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之爱

  在《麦琪的礼物》中,尴尬之所以没有让爱骤变成恨,就是因为这两个相爱的人能够“感同身受”,对方犯的错误正是自己所犯的错误,他们能够轻易地从现象还原到本质,从结果还原到动机。

  重读欧·享利的《麦琪的礼物》,我突然意识到,人们通常以为爱就意味着冲突的消失,但最深挚的爱往往是在最深刻的冲突和误会中呈现出来的。

  圣诞节要到了,一对贫贱夫妻都在想着如何送对方一件圣诞礼物,丈夫卖掉了祖父留下来的一块怀表(因为买不起表链所以没戴),给妻子买了一个漂亮的玳瑁发卡,妻子卖掉自己一头美丽的长发,给丈夫买了一条精致的表链。小说的结尾是动人的一幕:夫妻俩拿着各自的礼物,愕然地看着对方,眼中充满着泪水。

  意大利作家亚里契斯的《爱的教育》里有一个故事有相通之处。父亲为了给儿子交学费,找了一份额外的工作,每天下班之后为别人抄写文稿。看着父亲在咳嗽中抄稿,儿子睡不着觉,他决定,每天偷偷模仿父亲的笔迹抄稿。父亲的心情好了不少,以为学费可以如期挣到了。然而一个坏消息令他勃然大怒,从老师那儿得知,儿子本来学习成绩相当优秀,但最近成绩突然下降,甚至经常上课时打瞌睡。绝望和痛苦让他对儿子大声吼叫,逼问儿子原因,但儿子默然不语。终于有一天,父亲半夜起床,发现儿子在调得暗得不能再暗的灯光下为自己抄写文稿。

  不少时候,以最错误的方式表达的爱恰恰是最真挚的爱。

  非常不幸的是,这最真挚的爱又是最危险的爱—极易让爱的人受到最深的误解因而受到最深的伤害。如果表达的方式不是那么错误,或者所表达的爱不是那么真挚,伤害的程度就不会那么深,而两者偏偏合在一起,造成的伤害之深,可想而知。

  在所有亲密关系中,父子间沟通和表达的“信噪比”往往是最低的,所以父子之爱很有可能成为“最危险的爱”。现象(你所给予的爱)与本质(你所要表达的爱)之间,常常会发生错位,有时候会错位到极致。受爱的一方如果以结果(坏事)而不是以动机(好心)来评判和反应,施爱的一方就会受到极大的误解和伤害,最深的爱就会瞬间变成最深的恨。

  这种危险的爱难以避免,有时候,我们的爱越是真挚,就越容易用错误的方式来表达——正如我们在前面两个故事里看到,但可以避免的是面对错误的表达,我们不假思索的反应方式。

  《少有人走过的路》的作者M,斯科特·派克说,不要以为只有恨中才有冲突,事实上,爱常常意味着冲突,如果不懂得化解爱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冲突,爱就不过是恨的前奏。为什么对很多人来说,爱的归宿和结局永远是恨?原因在于,他们常常是在并不懂得爱的时候就开始“爱”了,最终酿成—个个因爱生恨的庸俗悲剧。这不仅仅是指青年男女的恋爱,包括父子之爱的所有爱,都可能如此。真正的爱是性格自我完善的人生体验,是一门人人都以为自己无师自通但很少有人真正修过并且及格的必修课。始终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始终以谦卑和自省来划定自我的界限,尽可能避免和化解冲突,是爱的前提。一个具有爱的能力的人,始终会以谦卑和自省的心自问:我看清了问题的本质吗?我的动机是在为对方着想吗?我发现了问题的症结,还是模糊的臆想?对方的选择是否可能是正确的,我因经验有限才觉得他的选择不够明智?我想给所爱的人指供指导是否出自一己的、自私的目的?爱说到底是亚当斯密所说的“道德情操”,一种对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许多声称自以为爱着他人其实是“爱无能”的人,最大的人格缺陷是对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

  在《麦琪的礼物》中,尴尬之所以没有让爱骤变成恨,就是因为两个相爱的人能够“感同身受”,对方犯的错误正是自己所犯的错误,他们能够轻易地从现象还原到本质,从结果还原到动机,他们的眼中充满的是同样的泪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