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高基”十字路口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核高基,龙芯,英特尔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6-08 12:58
“外界对核高基评价如何?”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胡伟武首先发问。
2002年,由中科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通用CPU龙芯问世,而胡伟武正是被称为“龙芯之父”的课题组组长、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
现在的龙芯,已经成为一家独立的芯片研发公司---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其官网说,公司使命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支撑信息产业发展”,依托龙芯,开发自主安全的CPU产品。
胡伟武是这家公司的总裁。
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其中规划了16个重大专项,“核高基”(即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简称)位列第一。
尽管不像大飞机、核电、载人航天等项目那样如雷贯耳,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核高基”究竟是什么,但这个专项却恰恰涉及人们最熟悉的产品:电脑、手机、电视、数码产品、家电,等等。
作为“核高基”产业链上最为核心的部分,龙芯参与了许多相关厂商及产品的研发工作。而胡伟武本人正是当年“核高基”方案、计划的起草人之一。可以说,他全程参与了这个重大专项。
当听闻外界对核高基“不太积极”的评价后,胡伟武沉默了几秒钟,淡然道:“我不这么认为。”
“目前‘核高基’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期。”他说,“‘核高基’的成果要显示出市场效果,还需要一段时间,不能因为目前还没有在市场上显示出明显效果而否定它。”
进入2013年,这个为期14年的规划已用时近半,尚未交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2012年出台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这个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缺乏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大企业,产业整体上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产业创新体系不健全,核心技术缺乏;产业链协同效应尚未充分发挥,亟待建立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支撑体系有待完善,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亟需提升。
因此,业界一直有声音对“核高基”提出质疑,再加上“十一五”期间“核高基”的项目验收工作一再延迟,甚至有媒体在报道中提出“核高基”恐怕不会再有“十二五”了。
这给所有参与“核高基”项目的主体---无论是作为领导小组组长单位的科技部,还是作为牵头组织单位及实施责任主体的工信部,以及所有承担课题的企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此时,“核高基”显然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如果想走得更快更远,势必要调整方向。
在经历前几年的“各自为战、单打独斗”之后,“整合”已成为“核高基”下一个7年的关键词和新方向。
建立中国自己的Wintel体系
当2002年“龙芯一号”出现时,许多人都希望这颗“中国芯”能很快出现在人们所使用的电脑中,与英特尔相抗衡。这个美好的愿望目前还没有实现。
如果当初问胡伟武对“核高基”的期待是什么,他的回答和那时众多踌躇满志的科研人员一样:建立中国自己的像Wintel那样的体系---Windows加上Intel构成了目前个人电脑领域的基本架构,并且垄断了全球的这一领域。
中国要想建立自主的核高基产业,最重要的就是拥有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统,打破Wintel的垄断。
“这话虽然没有说出来或者写出来,但当时多数人心中都是这样想的。”胡伟武说。
如今,当经历了项目初期探索的瓶颈和诸多挫折,而胡伟武的角色也从科研人员向企业经营者转换时,他的心态从天上落到了地上,有了一个更为沉稳的走向。
在今天的胡伟武看来,原来那个良好的愿望实际上是“科技界浮躁心态”的体现,多少有些不切实际。
在龙芯2008年成立公司之后,胡伟武和龙芯150人的研发团队仍然在中科院计算所办公,就像以前一样。
在这个不算太大的办公场所中,从一张张凌乱的桌子上,可以看出研发人员工作的繁重和对日常小节的不修边幅。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这个研发中心贴着诸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标语。
