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腾讯与炙手的人民网

  互联网业曾经相信但最终不再相信概念和资源的稀缺性,中国互联网的繁荣,有赖自下而上、左右逢源的集群智能。

  马化腾为什么关注“失控”?

  美国《连线》杂志前主编、《失控》一书的作者凯文·凯利又一次来到中国,一向低调务实的腾讯CEO马化腾竟然相当高调地与这位天马行空的理论家坐而论道,深入交谈。也许每个成长到一定规模的公司的领导人都会经历从务实到务虚的转变;这样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公司不再务实,而是公司一旦达到一定的规模,企业的领导人面对的,就不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他不得不从“多研究问题,少谈点主义”的状态中走出来,直面某些相对抽象又具有普遍性的“主义”。

  凯文·凯利的“失控”理论,恰好是关于由复杂要素和巨量个体组成的组织和生态的。小型组织与大型组织的差别,并不仅仅是规模的差别,而是运行机制的差别。前者更像是一台机器,而后者更像是—个生物体。机器与生物的基本差别在于,构成机器的零件是固化的,又是可一一拆解的。零件和模块不会自我生长,所有的零件和模块都服从于一个最顶层的命令。相反,生物体是由无数的细胞、组织、器官构成的,它们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自行其是”地生长、发育、协同,让生物体在相当程度上具有自我管理、自我生长、自我修复和自我进化的能力。人不可能按自己的意志对生命体(哪怕是自己的身体)进行全面干预、重组,改变其形态和生长机制。换言之,生物体和超级有机体在相当程度上处于“失控”状态。

  一个公司规模、构成要素越有限,企业的领导人对其控制的有效性就越明显。但当其规模、构成要素、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和互动超过一定限度时,企业的领导人就不得不面对公司的“失控”状态。

  早在6年前,笔者在《企鹅帝国的半径》(《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2006年6月刊封面专题)中就指出,随着腾讯业务版图和公司规模的快速扩张,腾讯将面临经营半径与管理半径不对称的难题。就像历史上蒙古帝国由于管理半径(控制力和凝聚力)与经营半径(幅员)的严重脱节而骤然崩溃,企鹅帝国腾讯也有可能因为管理能力对众多的业务领域和业务部门鞭长莫及而遭遇重大的危机。

  如果说3Q大战(2010年)中腾讯面临的考验主要是外部力量的“偷袭”所导致的话,此次生死劫之后腾讯面临的危机却是来自于内部。这种局面在2011年突显出来。企业内部逐渐出现了山头林立的局面,自上而下的控制和命令越来越失效。马化腾说,“对于我们来说,内部管理问题是其中一个非常大的担忧,比如员工人数增加非常快,去年增加60%,现在突破两万人,文化的稀释,包括管理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外界也有很多的文章质疑腾讯有没有失控。”

  面对这种局面,一个本能的反应是用强硬的控制来避免失控,让作为“器官”的各个部门退化为“零件”,避免部门自行其是和部门间的自相残杀,但其代价是各个部门丧失活力,整个企业陷入到一种僵死的有序性。如何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是马化腾从前未曾思考过的。凯文·凯利的“失控”理论似乎让他看到了方向。

  《失控》的核心议题,就是如何超越“愚蠢的控制”,实现“智慧的控制”,即从控制到失控。

  凯文·凯利所说的“失控”,不是指混乱无序、低效率甚至自我毁灭的状况。蚂蚁群、蜜蜂群这样由巨量个体构成的组织体,能够呈现出高度的秩序和效率,不是得自于蚁王、蜂王的控制,而是得自于一种自下而上的大规模协作,以及在协作中“涌现”的众愚成智、大智若愚的“集群智能”(Wisdom of Crowd)。“失控”不是失去控制,而是让隐性的智能和能量来控制。在凯利看来,控制与失控,就是《道德经》里所说的“有为”与“无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由“无”(隐秘的能量和智能)来作为,来控制。而“有为”,就是以人为的干预来阻挠、破坏这种无形而巨大的力量和智能。

  在马化腾看来,比自己对公司的控制力的丧失更可怕的,是公司自我生长、自我创新能力的丧失。用成熟的流程来管控公司,似乎避免了内部的冲突和纷争,但企业运行机制的官僚化日益明显,产品、研发按部就班,员工和部门有可能只对流程负责,而不对结果负责。这样的话,企业的创新能力必定下降,自发的、原生态的创新能力在公司内部越来越萎缩。一个真正具有创新性的公司,应该像亚马逊森林一样,没有人在植树,没有人在饲养动物,但林林总总的动植物在那里旺盛生长和繁育。

