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太原突围路径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太原
  • 发布时间:2013-08-07 16:44

  资源型城市如何走出制约发展的“魔咒”,作为山西省综改区先行之地的太原市,率先突围需要在哪些地方着力?《小康》记者约访五位重量级专家,就城市定位、城市群发展、都市圈打造以及城市转型发展共同把脉太原转型之路

  “打造一流省会城市,重现往日的辉煌”已成为太原最为渴望的目标。

  资源型城市如何走出制约发展的“魔咒”,不仅是作为山西省综改区先行之地的太原市所要摆脱的困局,我国一百多座资源型城市均面临着摆脱对资源的严重依赖,期待重新获得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动力的客观环境。

  《小康》记者分别采访中国社科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院长傅崇兰教授、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牛凤瑞教授、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张孝德教授、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教授等,邀请他们分别就城市定位、城市群发展、都市圈打造以及城市转型发展提出客观的见解。

  突围:“一流省会城市”的动力从何而来?

  《小康》:在省会城市中,太原似乎在一些评价指标上并不突出,甚至排名非常靠后。近些年他们提出要打造一流省会城市,各位专家怎么看待?

  傅崇兰:从中华民族的城市发展历史上来看,太原不仅是古都,而且还是非常重要的“九边”之一,属于驻防的地方,后来发展成镇,再到城市。太原塞内塞外全是农业区,且塞内塞外相互联系,太原占据枢纽地位。改革开放初期太原并不落后,具有很强的能源优势,为我国的很多城市贡献能源。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现在的太原面临的挑战很多,他们提出这个口号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肖金成:在当前时代环境下,太原打造一流省会城市的目标没错,至于什么是“一流”,其实也没有一个定论或是标准。要是非要给出评价标准的话,首先,城市的发展有一种动力机制,一方面是产业,这也是主要的动力,企业产业的扩大就会推动城市实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是人口的扩大、城市规模扩张,是一个内部向外部迸发的过程。其次,区位有比较优势的话,周边经济比较发达,购买力比较强,服务的范围比较大,周边的需求会带动城市的发展。内部与外部同时扩张,城市的发展趋势才会比较迅速。

  张孝德:如果还拿经济指标来衡量,“转型”的含量就很薄弱。“一流省会城市”是一个定量的概念。庞大的城市往往会凸显其资源吸纳能力,而非辐射带动功能,这不是科学的模式。我认为,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综合改革转型的中心,不是非要打造“一流城市”,因为这种“一流城市”仍然是一种线型竞争,就是用几个简单的数据来比,这不是转型的目标。经济转型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理念模式的转型。这其中就包括了城市管理者的理念先转型,现在需要科学的新型领导者,有系统、有质量、有灵魂地发展下去。

  冯奎:一流的省会城市,离不开都市圈。有了一流的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都市圈,其中的核心城市才可能达到一流水平。以前的观念是:既然省会城市要一流,那就拼命将全省的资源堆积起来,堆到省会。结果省会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没有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有机的联系、周边城市竭力与省会城市竞争,结果就是省会城市成了一个没有活力的孤家寡人,周边城市也没有发展起来。

  牛凤瑞:一个城市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内生动力,外部是一种重要条件,只有内生动力和外部条件能够实现整合,能够实现1+1大于2的效应,才是城市的发展诉求。

  《小康》:通过这次实地调研,我们发现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地缘区位来讲,太原都有些尴尬,因为经济总量不大、且地处盆地地区,又面临拉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任,是否存在“小马拉大车”的难题呢?

  冯奎:我不认为太原的问题出在2300亿的经济总量上面。而是太原市都市圈迟迟没有发展起来,这其中,作为省会城市的太原没有承担起它在太原都市圈中应有的作用。太原市面积小、经济总量小,比如它的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还没有更好地、全面地与周边的晋中、阳泉、吕梁、忻州互动。一部分太原领导还是寄希望于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将太原的人口做多、面积做大。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太原市要想成为一流的省会城市,差距是比较大的。

