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十”:中国外贸的艰难时刻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外贸,出口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8-23 17:25
横亘在外贸增长面前的,有“三座大山”,即外需低迷的国际市场、日益上升的国内成本、日趋复杂的贸易环境。法国《欧洲时报》评论道,中国需要翻越的“三座大山”也是世界经济需要翻越的“大山”
这段时间,对于广东骅威玩具工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卓才来说,有些不太适应,往常六七月份外贸订单旺季时外商会经常打电话来催订单,今年则冷清了很多。
这样的“失落”感代表了众多外贸企业主的心声,而日前由海关总署发布的一组进出口数据则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外贸形势--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8398.4亿美元,同比增长8%,而2011年上半年的进出口增速的数据是25.8%。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7月17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这样回应:“8%的增长已经超过预期,来之不易。” 虽然目前8%增长比起前两年仍属低位运行,但在全球十大贸易体里面,我国的出口增长应该说仍是最快。沈丹阳表示,今年应该能够完成10%左右的增长目标。
但是横亘在外贸增长面前的,还有“三座大山”,即外需低迷的国际市场、日益上升的国内成本、日趋复杂的贸易环境。法国《欧洲时报》次日评论道,中国需要翻越的“三座大山”也是世界经济需要翻越的“大山。”
翻越之路从何开始呢?
探寻突围之道
如何在低迷的国际市场中寻找亮点,显然是外贸突围的重要节点。
上半年,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地的进出口额均呈现大幅减速,这些外贸重镇的增长曲线,正随着全球市场动荡上下摇摆。欧债危机之后,今年上半年美国取代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但美国经济回暖的势头并不稳固。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普遍回落,使得外需疲软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善。
“寒流”之下也有小阳春,在与欧盟和日本的双边贸易增长乏力的形势下,中国与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进出口却有了较快增长,上半年,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南非的贸易总值分别增长11.8%、21.7%、36.5%。
“新兴经济增长体的形势应该说还是比较乐观,除了少数地区的增长相对放缓之外,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要扩大对新兴市场地区的出口,来弥补欧美出口市场相对缓慢带来的巨大压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张汉林对《小康》记者表示。
浙江森创时装有限公司是在外贸出口逆市中飘红的一个典型例子,2007年前,森创还是一个为众多国际一线服装品牌做贴牌加工的“代工龙头”,那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订单大减。为摆脱“为他人作嫁衣”的被动局面,企业进行了转型之路,聘请知名设计师祁刚担任品牌设计总监,成立自己的面辅料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借助高级时装展及精准的营销策略,成功将SEC正式带入一线高级时装品牌阵营。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下降,科技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以及有自主品牌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稳步提升,受外需市场冲击较小。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女士认为,中国出口的商品大部分属于加工贸易,也就是俗称的“贴牌”。出口企业还处在全球产业链的底层,虽然商品出口量很大,但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议价的能力,创造的价值相对较低。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一般贸易比重占到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53%,较去年同期提升了0.4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35%,减少1.2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贸易方式出现优化。
在众多专家和企业主看来,制定一系列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尤为重要,比如说出口退税机制,它是深陷泥潭的外贸市场突围的另一柄利剑。
此前的3月23日,在商务部研究院举办的“2012中国外贸形势报告会”上,一位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中小企业代表在提问环节向商务部发难,“我给客户放账是90天,但是我收到出口退税要180天,甚至270天,政府是欠我钱时间最长的人!”出口退税难以足额及时返回,给他的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他的“遭遇”只是众多外贸企业的一个缩影,出口退税周期长,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周转成本,而更多中小外贸企业又普遍遇到融资难的问题,双重压力下,中小外贸企业生存更为艰难。
善用进口扩内需
如果说出口数据尚在预料之内,贸易顺差数据多少有点出乎人的意料,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689.1亿美元,增长56.4%,顺差猛增至三年半以来最高。