  马化腾与凯利讨论“失控”还有一个动机——向互联网管理部门呼吁,失控、无为的力量远大于控制、有为、干预的力量。无数的网民、网站具有大规模协作、自我生长、自我纠错的能力。中国互联网有今天的繁荣,与这种自下而上的生长机制密不可分。中国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相信、包容这种自下而上、左右逢源、在看似混沌中达到有序和繁荣的力量。

  马化腾谈“失控”还有一个没有明说的动机——试图说服业界和用户,腾讯没有谋求对中国互联网生态的“控制”和“垄断”,腾讯已经意识到,“失控”的力量远大于控制的力量,任何企业都无法实现持久的垄断,腾讯要做和正在做的,是如何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产业生态系统,让大量的在野公司所代表的新生力量在这个“失控”的生态里自由生长。

  任何—个公司都有两种理论,一种是它所声称的理论,一种是它所使用的理论。腾讯在声称“失控”理论的同时,是否也在实质性地使用这种理论呢?这又是一个富有争议性的话题。

  人民网被热捧的背后

  人民网上市头一天即受到爆炒,竟然两度临时停牌。挂牌仅3日,二级市场价格已经较发行价翻番。初步估算,其市值已接近于搜狐,是凤凰新媒体的3.5倍。它的股价已经难以用通常逻辑来解读了。

  虽然到今天才上市,但人民网却是中国第一代门户网站,与新浪、搜狐历史—样悠久,而后两者上市已超过10年。所以人民网上市,只是受到了迟来10多年的追捧。

  人民网此次融资规模并不大,只有约2亿美元,而尚未上市的京东商城一次私募的规模就达到15亿美元。但即使融资规模并不大,我们也看不出人民网拿到这笔钱后,除了大量采购iPad的举措之外,将进行哪些真正预示着巨大增长潜力的投入。

  从互联网发展趋势来看,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闻门户是一种正在过时的商业模式。国内影响力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新浪近几年的努力,都是围绕着如何改变这种商业模式来展开的。现在看来,新浪以微博为突破口的商业模式再造并不成功,投资者早已失去耐心,一度高达近80亿美元的市值在一年多时间里已缩水50%。这说明,新闻门户网站的前景并不容乐观。

  比新浪晚成立3年,晚5年在美国上市的百度,目前的市值约为新浪的13倍。这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新闻门户在商业模式上与搜索引擎已经失去可比性。

  比搜索引擎网站更具商业价值的,是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加社区搜索网站。从门户到搜索引擎,从搜索到社交和社区搜索,互联网经历了三级跳,目前正向下—个阶段迈进——提供更具社区性、互动性及个人针对性的精准内容和服务,“推荐引擎”已是日益明显的技术和业务趋势。提供非个性化内容的新闻门户网站,已与这个新趋势隔了三个时段。从长远看,其投资价值相当有限且趋于萎缩。

  有人因为人民网所包含的资源稀缺性,断定它将在A股上像茅台一样创造奇迹般的股价,实在牵强。互联网业曾经相信但最终不再相信概念和资源的稀缺性,中华网(china.com)就是例证。最终的竞争力只能来自过硬的、有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

  有幸(或者说不幸)的是,大多数投资者在意的并不是长期投资价值。在上市之前,人民网发布投资风险补充公告,称由于IPO定价区间较平均市盈率溢价5.15%-18.28%,人民网股价存在市盈率回归、股价下跌等风险。但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对这些风险显然不以为意。

  人民网股价受到如此追捧,显然包含不少非经营性因素。早在人民网过会之际,即有分析师指出:“人民网IPO不是一次市场化的定价,也不是一次市场化的发行。”人民网在A股是不折不扣的特殊品类。A股投资者,对互联网投资价值的认知是相当粗浅的,因此,人民网的“稀缺性”,成了引发投资者想象力的主要因素。哪怕是相对清醒的投资者也知道,这种稀缺性引发的追捧本身,就是其股价上涨的驱动力,即使你不看好其长期价值,但其显而易见的短期价值、可以预见到的极高换手率,也是购买这只股票的坚实理由。只要退出及时,就能获得不菲的收益。这些,才是人民网在股市上受到如此追捧的主要原因。

  文/吴伯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