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瑞银朱红裕:特别勤奋才能灵活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国投瑞银,朱红裕,投资
  • 发布时间:2011-12-12 11:40
  朱红裕喜欢用“灵活”来形容自己的投资风格,“我会经常动态地比较各个行业风险收益的情况,不会长时间偏向于某一种行业配置。”

  但这长期保持有效地灵活,并不是件很轻松的事情。这位掌管国投瑞银稳健增长的基金经理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持灵活风格要求基金经理特别勤奋,从宏观政策到行业配置再到个股精选,都要形成系统的投资体系,而且要适应外部变量及时修正。”

  截至12月7日,国投瑞银稳健增长今年以来以-6.95%的表现,在晨星73只标准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2。取得相对排名靠前的原因,正是他灵活的仓位调整和板块选择都适应了2011年的市场风格。

  灵活的仓位策略

  朱红裕踏入证券行业是在2005年,开始在华夏证券(中信建投前身)研究所做卖方研究,此后他又在基金公司做了3年多买方研究。

  经过这种专业的系统训练,研究功底大幅提高,同时积累了对市场的感觉,尤其在一些中期机会和市场大波动之前,都会做些灵活的结构性调整。

  2010年6月,他加入国投瑞银基金公司,并于2011年开始管理国投瑞银稳健增长。基金合同显示,国投瑞银稳健增长的股票投资比例为40%~80%,债券投资比例为0~60%。灵活的仓位调整区间,让基金经理的可操作空间更大,朱红裕也较好发挥了这只基金的特长。

  去年年底到今年前三季度,该基金的仓位分别是47.83%、70.12%、70.67%、61.82%。数据显示,国投稳健的仓位调整方向基本与大盘走势相吻合,踩准了市场节奏的大波段。

  在去年四季度市场走弱的背景下,国投瑞银稳健增长基金迅速将仓位下调至47.83%;2011年初,该基金开始在仓位和行业配置上“大刀阔斧”,1月底增持了机械、家电、水泥等低估值蓝筹股,分享了低估值板块的修复性机会。

  等到3月底,该基金将前期配置的周期股获利了结,逢低吸纳医药、地产,并在4月加大食品饮料配置,从而在二季度市场调整中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三季度,又适度降低仓位并坚持“消费+低估值”防守型配置,取得了一定超额受益。不过朱红裕也坦承,三季度总体较高的股票仓位仍对净值造成了一定损失。

  追求在仓位和行业配置方面灵活,需要基金经理提前对市场大势做出准确预判。而朱红裕的习惯,是在充分研究信贷、利率等系统性的信息流之后对市场做出前瞻性的研判和布局。

  比如,今年5月中旬市场弥漫着悲观的情绪,但他并没有盲目加入悲观阵营,而是判断市场将出现估值修复行情,市场果然出现攀升。

  踏对市场轮动机会

  每天7点,朱红裕就会早早地到办公室,并在晨会之前会对外部和内部研究,从仓位到行业、个股进行初步的概览和筛选。

  但如果查看国投瑞银稳健增长的重仓股,可以发现很多是司空见惯的股票,并且这些股票为今年的业绩做了不小贡献。

  “朱红裕的组合中很多股票都是大众情人,不会去做太多偏门的股票,但通过精选组合在一起常常能赚取超额收益。如伊利股份、五粮液、双鹤药业、万科A、恒瑞医药、华邦制药、保利地产、金地集团、贵州茅台等个股在他的组合中已经超过两个季度。”一位熟悉朱红裕的人评价。

  Wind数据显示,三季度以来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基本都保持了正收益,伊利股份涨幅近20%,宜科科技、贵州茅台、保利地产、恒瑞医药和万科A也在四季度贡献了超过6%的收益。

  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前三大持仓板块为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房地产业,占净值比例分别为21%、17%和13%。

  虽然今年取得了较好的业绩排名,但遭遇2011年股债双杀朱红裕仍为没有为投资人赚到正收益而把担子看得更重。

  2010年三季度末,国投瑞银稳健增长总份额只有1亿多,一年后的2011年三季度末,份额达到38多个亿,规模和业绩实现了良性循环。良好的业绩也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关注。截至2011年半年报,机构持有份额超过22亿份,占比58%。

  做好每个季度就长胜

  展望2012年,朱红裕认为,全球联手救市和央行下调准备金率以后A股市场将迎来政策驱动的反弹机会。而目前的A股市场面临两大有利因素,一是政策转向和资金价格回落,二是整体较低的估值水平。

  但同时市场也有两个不确定性存在:欧债危机的恶化和国内政策放松的节奏与力度。“我们倾向于判断政策放松的节奏和力度不会太快太强,A股市场未来对政策将更加敏感,需要保持对政策的高度关注。”

  在操作方面,他未来会相对更加积极,增持低估值的金融地产类股票,同时维持对防守型的食品饮料等的配置。朱红裕的主要逻辑,是A股市场在经济“平衡再平衡”节奏中,将长期处于震荡市场,所以结构比仓位重要,需要不断顺势而为优化结构。

  当问到怎么预期自己未来的业绩表现时?他淡淡地称,“预期自己的业绩表现是没有太大意义,做好当季,布局3~6个月,将每个季度业绩做好了,也自然会长期制胜。”

  基金投资者该怎么应对市场下跌?如果朱红裕作为一名基民,当遇上2011年这样的熊市他会如何做?“投资人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品种,但也给基金品种一个半年以上的表现机会,可以看其过去几年的业绩表现。而当市场整体表现不好,投资预期也应该降低。”

  如果投资人无法承受偏股基金的波动,可以向偏债产品或保本产品转变。“遭遇2011年这样的不给力的市场,投资人选择货币基金、保本基金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能对阶段反弹有所把握,也可以选择一些行业指数基金作阶段配置,这相当于把基金当作工具,由投资人自己来进行行业配置。”朱红裕表示。

  《投资者报》记者 尚志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