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之角告别大佬时代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非洲之角,埃塞俄比亚,苏丹,索马里
  • 发布时间:2012-09-03 09:28

  一些国家之间总是存在祸福相依的关系。在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苏丹和索马里,内部冲突和暴政往往跨越边界。最近发生的两个重大事件,或许会为非洲之角的历史掀开新的篇章,给这里带来进一步的政治公开和繁荣昌盛。

  第一件事发生在索马里。8月20日,索马里破天荒地组建了议会。原本厮杀得你死我活的地区和部落们,派出各自的代表,在新首都摩加迪沙进行会晤,他们将以投票的方式选举出一位总统。尽管过程不一定尽善尽美,但也算是通过竞争产生的。国民选举也已经提上日程,有一些显而易见的风险。但这可能是索马里建立包容性政府的最好机会。1991年西亚德·巴雷政府垮台之后,这个国家就陷入了内战和频繁的饥荒。

  但和第二件事相比,所有这些都相形见绌了:8月21日,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泽纳维去世。1991年,梅莱斯的军队推翻政府,之后他一直掌权,并成为非洲之角的主导人物。如何解读他带给后人的遗产,显得至关重要。

  梅莱斯有很多地方值得大加赞赏。他使数百万人脱离贫困,并为国家积极寻求有效的发展政策。在他执政的20年中,埃塞俄比亚从饥荒的代名词转变为粮食出口大国。但梅莱斯的独裁也日渐加剧。操纵选举,关押大量政治犯,征收粮食强制人民压价以遏制民众的资产。科技在世界其他地方是自由和发展的引擎,在这里只有精英才能享受。

  很多非洲独裁者从梅莱斯身上看到了强化自身地位的理由:对自上而下政府的需要。但梅莱斯的死表明,即使领导者再能干,一个人的政权终究危机四伏。他留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机器,可除了他自己外没有人可以驾驭。值得庆幸的是,正由于没有人能有梅莱斯一样的铁腕,所以埃塞俄比亚的大权才会不可避免地由更多的人介入。睿智而又偏执的梅莱斯,身边使用的都是唯唯诺诺之辈,他们无法独自掌权。

  蓬勃发展的卢旺达和安哥拉也是强人政治国家,他们要注意了。制度才是关键所在。西方援助国也要汲取教训。

  在非洲,统治者个人的才能决不意味着不需要大众的公平。埃塞俄比亚权力的和平交接与索马里总统选举,都是极其困难的过程,然而,民主才是非洲之角最大的希望。

  《经济学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