信用债较利率品种收益率具有更大的下行空间,并且因信用债在前期下跌较多,所以信用债有望出现上涨。一旦流动性紧张有所改善,信用债的投资机会将凸显出来,可担纲布局债市的先锋品种。

  《投资者报》记者 邓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