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国藩第一次出山时,发生过一件与曾国藩所标榜的清廉作风相违的大事:曾国藩名下一笔一万两的巨款,从武汉被运回了湘乡曾家。这件事在湘乡曾氏历史上,可谓是空前绝后的。
那是咸丰六年上半年的事。《曾氏三代家书》中有一封曾国华写给曾国潢的信,日期是咸丰六年三月初一日。信中这样说:“纪泽姻事,家中无钱可用,大兄有钱一万两在李迪翁处,弟嘱其送寄我家。”并且说:“弟不自行着人送归,此中有避嫌之处。”
这封信的发出地点应该是湖北。盖咸丰六年之初,曾国藩被围困于江西,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太平军在江西处处得手,“匪踪几欲蔓延全省”。二月十八日,湘军又在樟树镇大败,南昌门户大开,曾国藩急由南康赴省城以图保卫,湘军被困于南昌和南康两府的狭小地区,困守孤城,与湖南湖北皆文报不通,联系中断,连送家书都不得不用隐语蜡丸,化装潜行,即使如此,送信人还是往往被识破,遭捕杀者达百人以上。
曾家不知曾国藩生死,自然心急如焚,二弟曾国华毅然赴湖北诣胡林翼,要求帅兵往救。年谱说:“公弟国华奉竹亭公之命,赴鄂请援师。”胡林翼派出三千六百名兵勇,“交公弟国华总之,以援江西。”
曾国华此信应该写于出征之前,故信中还说:“但老亲大人因江西警急,恐不免于忧虑,烦老兄善为宽解。江西虽紧,究未有贼逼省垣,各省救援之师,已渐次将集,或亦可以剿平。且此关乎国家大局,亦有一定之数,我家亦无事过于焦急也。弟此次冒昧之行,惟尽心力为之而已。”
曾家兄弟在金钱面前,远没有曾国藩那样意志坚定。当曾国华到了湖北,得知曾国藩在李续宜(李迪庵)处积有万两白银后,毫不犹豫地决定致送回家。借口之一是曾纪泽结婚要用钱。此时距曾纪泽婚事,还有二十天。
李续宜是曾国藩的亲信之一,咸丰六年初他正在罗泽南麾下围攻武昌。曾国华与他一见如故,后来还成了儿女亲家。如果是在平时,曾国华和李续宜肯定要请示曾国藩后再做决定,而请示的结果,十有八九是不能同意。此时恰好曾国藩与湖南湖北文报不通,吉凶不明,曾国华借此机会,擅自做出了这个决定。
直到三月底,胡林翼派出的勇弁怀揣蜡丸书,间道抵南昌,才与曾国藩联系上。而有关曾国华之信的事,胡林翼是四月二十八日行军途中才首次接到曾国藩的回复:“廿八夜接大兄信一件,知大兄身体甚好,癣疾已痊愈,军事亦得手,与文中丞极为和衷,此莫大之喜信。”查曾集书信,可发现这封信也是用隐语写成,称胡林翼为“润之老板”,称彭玉麟水师为“雪琴河里生意”,称江西巡抚为“秋山宝店”等语,可见形势仍然相当紧张。
综合以上原因,我们可以断定,曾国华此举,没有征得曾国藩的同意。
因为曾国藩不要钱之语说得如此之响,所以曾国华此次送钱回家,做得不声不响,而当此之际,曾家确实非常困难。
曾国藩出山领兵后,曾家的生活反而更紧张了。一是以前曾国藩每年还较为稳定地寄回家里一二百两,从军之后此项不增反减。二是曾家前后经历了祖父、祖母、曾母去世,旧时代大户人家办丧事是笔巨大的花费,往往会一下子掏空家底。三是曾国藩回家奔丧不久,在京妻儿家小都回到了湖南老家。曾家几兄弟这些年也纷纷给家族添人进口,曾家人口已经多达二十多人。曾家的体面乡绅生活本来就是苦撑面子,现在又平添了好几口人,生活更加紧张。
曾国藩的老父亲曾麟书因为家中财政紧张,愁苦异常。而老人因理解曾国藩的处境,支持他清廉带兵,绝不开口向曾国藩要钱,只好自己左右支撑。直到咸丰八年曾国藩奔父丧回家乡居期间,才知道家中的窘况,后悔不已。而此际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又要结婚,没有这笔钱,实在难以支持下去。此时曾国藩已带兵三年,积银万两,也非常正常。相信此举一定可以大大缓解曾家的经济状况。
曾国藩得知此事之后,按常理推测,应该在家书中有所态度。不过在今天能见到的家书中并没有发现这方面的内容。一种可能是,有一些曾国藩家书,出于各种考虑,没有保留下来。
张宏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