胡伟武办公室门上挂着的牌子是“研究员”,没有任何行政级别,而公司的人也从不叫他“胡总”,都叫“胡老师”。不需要外出的时候,他总是穿着一双黑布鞋。
龙芯的会议室中有一座颇大的毛泽东半身雕像,墙上写着“用毛泽东思想武装龙芯课题组”。有个学生曾告诉胡伟武,这个标语被评为2007年最搞笑的标语。
虽然不被所有人理解,但胡伟武并不在乎,依然故我。
胡伟武当年的同学有不少出国或者去了外企,他却至今还在国内做最艰苦的自主研发。他自己有时也觉得前途未卜,但仍然在坚持。忙的时候就睡在办公室书柜后的那张弹簧床上。
胡伟武写过一本书《龙芯的足迹》,收录的文章包括《自主创新的“枪杆子”》、《龙芯之火,可以燎原》、《龙芯的持久战》、《龙芯的十大关系》等。
他在书中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是目前情况下龙芯产业化的正确战略,实际上,这也是他对中国自主“核高基”产业的看法。
这里面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农村”开始,也就是从对手的薄弱环节入手;二是心怀城市,即最终目标是实现自主可控的信息产业。他认为,对手的薄弱环节,也就是龙芯的“根据地”,例如涉及国家安全的应用、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及先进制造业相关的工业控制领域、行业嵌入式应用等。
实际上,当初以“打破英特尔对高端通用芯片垄断”为目标的龙芯,现在的主业却是行业应用,尤其是军工领域及低端的嵌入式芯片领域,比如电表集总器、数字水表等。
“这部分业务增长很快,也是我们收入的主要来源,我们用这个收入来补贴在高端通用芯片方面的研发。”胡伟武说。
他正在以企业家的商业思维来对冲科学家的技术性思维:一个企业首先要能盈利、生存,才能谈发展,这是唯一的途径。
龙芯已经不再是依靠国家科研经费生存的项目组了,作为一个具有研发基础和盈利能力的企业,融资并不是问题。
“只要我们愿意出让一些股份,可以轻松换来几亿元投资。但是从国家要到几千万元的科研经费难如登天。”胡伟武说。
但他还是希望龙芯依靠自身实力慢慢做大,这样就有能力扩充研发团队,继续投入研发高端通用芯片。这仍然是他的梦想。
超越别人还是超越自己
或许正因为设立了Wintel这个不恰当的对比标的,最初几年里“核高基”一直没能形成一个清晰而坚定的目标。到底是要超越别人还是超越自己?
目前所有针对“核高基”的批评和质疑,很大程度也正是基于这种过高的期望。
“龙芯也受到了不少批评,说你们技术不行啊,那么久了还是拼不过英特尔。以前我听了会不舒服,但现在无所谓了,因为我知道我们已经想清楚要做什么,就是跟合作伙伴一起把现有的产品做到完善。”胡伟武说。
英特尔与微软在30年间不断推动着彼此与合作伙伴的升级,用户也随着不断升级自己的产品,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用户。
但是,胡伟武却认为这种升级并非必要。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实施了阿波罗计划,那么复杂的运算,那么复杂的系统,当时全美国的运算能力加起来也不如现在的一台笔记本,但仍然完成了。再以武器装备为例,俄罗斯的CPU比中国差,但它的装备系统还是做得比我们好。所以,技术并不是决定性因素。重要的是如何把现有的软硬件磨合优化到最好。”胡伟武说。
尽管没有大的突破,但“核高基”在芯片(龙芯、申威等)、操作系统(中标麒麟等)、数据库(人大金仓、达梦等)、软件(金山WPS等)等领域都已有所斩获。
官方对“核高基”成果唯一的公开表态,大概是2012年8月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在出席“中国‘核高基’重大专项科研成果产学研协同创新转化应用高峰论坛”时所说的:“十一五”期间,中国已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研制出一批战略性核心产品,推动了集成电路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多个层面的应用。
并不广为人知的是,从2011年起,这个低调的重大专项已逐渐确立了清晰的目标,即满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安全信息化的基本需求:在党政军办公、事务处理(如工商税务)、实时调度(如电力调度、铁路调度)等领域实现自主信息化。
在胡伟武看来,这个目标务实可行。“必须承认,论先进性,我们现在有差距。但是在一些重要领域我们需要的不是最先进的技术,而是安全可控的技术。我们的自主技术目前已经可以做到基本可用。”
一次系统崩溃的教训
2012年3月底,“核高基”在工信部的一个应用项目上,使用全国产服务器的一个办公系统在上线两小时后崩溃。
这被作为“核高基”的一个反面案例流传于业界。而这种服务器搭载的芯片正是龙芯。
“确有其事。”在本刊记者向胡伟武求证时,他坦言相告。
好在,那并非故事的最终结局。
在系统崩溃后,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当即向当时参与的有关企业要一个问题列表:“不要给我归纳总结,把问题一条条列清楚,然后每周向我汇报一次解决的进程。”
当时列出的清单包括400多个问题,在随后的两三个月内得以解决。
