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信仰才能终生追随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信仰,电影
  • 发布时间:2012-05-10 15:41

  偶然在某电影颁奖礼上看到已过古稀之年的吴贻弓导演在荣获终身成就奖时,铿锵有力地说出“电影万岁”,这四个字虽然看似一个普通的口号,却在这个时候让我顿觉心头五味杂陈,总想写点什么。

  我热爱电影,电影艺术是自由的艺术,是造梦的艺术,也是最为现实的艺术。光阴行者,浮生若梦,电影造就了一种平行空间的价值观:你可以在他人的生命里行走,在一个又一个人生中不断地重复思考与感受,这宝贵的经验便是艺术超越尘世的魅力,抵抗乏味庸俗的现实世界之力量源泉。

  就在今年早些时候,我观看了拍摄于1950年的《我这一辈子》。上海“话剧皇帝”石挥自导自演,改编于老舍的同名小说,影片用120分钟讲述了一个小人物的一生,反映出昔日中国的苦难深重,自由的萌芽。

  现实世界往往比电影更加难以理解。1957年,石挥被错划为“右派”,他踏上了最后一部电影《雾海夜航》的道具船,跳了大海。9年后,老舍自沉于太平湖,一代大家,悲剧谢幕。

  作为“八零后一代”,我只能在石挥的黑白世界,在老舍先生的字里行间,在很多前辈留下的影像和文字中,去看那些逝去岁月的镜像。在其中,有一条主线--他们的文化信仰,承载着一种令人热血沸腾的情感,这是文人们传承下来的精神,虽然时过境迁,却仿若朝阳,青春永驻。

  讲另一件对我影响至深的事。今年初,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特展,以纪念这位文人百年诞辰。邓拓,曾为《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一生追求民主自由,热爱生活,才华横溢。于1966年“文革”早期遭受迫害服毒自尽。他生前将个人珍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近150幅捐赠给国家,其中不乏珍品。有北宋苏东坡的《潇湘竹石图》,有明人沈周的《萱草葵花图》、唐寅的《湖山一览图》、吕纪的《牡丹锦鸡图》、仇英的《采芝图》,有清人恽寿平的《桂花三兔图》、华喦的《红白芍药图》,还有董其昌、陈洪绶等大家之作。

  在美术馆的展厅里,欣赏这些书画之时,我不时听到有人评论:这幅放在今天得值几千万,那幅值几千万,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并不奇怪,时下大众传媒已经把艺术品收藏塑造成了全民博彩业,人们更关注它们的物质价值而非精神价值,这也难怪大家不理解邓拓为什么要把如此贵重的收藏无偿地捐给国家。

  我所困惑的是,作为一个顶级收藏家,对于自己的收藏爱如生命,怎么舍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撒手让至宝回归到公众中去?直到我看到邓拓那两句诗:“心爱斯文非爱宝,身为物主不为奴。”

  到今天,我还在回味当时的那种震撼。邓拓把毕生珍爱之物捐给国家,就是为了在若干年后,能有年轻人去用心体会那两句诗的深刻含义,并以之为楷模。千载春秋,薪火相传,这种精神是中国当下最需要重建的文化信仰。一旦成为信仰,便终生追随。

  我想起很多年前看过的一本书,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二战时受纳粹迫害,希望幻灭,1942年与妻子服毒自杀)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时隔多年,书里的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作者传递出的精神却仿佛昨日午后的阳光令人印象深刻。我想用这个书名作为文章的结尾,我希望你也有所触动。

  文/樊晓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