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滥”

  威尼斯双年展最近很忙,这个长达半年的、被誉为“艺术界的奥林匹克”的艺展正吸引着数百万游人,而今年,它还“忙着”被批评,在国内许多艺术界人士看来,这个拥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艺术展有点掉档次了。

  原因便是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艺术家扎堆了,这是双年展历史上中国项目和中国艺术家出现最多的一届,参展艺术家有300多人。这300人中,仅有7人是通过中国馆“变位”展览的官方渠道进入,其余的则通过由中国艺术家组成的大大小小近十个平行展进军威尼斯。这十个平行展,占到了威尼斯双年展所有平行展(48个)的五分之一,其中仅策展人王林策划的平行展“未曾出现的声音”就有150名艺术家参加,《对望中意当代艺术作品展》直接打出“湖北艺术家军团”的旗号,也有些艺术家推出了自己的个展平行展,如方力钧与钟飙。

  “就是人多,非常多,中国艺术家比在望京草场地看到的还多。”参加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艺术家王庆松略带调侃地说。在媒体圈、微博上,各种口水战四起,有网友笑称,这简直像观光团要去占领威尼斯,有媒体则将其喻为中国艺术家的一次集体狂欢。其实,随着各个平行展的展览主题陆续敲定及中国馆主题“变位”的正式公布,自今年2月起,围绕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争议从未间断,而争议矛头重点指向平行展。

  叮咚当代艺术工作室项目主管徐子林发微博批评说,国内艺术界对威尼斯双年展的热衷近乎癫狂,艺术家浮躁功利之心也展露无遗,“这几天看下来,可谓群魔乱舞,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徐子林道破了国内艺术界对威尼斯双年展的心态:这里是“神话”开始的地方。“如果艺术家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表现优秀的话,那么他们的艺术生涯很有可能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负责监督本届双年展爱尔兰馆的策展人Anna O’Sullivan说,“你只需要成为双年展上一位能被人们记住的艺术家就可以了。”在许多艺术家看来,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是一种荣耀,事实上,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上的那些当红明星们,大都是先后参加了20世纪90年代几届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家,比如方力钧、王广义、张晓刚、岳敏君等。

  虽说一个国家如此大规模举办展览扎堆展会的现象在威尼斯双年展没有先例,但这未尝不是年轻艺术家向世界展示和推销自己的机会。“在这个系统中,最重要的是交流,世界各地的人都跑过来,这种氛围让人激动,产生兴趣,比网络、广告传播更有效果。”至少对王庆松来说是有效果的,他已经收到了三四个展览的邀请,还有美术馆有意向收藏。

  有媒体将上述蜂拥而至的行为形容为去艺展“摆摊”,其实这些平行展“摊”是威尼斯双年展的主办方近两届才设立,申请和举办平行展是需要非常高的费用的,虽然这为主办方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但无疑会削弱双年展的权威性。

  只不过,双年展的权威性倒是其次,去参展的艺术家以及背后的赞助商们是否想明白了,如此浮躁的行为可能会砸了自己招牌。(文/邱月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