“软硬件的磨合需要一个过程,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再逐步提高性能。这是必经阶段。要知道,微软和英特尔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性能也是几亿用户帮它用出来的。现在有不少地方在试用龙芯服务器,到现在有半年多了,也没听说有什么问题。”胡伟武说。
这一次事故使龙芯建立了一套解决问题的机制。“问题的出现需要大家共同来解决,这一年来我们已经组织了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团队,从CPU到数据库到整机这条产业链被打通了,这非常难得。”
“局部生态体系”初现
对中国的“核高基”来说,现在缺的不是单个产品,而是整合。
“你有没有想过,iPad所使用的CPU性能比英特尔差得多,但它的体验却比PC要好得多,为什么?只要软硬件和系统充分磨合了,性能就能发挥到最好程度。”胡伟武说。
在2011年之前,龙芯一直在单打独斗。“我们做了芯片,却没人做整机,也没人做软件,没有应用的推动,怎么能有机会去提高技术水平?”胡伟武说。
不只是芯片,国产的操作系统与软件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
英特尔与微软,包括今天的苹果、安卓都搭建了这样一个软硬件紧密合作的生态体系。中国却没有。所有人都在一个孤立的环境里关起门来搞研发做产品,拼成整机之后问题迭出。
没有足够多的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去检验,“行”与“不行”都只停留在一组组生硬的实验室数字上。
“中国‘核高基’面临着一个瓶颈,如果没有应用的牵引,技术也许已经无法再提升了。”胡伟武说。
或许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11年下半年起,工信部开始在党政军系统推动“核高基”试点应用。首批共有12家单位参与,包括工信部。
“这个工作的推动很不容易。当时工信部内部国产服务器和系统刚上线时瘫痪了,风言风语很多,他们的压力非常大。”胡伟武说。
仅以龙芯为例,其合作伙伴从2010年前靠计算所和江苏龙梦单打独斗,到现在建立起包括中标软、麒麟、金山、曙光、龙梦、长城、联想、浪潮、同方、顶星、中软等上百家企业(包括几十家军工企业)在内的产业生态。在党政军信息化示范应用的带动下,龙芯基本上打通了包括BIOS、OEM/ODM、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数据库、中间件、JAVA、Flash等在内的龙芯的软硬件技术链。
“这个局部的生态体系的建立是‘核高基’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成果。”胡伟武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关于试点情况,工信部电子司司长丁文武及“核高基”专项实施办公室计划处处长谢学军,均没有同意接受本刊的采访。
整机厂商将成主角
“核高基”面临的另一个重大调整,则是一改“各自为战”的现状,变为“整机带动”模式。
2012年4月6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由工信部规划司正式发布。其中说,“在战略部署上强化应用导向,以重大信息化应用、系统整机为牵引,以重大产品为目标”。
多家参与“核高基”的企业均向《瞭望东方周刊》证实,工信部等主管单位正在着手这项工作,实施的可能性非常大。
“核高基”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在现在的模式中,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领域的各个单位,分别申报课题进行研发。
“这就像我们设计了一个人,我做头,你做胳膊,他做腿,任务都分派下去了,然后大家关起门来自顾自地做,完了之后再拼在一起搞个示范应用。但是这些零件没有内在联系,所以这个人的血脉就打不通。尤其是,这些承担单位还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劳动。”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对本刊记者表示。他目前是“核高基”专家组成员。
据本刊记者了解,“核高基”在“十一五”期间的项目整体验收工作仍未完成。验收分为技术指标和产业指标两个。也就是说,要做出东西,并且要卖出去一定数量。
而许多项目都卡在了产业指标上。也就是说,东西做出来了,但卖不出去。因为采购仍然是一个市场行为。软硬件厂商需要将产品卖给整机厂商,而整机厂商则需要卖给市场。并不是任何一家课题承担单位都可以顺利进入这个流通环节并完成既定的数量指标。
“目前参与‘核高基’的软硬件企业非常多,但是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产品之间磨合不足,兼容性差。这给整机厂商的集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曙光公司”)总裁历军表示。
正因如此,“核高基”在下一个阶段将以“整合”为主线,或变为“整机带动”模式,即由整机企业负责垂直纵向的整合,把操作系统、芯片、整机、数据库等合作伙伴串联起来,组成一个相对稳固的研发体系。
那时,“核高基”成果的呈现方式可能将不再是一堆难以拼凑的碎片,而是每一台由内而外100%中国自主制造的整机,并最终靠市场来检验成败。
