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者的机会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0-01-22 11:32
  江淮轿车虽然与合资品牌的某些车型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从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情况来说,已经是不错了。江淮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有多种因素。

  这首先来源于江淮商务车的市场强势以及多年的造车经验。江淮商用车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品牌优势部分会移植到乘用车上,也包括近年推出的一系列轿车上。

  其次,江淮乘用车的MPV和SUV在市场上也是有一定的知名度,从而对轿车的市场成长起到了助力作用。另外,这些优势不仅仅是对于乘用车、轿车品牌的提升和市场认知有帮助,更重要的是让江谁在制造轿车之前就积累了相当的制造、研发、配套、渠道方面的经验。

  第三,江淮的发展得力于稳定的领导团队,特别是左延安,长期植根于江淮,对于江准的历史、发展以及基本情况了如指掌,不仅仅有深厚的感情,更能够知己,把握方向。同时,团队的稳定带来的是企业发展策略的长期稳定,这尤其不易。

  事实上,江淮做轿车从一开始就选择自主的道路而不是跟外资合作的路,这个多半是被动,少半是主动。因为旺淮决定做轿车的时候,外资品牌几乎都有合资企业在了。另外,江淮散轿车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对于外资合资的吸引力也不大。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自主道路,还是非常正确的。虽然江准之前推出第一款轿车宾悦的时候,市场反响并不好,后来江淮及时推出同悦,转而主打中低端市场,“五万元家轿第一品牌”,在市场上也取得肯定。对于江准这种“后来先上”的成功,从其市场战略上来分析有几个原因。

  首先,从企业营销层面来说,要获得市场的成功,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对于政策和环境的了解;一个是对于竞争对手的了解;一个是对于自己基本情况的了解。第一个是决定可以做什么,第二个是决定应该做什么;第三个是决定能够做什么。

  那么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分析,有两点需要把握:中国汽车市场外资品牌的强势不容置疑,他们有技术,有历史,有品牌,特别是越高端的车型,这种优势就越明显。

  另外一点是,中国汽车企业自己本身,技术上储备不足,品牌穿透力差,但是在技术程度不高、品牌度依赖较弱的中低端市场上,自主品牌就有相对的优势。而这应该是我们首先需要占领的市场。

  如果当初江淮是考虑将宾悦作为主打车型的话,显然不合时宜,在市场定位上一开始就是判断失策。但是,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江淮先从中高端入手,先树立品牌。然后迅速推出和悦这款中低端的产品,再把市场做起。先推出C级车的目的是为了先造声势,然后把精力放到中低端车型上,倒也未为不可。不过,从宾悦开始的情况看,江淮在产品策略上确实是出现了一定的误判。幸好江淮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很快扭转了方向,这个是值得肯定的。

  对于江淮汽车发展的前途应该说是很有信心的,此外,江淮在造轿车上需要改进的问题:品牌亲和力还需要加强。江淮造轿车三年,但仍摆脱不了商用车的思路,其产品中商用车的影子还在,硬邦邦的形象犹存。商用车的品牌的影响仍然在映射着轿车的品牌,江淮总体感觉来说,还是商用车企业的感觉更强烈一些,这对其轿车市场的拓展是有一定影响的。当市场的消费者都会感觉到你是商用车企业的时候,买轿车的消费者就会犹豫,毕竟商用车的标准与乘用车的标准要相差很远。

  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江淮的品牌宣传在力度与方式上有所欠缺所致。要解决这个问题,最主要的是要将乘用车和商用车彻底分开,在完全不同的两个公司去运营,这个是最基础的工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