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慧:跨界艺术之旅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王小慧,跨界艺术,花非花
  • 发布时间:2012-09-03 11:34

  骄阳似火,近乎凝固的空气,却丝毫无法阻挡四面八方滚滚而来的人潮。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又一次成为书痴们朝拜的圣地。

  《投资者报》记者8月19日正午来到位于上海展览馆中央大厅的“王小慧读者见面会”现场,大厅两侧长长的台阶已被手捧图书等待签名的读者完全占领。这位蜚声中外的跨界艺术家此次携新书《东不成西不就 : 一个国际自由人的跨界对话》以及另两本著作《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二十年青春版》和《打开慕尼黑的秘密:王小慧与吾德市长夫妇对话》与书迷和艺术爱好者面对面交流,给她的广大拥趸送上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

  跨界艺术

  自由人

  9月9日,王小慧将在上海喜玛拉雅中心无极场举办“花非花 ? 穿越时空的对话”大型艺术展,繁忙的布展和协调工作使她嗓音沙哑,疲惫不堪。《投资者报》记者日前在布展间隙专访王小慧,一同畅谈跨界艺术的新旅程。

  王小慧潜心涉足于众多艺术领域,进行跨界以及创新的探索。那么她本人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跨界艺术之旅的呢?她告诉《投资者报》:“我和别的艺术家有点不同。别的艺术家大都是油画家只画油画,雕塑家只做雕塑,导演只导戏,舞蹈家只跳舞……而我是学建筑出身,研究生论文写的是室内设计,后来不做建筑师做艺术家,搞摄影、写剧本、拍电影电视、做雕塑装置、做影像、做设计、做新媒体艺术,还做了许多大型艺术活动,所以我说我是跨界艺术家。”

  在王小慧的眼中,跨界艺术不只是艺术家跨领域跨学科的创作,那古已有之,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艺术史上层出不穷。“今天我们所说的跨界艺术真正要做的是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碰撞,形成新的艺术形态,给人新的视觉感受与美学体验,这就需要探索,不是想做就能做的,我也是慢慢才悟出其中的道理。”

  王小慧的跨界艺术风生水起,在业内获得赞誉无数。旅德15年间,她先后出版了《龙的故乡》、《中国建筑(601668,股吧)与园林》等16部个人摄影集和书籍,多次获得各类国际奖项。由她创作和导演的电影《破碎的月亮》获德国电影奖。她还在世界许多美术馆等机构举办过大量艺术展,作品被许多著名机构及私人收藏。2003年她在同济大学创立“王小慧艺术工作场”,2006年创立“同济新媒体艺术国际中心”(TIMAC),并担任上海国际汽车城安亭新镇(德国城)艺术总监。TIMAC此后成为上海世博会主场馆总设计团队。

  王小慧曾被德国政府授予“德中友谊奖”,并被香港《凤凰周刊》评为“影响世界未来华人榜”的五十位人物之一。她还获得德国BFF荣誉会员称号和“卓越摄影家”、瑞士圣?莫瑞兹大师艺术节之“明星艺术家”、SMG“年度国际摄影家”、南方报业“年度艺术家”、上海“创意产业十大领军人物”等奖项。最近她还被276万网民选为“年度艺术美丽人物”。

  王小慧告诉本报记者:“的确,我是比较早进行跨界尝试的艺术家。 过去的艺术创作只要自己一个人、一台相机、一支画笔。现在跨界艺术不同了,需要一个团队支持,有各种技术人员,每一个人的工作都影响最后呈现的面貌,可以说是一种集体创作。现在人人都讲”跨界“,但真正的跨界艺术还在孕育中,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实验者和探索者,而最后的鉴定者是观众。”

  花非花:轮回和重生

  而即将面对观众检验的,正是她的“花非花 ? 穿越时空的对话”艺术展。那么以花为主题,跨界艺术家又将融合怎样的材质,向我们表达一些什么?