“整机企业才是直接面向用户的,最了解市场的需求。然后反馈给芯片、操作系统,做出一个用户喜欢、肯花钱买的产品。这是国际上通用的产业联盟的发展方式。”历军表示。
担任“带动”角色的整机企业可能包括曙光、浪潮集团、长城电脑等。
未来将由整机厂商支配研发经费,围绕自己的整机产品平台来组织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将研发经费分配下去。“谁做不好就出局。”
而作为项目承担方,整机厂商要在期限内做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并在销售上达到验收标准。最终的压力和风险都将在整机厂商身上。
学院派与产业派之争
在“核高基”之前,“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计划已经对IT领域的许多基础研究给予了资金支持。
“863”和“973”项目基本都由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承担。
这种情况在“核高基”专项上发生了改变。众所周知,国家中长期规划的这16个重大专项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以产业化为目的,而不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因此,“核高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企业牵头主导”。
长期以来,中国处于“经济和科技两张皮”的现状。一方面,高科技产业的主要技术都依靠国外;另一方面,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研究的东西大都没转为应用,“鉴定会就是追悼会”,“评奖时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最后成果都没用”。
事实上,“核高基”是建立在“863”、“973”的成果积累基础上的,并试图将这些技术导入到产业里,最终实现产业化,打通产学研链条。
这就改变了以往学院派在IT研发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并且,由于“核高基”牵动了数百亿人民币的投资,利益之争在所难免。
“很多人对‘核高基’的认识就是钱很多,就是放大了的‘863’。比如同样一个项目,把所需的钱乘以10,就可以去‘核高基’那里申请。”胡伟武告诉本刊记者。
产业派与学院派的争执由此而生。
由于“核高基”规定了“企业牵头”,一些科研院所主导的项目如果想成功申报,必须拉一家企业“做帽子”,但实际上,主导者并不是企业,甚至连经费也大部分由前者来支配。
“比如说,可能是这样的形式,一个1亿元的项目申报下来后,给企业2000万元,科研单位自己拿8000万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核高基”评审专家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评审专家们其实都清楚,哪些是真正的企业力量,哪些企业的背后站着一个科研单位。”上述人士说。
而在评审的时候,专家们往往左右为难:你的科研水平很高,另一家企业的水平不如你,项目到底给谁?这会产生很大分歧。
“从核高基的要求来讲,应该给企业。因为钱给了科研院所,花完了也就完了,但是给企业他能卖到市场上去,卖出钱来给国家交税,再继续投入这个产业滚动发展。但是这个行业里院士和专家太多,其中很多人甚至可以直接给国家领导人写信,他们可能会到处说这不公平。所以,‘十一五’期间的‘核高基’项目中,实际上还是学院派占了多数。”上述“核高基”评审专家说。
“在这个专项里,项目的重复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到底有几家单位的发展目标是真正的产业化?”王恩东说。
“一个样机做出来没有问题,但是如果需要100台、1000台甚至更多呢?科研院所不是企业,他根本没钱做的。”胡伟武说。
相比之下,企业则有造血功能和资金实力。参与“核高基”的企业大多自备干粮。在国家的投入之外,企业自己还要配套投入。
“‘核高基’的投入我觉得会根据阶段发展情况进行调整,我们旁边的IBM和甲骨文每年的研发投入是几百亿美元。”在曙光位于中关村软件园的办公室里,历军指着窗户外的两栋楼说。
“龙芯是脱胎于中科院计算机所的,从一个科研单位过渡成为一家企业。我能理解从稳定舒适的科研体制中走出来,到充满风险和竞争的市场中去创业是多么艰难。有很多的科研单位和人员想要项目,但却不愿意做这种转变。”胡伟武说。
“我承认,核高基由一个企业去做是很困难的,因为其资源不够,由一个研究机构去做也是很困难的,因为其机制不好。但是如果两者积极合作不就能解决问题了吗?”历军说。
市场经济下的举国体制
中国的大工程通常采用“举国体制”,当年的原子弹就是最好的例子。今天的核电、大飞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如此。
但“核高基”所在的IT市场已经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市场。不仅有许多已高度融入全球产业链的中国企业,比如联想,更重要的是,已经有在中国扎根的跨国巨头,比如IBM、微软、英特尔、甲骨文等。
如何在高度市场化的条件下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是“核高基”的难题。
