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过度宠爱”的中国人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过度宠爱,食品安全,中国官员
  • 发布时间:2012-08-02 09:36

  我有一个观察:中国人特别喜欢用“宠爱”两个字,日本人则很少使用,汉字中的“宠”也很难翻译成日文的日常用语。“宠爱”一词日语中虽然也有,大概意思是很喜欢,略带一点放纵的味道,但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和用法与中文大为不同。

  比如中国人常叫的家里的“宠物”、父母“宠”小孩、得领导“宠”等,这些在日本是不能叫作“宠爱”的。在日语中,“宠爱”专指古代皇帝或朝廷官吏们对喜欢的女人的钟爱,民间不可以用,至今依然如此。

  而在当代的中国,“宠”字却用得非常普遍;仔细一想,这背后其实是有文化和社会原因的。

  中国家长“宠”孩子是全世界有名的。不但上下学亲自接送,而且特别碰到重要考试的时候,学校门口通常都会站满等候的家长。在我这个日本人看来特别不可思议的是,我所在公司的员工,碰到下班时下雨,居然会叫自己父母来送雨伞!

  记得我自己的孩子在中国读小学的时候,一年冬天,突然降温,我们父母因为工作忙没顾上他们,没给他们加衣服就让他们去上学。结果学校老师居然打来电话,批评我们家长“太不关心孩子”。

  爱孩子是中国人的美德,我不反对,但爱到“宠”的地步,在我们外国人看来就有些过分了。比如我坐地铁或公交车时常常发现,年老的家长拿着大包小包地站着,老大不小的孩子却坐在椅子上舒适地玩着手机。

  还记得有一次,公司因业务繁忙需要加班到很晚。一位女员工到了晚上10点多居然哭了起来,说要下班,我没有同意。过了半小时,这位女员工的男朋友气势汹汹地冲到公司,拉着女朋友的手说:“我们不干了,回家吧!”并且扬言说要去劳动仲裁委员会告公司。

  疼惜女友固然是好的,但把一个成年人按照婴儿的方式“宠”着,只能让对方成为无法应对社会正常压力的“不健全人”。

  从更大的社会层面来说,中国人对于一些本该严格惩罚、毫不姑息的错误,也表现得太过“宠爱”。前几天在电视新闻里看到,某市一位领导去工商局视察,要求他们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加强力度,并“高度肯定”了他们已取得的工作成绩,特别表扬了他们今年上半年的工作。

  这在我看来,又是一种过度“宠爱”——“宠爱”与爱护应该是边界分明的。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形势如果移到日本,领导不破口大骂已是万幸了,要听到他的好话是绝对不可能的。管理得好是本分,管理得不好要严惩,这是被普遍接受的原则,官员永远处在胆战心惊、如履薄冰的状态。

  “宠”是否能让人变成龙,又让中国龙真正腾飞?我觉得很难,因为一旦被“宠”,也是一半被关进了牢笼。中国人应当克服过度的“宠爱”和“保护”心态,以更大的平常心让个人与社会真正经风雨、见世面,走向更大的辉煌。

  文|关田刚司(日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