  面对《投资者报》的提问,王小慧回首往昔:“我第一次办以花为主题的展览是九年前,在上海美术馆(微博)。进门左右两个大厅,一个厅是花的摄影作品,另一个厅是五千支莲蓬构成的装置作品”九生“。 我选择莲蓬作为主视觉形象,是因为我喜欢它的象征性和隐含的哲学意味。荷花败去,莲蓬生长,莲蓬枯萎,莲子成熟,而莲子落到水中又孕育出新的生命。这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一个新生命开始也意味着一个死亡在孕育。一个死亡意味着一个新形式的存在,也是一种生。五千支莲蓬六个礼拜在上海美术馆里,由绿变黑,由嫩变枯,但你不会感到它的生命路程已走完。我后来由莲蓬再创作出许多作品,尤其是”残荷“,赋予观众中国传统书法和禅的意境。没想到我九年后还会在上海举办以花为主题的艺术展。”

  她透露,今年6月,正大集团总裁戴志康找到她,希望王小慧在喜玛拉雅无极场办个花的展览。“虽然我早已不拍花了,也从来不想重复自己,但我还是心动了。因为这个独特的建筑空间,对我这个建筑师出身的艺术家有着特别的吸引力。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我还在欧洲,7月初刚回到上海,我马上就去了喜玛拉雅。那天晚上,无极场没有一个人,我看着工作人员把周边的灯光慢慢关闭,隐隐约约中几十根异形大柱尤如参天大树破土而出,向上生长,我似乎听到大自然的呼吸,听到生命的召唤,这是无极场魔幻般的力量。”

  “我体会到志康先生为何把这个空间命为”无极场“。混沌之初,天地阴阳交汇,滋生天下万物。日本建筑大师用的清水泥之灰,是太空本色,未经雕琢的朴素之美,渗透着原始的神秘莫测。这是一切生命的土壤。我感到这比当初设计的红色更稳重,更大气,更耐看,也更有分量。我想像中的花就是从这样的土壤里生长出来,它来之原始之初,来之生命之源。花是生命化的花,建筑是自然化的建筑。这将是花与建筑的对话,艺术与生命的对话。Reincarnation of Flowers(花的涅槃)——展览主题油然从我心底涌出,这是生命的重生和轮回。”

  而中文,王小慧更喜欢用“花非花”。她告诉本报记者,哲学家周国平(微博)在一篇文章里说:“小慧拍出不是植物学的花,不是园艺学的花,总之不是作为物质对象的花。花非花——这是艺术家的一个发现,与哲学家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殊同而同归”。

  “我与周国平对话集也叫《花非花》。我想告诉我的观众,这些展品既是花,又不是花。是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体会和结论。特别是九年前的观众,我很想知道他们今天会怎么看。能与观众对话,是艺术家最大的荣幸。我把展览的副题定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因为九年前的展览在我心里一直没有画上句号。”九年前展览的装置作品所用的五千支莲蓬王小慧至今仍珍藏着,朋友们去她的工作室,看到一排排枯莲蓬总觉得惊讶,也赞赏不已。她一直酝酿用这些枯莲蓬重新做个作品,并且与她新做的作品构成一个新的装置,让时空在这里凝聚。

  “九年前的莲蓬再次成为视觉中心和视觉符号,呈现出新的形态和新的意义。但我这次用了更多新的视觉元素,比如各种形态的玻璃,各种材质的雕塑,各种光源的灯光,包括中国艺术家很少用的霓虹灯,还有音乐音响,三维影像,行为艺术等各种戏剧性元素。做这个展览准备的时间很紧。而且要做的作品又种类繁多,很多东西我又是从来没有做过。其中辛苦可想而知。但是我希望看我展览的人会喜欢我的展览,会认识到一个不同的我。而且也重新去认识一下我对于生与死的一些观念性的思考。”

  永远在路上

  王小慧这次在上海书展隆重推出的新书有个颇为新鲜的副标题:一个国际自由人的跨界对话。与之相应,书中也涵盖了她与哲学家周国平、著名主持人杨澜、陈鲁豫、叶蓉、美国媒体人南希以及世博建筑师们等各界精英人士的对话录。国际自由人,这也是一个与她的生活姿态相当吻合的标签。

