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球员=最差老板?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 关键字:竞技运动,商业,乔丹,马克
  • 发布时间:2012-06-06 10:37

  竞技运动和商业的共同之处是“都要赢”,但需要的个性不尽相同。

  在刚结束的NBA常规赛里,夏洛特山猫队创下了一项新纪录,只是很不光彩:7胜59负,胜率刷新NBA历史新低。但这还不是人们热议山猫队的全部理由,更引起诸多口水的话题是,山猫队的老板是篮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迈克尔·乔丹。

  夏洛特山猫是一支年轻球队(2004年加入联盟),2009-10赛季迈克尔·乔丹正式成为球队大老板,并开始重建球队,送走了包括球队领袖在内几名优秀球员,换回来一些角色球员和选秀权,这直接导致球队在2010-11赛季的成绩跌落到东部第十,无缘季后赛,然后,就是此次2011-12赛季的尴尬纪录。

  而这还不是乔丹球队管理者生涯的唯一污点。乔丹曾在2000年1月以合伙人和篮球总裁的双重身份加盟华盛顿奇才,其间甚至一度复出为奇才队打比赛,但仅在3年半后,就被扫地出门——尽管其球场号召力让比赛场场爆满。其间,奇才成绩不尽如人意,而且据传乔丹和管理层关系恶化,导致分手。2011年,他还为手握选秀状元签的华盛顿奇才挑选了高中生夸梅·布朗,此君成为NBA历史上最著名的水货状元之一。

  必须强调,相比那些“专业”商人,半路出家的乔丹必然需要一个漫长甚至痛苦的学习过程,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竞技体育的特性必然给一个运动员、特别是成功运动员刻上一些难以磨灭的烙印,这可能成为他们经商的瓶颈。

  就拿迈克尔·乔丹来说,他能成为史上最伟大篮球运动员的原因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对胜利近乎偏执的追求和渴望,这带来的负作用是,乔丹其实和队友们的关系并不好,包括他的黄金搭档皮蓬,乔丹总在训练里以最高的标准和强度要求和挑战他的队友,并且时不时以最恶毒的语言“激励”他们,为此甚至在训练里和队友动过拳头。

  另一个“前运动员”的故事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一下乔丹的这种性格特质和经商的关系。美国VICTORY摩托车公司总经理马克·布莱克韦尔曾经是一位摩托车手,曾在1970年代拿过两项摩托车赛事的冠军,在他看来,竞技运动和商业的共同之处是“都要赢”,但“有些优秀运动员的性格很偏执,这是他们运动生涯有所成就的基础,但过于执着、过于好胜、过于完美主义也让自己和其他人相处的时候过于刻薄”。

  至于自己,马克认为他和乔丹的性格恰恰相反,“我不是一个特别偏执,追求速度的人,在比赛的时候,第一个弯道我的速度可能会很快,但之后不会盲目加速,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战术和安全性等适当调整自己的速度,做企业也是一样啊,刚进入VICTORY时,我发现公司的战略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一味地追求速度,那时候产品的设计出来非常快,性能也很卓越,但不能量产,因为量产后质量就不能保证,但盲目地追求速度让我们不能静下心来思考很多对企业至关重要的问题。”

  有趣的是,赛车和篮球都强调速度,但还是有不同之处,篮球选手需要自信、大心脏和关键时刻敢于冒险和决断的勇气,但在马克看来,赛车手如果“过于自信,比赛就会出问题,因此赛车手最重要的是用大脑,而且小心谨慎,从全盘考虑”。后者或许更接近企业家的素质。马克说:“顶尖的运动员一定是精于策略的,企业家也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