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城”观念难辞其咎

  近来南方暴雨,一些城市再次出现“看海”景观。一场暴雨,就能让人们在城里划船,在街头垂钓?据住建部2010年对351个城市进行的专项调研结果,2008年至2010年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内涝,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

  还有地面塌陷。7月5日郑州市棉纺路与秦岭路交叉口东侧约30米的快车道出现路面塌陷,而这一段不到200米的路,近两年已发生十余次塌陷。

  在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城市,接二连三发生内涝、塌陷,犹如重重陷阱。我们的城市怎么了?

  早有专业人士指出,我国城市管理建设粗糙,城市发展的“快城”观念难辞其咎。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越来越多的城市把自身的建设目标定位为营造现代化的形象工程,打造耀眼的形象名片,从而一味追求扩张,追求“一日千里”,追求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

  这种简单化的发展难免带来失控风险。城市规划目光短浅,建设只求速度重绩效,设施管理维护职责混乱。我们看到一座座摩天楼、商业区、产业园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这些光鲜亮丽的奢华景观却经不起一场暴雨的考验。

  从内涝成灾到地陷频发,反映出我国城市发展的困局。在注重发展速度、面子工程和经济绩效的同时,却忽视了城市的公共服务与管理,忽视了城市真正的职能: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2007年底,上海外白渡桥刚过百岁,上海市有关部门收到了一封寄自英国的信件:“外白渡桥的设计使用年限为一百年,现在已到期,请注意对该桥维修。”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它道出了城市建设最重要的东西:责任心。为什么伦敦、巴黎等国外大都市的下水道系统使用百余年仍然非常有效?排除种种技术因素,当年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的那一份责任心,才是城市设施正常运转百年最重要的原因。

  正是相对缺乏责任、缺乏城市管理最重要的软实力建设,在快马加鞭的城市扩张中,城市设计规划常常被轻率更改。只求速成,规划随意,施工草率,会给城市留下不少隐患。

  从高楼大厦找发展的差距,一直是一些城市管理者紧盯的目标,但是只注重经济增速和“面子”的城市发展定位,损害的会是城市软实力的建设和维护。一座城市,如果没有精心设计的细节管理,没有未雨绸缪的安全防范,如何践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承诺?

  现有的城市管理制度设计中,部门分割、信息不畅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我们的城市地下建设和管理,究竟涉及多少部门?有专家粗略计算,至少包括国土资源、电力、建设、电信、城市规划、公用、民防、抗震、公安消防、水电、绿化、环保、水利防洪、文物保护、国防等15个部门。

  如此众多的部门在管理,可能导致的结果是有利益大家一哄而上,抢着管,出了事故责任谁也不愿担。这就是经济学上所称的“公地悲剧”。

  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广州多处天桥和高架桥底浇筑水泥锥防流浪汉,也是类似的例子。这些水泥锥原本是十几年前的“历史遗留”,当市民发现水泥锥后却不知是哪个部门所为,市建委澄清后却又不知该由哪个部门来处理。这一事件反映的实质是市政职责不清带来的管理真空。

  城市化是中国发展的重要主题。改变目前城市发展的畸形路径,需要两手抓,城市的面子和里子,看得见的硬指标和维系城市持续发展的软实力,都不能放。唯有“软硬并举”,才能构筑城市美好的现在和未来。

  本刊评论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