“贸易顺差扩大根本原因是在外贸出口低位增长的同时,国内经济的自主回落、内需放缓,使进口增长明显慢于出口的增长。”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说,“叠加上去年上半年贸易基数偏低的因素,使今年上半年顺差增加的幅度较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认为,贸易顺差扩大反映出国内需求疲软的现状,警示要更多关注内部需求面临的问题。
2010年我国人均GDP为4682美元,已进入消费结构升级加速期,进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对此,张汉林认为应善于利用进口,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扩大重点产品进口,使进口更好服务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外贸进出口方面迅速发展,但进口政策还是未能有效服务于扩大内需战略。”张汉林说。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我国出口价格同比上涨3.9%,进口价格同比上涨1.5%,也就是说,出口同样数量的商品,可以多进口约2.4%的商品。
“实际上我们可以借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机遇,扩大从发达国家进口先进的机器和设备,这为我们增强出口的竞争力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另外积极扩大资源产品的进口,降低国内资源产品的价格,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提高其竞争。”张汉林建议。
中央层面已经开始高度关注外贸进口的重要性。前段时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在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进口,适当扩大进口规模,促进对外贸易基本平衡,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增加进口就可以避免很多国家对我们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避免贸易摩擦。”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研究室主任张建平表示,因为中国目前的制造能力很强,产业竞争力也比较强,如果不能适度地增加进口,那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很容易就超过了4%的国际标准线。
多位专家表示,除了利用调整进口关税政策促进口外,对不发达市场,可以采取走出去、促进口的方式拓宽中国进口渠道。
“攻守平衡”应对贸易摩擦
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是目前中国外贸面临的“三座大山”之一,在外需不振的大环境下,中国出口商正面临更为严峻的外部政策环境,也为全年“保十”带来不确定的风险。
沈丹阳说,仅上半年,我国就遭遇了18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40起,同比增长了38%,涉案金额3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6%。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
6月27日,美国贸易代表柯克、欧盟贸易专员卡洛·德古赫特和日本不约而同宣布,已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请成立争端解决小组,就中国限制有关稀土、钨、钼的出口管理措施进行调查、审议和裁决。
除了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地区,新兴经济体对华贸易诉讼也开始增多。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此前统计,在阿根廷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有1/4针对中国产品。印度近年来对我国反倾销调查立案数量已经超过欧美,占同期所有WTO成员对我国反倾销调查案件总数的1/5。
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法律顾问处处长张顺指出,涉案率和败诉率长期居高,来自技术性贸易壁垒造成的年经济损失已高达600亿美元。同时,国际商业诈骗和恶意违约也让外贸企业损失惨重。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贸易摩擦将继续处于高发期,范围不断扩大、形势更加多样化、局面更趋复杂、应对的难度将持续增加。”中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局长余本林坦言。
WTO诉讼已经成为美欧对外贸易的战略性工具之一,面对日趋严峻国际环境,中国企业也开始意识到适当的时候需要转“守”为“攻”,开始主动通过法律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6月8日,中国在诉美国暖水虾反倾销措施世贸组织争端案中获得全面胜诉。从去年2月28日正式诉诸世界贸易组织算起,这一官司耗时近一年半。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幻中在谈到这一案子时表示,中国胜诉的意义不仅是打掉一个“技术性规则”,更长远的意义是敢于和善于运用WTO规则反制对方,以增加被告国未来制裁活动的行政难度。
“随着中国逐渐主动向WTO‘讨说法’,中美、中欧间在WTO的你来我往将会越来越频繁。” 商务部条法司司长李成钢表示。
然而在很多专家看来, 与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相比,我们的法律服务软实力还相差很远,WTO争端解决专家组成员张玉卿认为目前中国缺乏法律和业务水平、外语水平较高,能独立或联合承担涉外业务咨询、诉讼的律师;就行业来讲,能为国际金融、国际并购、国际投资、WTO争端解决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也很欠缺。
张汉林对《小康》记者说,“贸易摩擦也要平常心看待,随着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制造业大国,自然发生贸易摩擦的国家越来越多,这是很正常的,不要谈贸易摩擦就色变,就觉得中国是受气包,有些国家确实也有很多对我们不客观不公平的举动,这是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有礼有节去应对”。
文|《小康》记者 谈乐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