“从前造原子弹时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打电话召集人手,现在还能这么干吗?市场经济了,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责任和发展战略,不可能去拉郎配。”胡伟武说。
政府所起的关键作用是引导。资金是一方面,而对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市场前景。
历军说,曙光在“核高基”项目中的整机销量达到了千余台,在12家试点应用单位中,有一半采购了曙光服务器。在这个过程中,曙光和龙芯、金蝶中间件、中标麒麟操作系统、达梦数据库、永中office等软件企业形成了产业链合作关系。
另一个依托“核高基”拓展了市场的是金山WPS。上世纪90年代WPS曾有过非常辉煌的时期,在政府市场占绝对地位,但微软带着Office进入中国后,采取支持盗版战略,将收费的WPS几乎掐死。当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后,微软开始收费。
“WPS以前的状态是,如果做得不好比不过微软,做得好别人就盗版,似乎永远也无法获得商业利益。”金山软件CEO张宏江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张宏江此前是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
在“核高基”的支持下,这一现状开始改变。由于政策鼓励政府机构采购国产软件,金山WPS近几年来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增长很快。张宏江透露,2012年WPS的业绩同比增长60%,在政府采购市场占据62%的市场份额,反超了微软。
“假如没有政策对市场环境的改善,再往里面撒钱也是没用的。”张宏江说。
他强调的另一点是,企业应该审视自己的产品是否有市场化的潜力,是否真正契合“核高基”,不能为了科研经费而盲目申报。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尽管联想这样的中国知名企业对参与“核高基”的积极性还不高,一些跨国企业却已经有所动作。
“它们通过参股国内公司的方式,摇身一变就成自主企业了,再借助国内合作伙伴参与‘核高基’。威盛就是个例子。”一位参与“核高基”的企业高管告诉本刊记者。
跨国企业的介入是因为产生了警惕,他们看到在政府的推动下,一个由中国企业占领的市场正在形成中,这是他们最担忧的。
上述人士说:“跨国企业的参与是一种干扰,因为他们想影响‘核高基’,尽量维护自己建立的生态体系。中国企业必须保证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的控制权在自己手里。”
看上去,政府为参与“核高基”的中国企业制造了一个小小的“丛林”,并给予了他们政策支持。但这个小丛林也有自己优胜劣汰的法则。
“参与‘核高基’的芯片项目曾经有很多,但现在所剩无几。举个例子,目前的国产芯片中只有龙芯能支持Flash,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花了上百万美元。你东西做得不好就没人采购,最后还是无法通过验收。”胡伟武说。
“核高基”的钱不好拿
“核高基”经费虽多(与“863”、“973”相比),却不是那么好拿的。
成功申请项目后,技术指标和产业化指标要通过验收,才能拿到所有的经费。
在“核高基”所涉及的若干课题中,经费拨付的方式分为三种:一是事前拨付全部资金;二是分批拨付,完成了技术指标后给一部分,完成了产业化指标后再将剩下的付清;三是当产品通过全部验收后再拨付经费。
此外,承担项目的企业都需要接受严苛的审计和验收。
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原“核高基”专家组成员陈军宁对《望东方周刊》说:“核高基”的监管是“中国科研计划中最复杂和严格的”,“专家组每半年都要去企业巡视检查,像‘973’只需要一年检查一次。这增加了一大笔管理费用。但‘核高基’一个项目动辄上千万元,肯定要盯得紧、盯得细,要确保资金安全和应用到位。”
“在审计中确实查到了有些违纪现象存在。”陈军宁说,“任务型的项目是不许失败的。如果没有完成,那么承担单位5年之内不得再申请国家重大专项,对于课题负责人,终身不得再次申请重大专项。此外,也将根据实际情况追讨经费。”
胡伟武并不十分认同目前“核高基”的管理和评审体系。
“在财务上卡得非常死。我3年前就得知道这3年来要开什么会、做什么事、采购什么东西,这些都要列入预算,而且要严格执行,否则就不合格。每个季度都要提交进展报告。”
最重要的是,技术上的验收也非常严苛。
“对于学院派来说,他们习惯于制定一个较为宏观的目标,可能就那么几条,而企业做产品则需非常细致、多达几百项的技术规则,非常严格。验收时是按照合同来的,笼统的目标当然容易过,而几百项指标只要有一两项达不到就被毙掉了。”胡伟武解释说。
这也就是“核高基”“十一五”整体验收工作一再推迟的原因。
胡伟武认为,虽然国家的钱要保证安全,但不应把企业的手脚捆绑得太死。“创新和科研不可能一点风险都没有,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空间。”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瑜,特约撰稿李慧、岳家琛|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