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母亲的在家教子记

  在我们家近年来所有的重大家庭决策中,最不容易、也是最有回报的,就是我们不送孩子去学校、自己在家教育孩子的决定。

  在家教育孩子本不是我们最初的打算,而且我一开始是反对的,觉得那只是别人的传奇故事- - -我们在美国有好几个朋友都选择在家教子,还有人把经历写成了书出版。

  但搬到北京郊区的昌平居住后,我们距离北京大部分国际教育资源都太过遥远,当地学校的假期制度与我丈夫所在美国公司的假期又无法重合。所以最终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咬牙自己在家教孩子。

  作出这个决定之后,我们首先必须面对的困难是,如何在一系列教育方法和课程中作出选择。我自己读了不少关于儿童教育的书,越读越吃惊- - -光是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就有N种听起来令人目眩神迷的教育法。于是,我决定抛开书本,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设计“课程”。

  在美国,在家教子是一种常见的选择,“社会配套”设施也比较完善,不少博物馆、动物园甚至公园都有专门为“在家学习”的孩子设计的教育项目。北京当然也有非常多的博物馆、动物园和公园,但类似的儿童教育项目却似乎很少见到。所以,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自力更生。

  首先,我们努力把每一次“观光”都变成一种“教育”。比如,我和另一位在家教子的妈妈一起,带孩子去博物馆,但我们不只是带孩子看展品,而是鼓励他们带上速写本,一边学习,一边素描。

  当然,在中国,教育孩子的最佳素材仍然是认识中国本身。每次我先生出差,我都会带上孩子随行,让他们体验中国更多的城市和风光(不上学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受学校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出发)。我们还和另外一些在家教子的家庭一起,带孩子走出北京,上路旅行。去年夏天,我们一起去了辽宁宜州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 - -在一个曾经的恐龙出没地挖化石,对孩子和大人来说,那都是无与伦比的美好经历。

  在家教子的另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必要的时候引进专业人士。我儿子对于绘画有特别强烈的兴趣和不错的天分。于是我们为他请了专门的绘画老师。对我这个几乎没有文艺细胞的人来说,看到孩子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天分得以充分开发并因此非常快乐,真是非常美好的经历。

  我们也为他请了一位中文老师,每周来一两个晚上教他中文,和他对话。尽管从流利程度上来说,在家学习的他多半比不上去学校上学的孩子,但由于家教的耐心引导,他对中文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

  关于教育,我学到的最重要一点是:关键是要让孩子想学习,有时候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文|韩娟(Jen Ambrose)(美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