  “”国际自由人“的说法其实最初是一位女作家提出的,她叫于是。她写过一篇文章,用这个标题来描述我。后来我母亲觉得这个词非常适合我。母亲还特别写了一封信,分析我这个人有多少北方人的特点,也有多少南方人的特点,又多少受到德国生活环境的影响,以及我在世界上到处跑来跑去这种状态,给我性格上带来的特征等等,最后她觉得用一个”国际自由人“来描述我是比较合适的。”王小慧告诉《投资者报》。

  另外瑞士著名策展人和评论家瓦尔特凯勒曾经也写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标题叫做“在路上”。他写道:“能设想一下吗?在心理上和现实中给你安全感的家,是在地球上的两个完全不同的地方。也就是说身体和精神总是在行走,总是随时准备出发。这首先是一个精神和心理的挑战。只有那些充满精力,在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中从不迷失自己的人才能经受这样的挑战。在别人眼中那些看起来既时尚又令人羡慕的东西 ——国际性、飞来飞去、两个住所等等,仔细想想其实也并不是像他们看起来那么有价值,因为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的关键词是”不安“、”寻觅“和”运动“。王小慧以她那充满能量的内心来创作,她总是带着一种富有激情的艺术家才具有的热情、力量以及创作欲望在路上不断追寻。”

  “我觉得这位评论家写得蛮正确。一个国际自由人听上去可能很有意思,而实际上的生活总是在不安之间度过的。对很多人来说可能这样的一个生活状态是不可想象的。大部分的人,更多的是女人,她希望的是一种安全感,一种受呵护的感觉,一种稳定,一种让人心安的生活状态。不过对我来说,这种”永远在路上“的生活状态其实是我自己选择的。而且也对我的艺术创作可能是有益的。至少我觉得这样做可能会使我的心境更舒畅,如果让我一直待在一个地方,或者一直只做同样的事情,我就会失去兴趣,就会觉得没意思,自然也不会激发我的创作激情。而艺术创作一定是需要激情的。至于如果一个学艺术的学生,我会觉得她应该多看看这个世界。一个很闭塞的人,很难做一个大艺术家。至少是在我们这样的时代,恐怕不太像古代那样子。我认为,行万里路胜于读万卷书的。特别是对学艺术的学生而言。当然并不是说不要去读书。”

  不喜欢重复自己

  王小慧跨界甚众、见多识广,她并不认为自己深受哪位著名艺术家的影响。“其实对我影响特别大的大家好像并不多。我不是那种特别容易受别人影响的类型的人,更多的是自己在做自己的事情,做了以后,事后有人说你做的东西和某一个画家或者是导演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好事还是不好,我且不评价。但这说明至少我不是特别想受别人影响的那种类型。我的艺术创作大部分都是自己由感而发,不得不去创作,如果不创作,就会觉得自己吃不好、睡不好。所以说艺术对我而言,更是一个本能,一种生活必需,一种生活方式。”

  王小慧告诉《投资者报》,她比较喜欢的艺术家有画坛巨匠康定斯基,还有法国的大建筑师勒柯比易。

  “首先我欣赏他们一生都在不断的否定自己,不断的创造出全新的东西。我不喜欢自己重复自己的艺术家。文学家我比较喜欢像法国的雨果、奥地利的茨威格等等这样的作家。教育家对我来说可能最重要的就是我自己的亦师亦友这样的朋友,德国的摄影家齐格丽特,还有摄影家托马斯?里特格这两个人。如果没有他们,我也不会下决心走上艺术的路。”

  艺术注定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特别是放弃有保证的建筑师的铁饭碗而去做一个自由艺术家。在最初的时候真的不知道下个月的房租是否还能付得起。不过幸运的是,我的房东居然说如果我付不起房租,也可以用作品来顶。当年我还坚持不管自己多拮据,都不去让自己冒出”用作品去换房租“这种想法。现在看看可能有点傻,但是我当时是以此为荣,以此为自豪的。”

  《投资者报》记者 蔡臻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