  肖金成:我刚才说了城市的区位和规模。从这两个方面来讲,太原都没有太大的优势。一方面其周边区域不是很发达,市场容量不大,另一方面其人口也不是很多,购买力不是很强,需要的服务较少。太原在空间上也受到了一定限制,周边有很多山,唯一的方向就是往南到榆次,所以榆次与太原应进一步推进一体化发展。榆次的空间比较大,交通上比较有优势。可以将产业集中在榆次,服务业集中在太原,太原的产业会扩大。太原和榆次都想要以自我为中心向不同方向发展,但只有两者实现一体化,太原城市的质量和规模才会增长。

  张孝德:不要过分迷信城市辐射力。政府要抑制大城市,扶植小城市,用新理念搞城市圈,一定要均衡、共生地发展。政府的着力点应在乡村小城市上,把资源的血液输送到神经的末梢。

  冯奎:地理位置对经济辐射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过度夸大原有地理因素的作用。在许多方面可以进行突破。一要通过综合交通的手段,改进基础设施领域,促进区域交流与合作。促使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方面的顺畅流动。做到了这一点,太原就能把它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原有优势发挥出来,起到辐射带动的作用。二是要看到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城市才可能具备强的辐射能力。太原要在各类生产性服务业上率先布局,如金融服务业、咨询服务业等,而要把工业制造业向外转移。太原如果继续追求工业制造业、原料加工业的大而全,那么它就不会有太大的辐射带动力。

  城市圈:城市功能要全面互补

  《小康》:近期有报道称未来十个国家级的城市群规划中有太原都市圈。这对于太原在未来的发展是不是一种利好?肖老师来自发改委的智囊机构,对于这个规划怎么看?

  肖金成:现在对于“城市群”有点过于神话了,大家认为城市群出来了就一定是好的,没有城市群就一定不好。实际上,城市群是一种形态,是一个自然而然发展的过程,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和经济、地理、人口等多种因素相关。城市规模很大并不意味着城市的数量很多。现在一味去打造城市群并不是很现实。

  《小康》:从历史的纬度来看,就一座城市的演变来讲,自古至今太原的资源就能自足,在之前并没有进行群落式、抱团式发展?

  牛凤瑞:太原东有太行、西有黄河,地理环境决定了太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城市,其物产、资源禀赋也能满足区域的自给自足。

  我国现处于城市化加速时期,特大城市现在规模越来越大,一个城市不可能永远无限制地扩张下去,所以就有了都市圈、都市带的概念。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就涉及到了一个以太原为中心城市的都市圈问题。从都市圈的角度来讲,太原既能继续发挥城市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应,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一个城市的无限扩张或者过度扩张所造成的负效应,比如,人口的过度拥挤、污染、公共安全等等。所以都市圈的发展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既能继续发挥城市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应,又能把“城市病”控制到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是城市圈存在的客观依据。

  山西是一个大省,不可能由一个太原市包办,所以首先要有一个以太原为中心的都市密集区,同时还有分布全省的大中小城市的、整个城市体系的、城市与农村地区的相互协调发展,才有全省的繁荣与发展。

  张孝德:其实我个人是反对“城市群”这个概念的,城市群应该是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不是人为简单地在地图上画圈,这个画出来的城市圈是没有生命力的城市圈,政府的力量应该是区域间地缘优势形成的内生力量。如果没有关联,只用行政的力量画圈,那么就只是画了一个圈而已。

  政府主导的力量越来越强,中小城市之间的发展就会愈加脱节。

  《小康》:如何理解您所说的城市内生动力与政府外部主导的矛盾呢?

  张孝德:城市群之间也是要平衡的,要用矩阵代替“金字塔”式思维来进行发展。

  太原都市圈问题怎么处理,要走出传统都市圈的观念,原有都市圈的概念讲究“中心城市”、“核心城市”对于周边的辐射功能,我认为不应是辐射功能,比如说北京现在的过度扩张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天津、河北的发展。所以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省会城市应该与周边城市形成共同协作的“兄弟关系”,目前一些城市间的“父子关系”是扭曲的。还极容易产生“城市病”。

  总之,不应使用政治资源替代市场资源的配置,应和周围的资源形成一种功能、资源互补,这种平等的合作关系才是有生命力的。

  转型路径:慢战略 快转型

  《小康》:我们刚才更多的谈到了太原外围的发展,那还是回到“小马”这个议题,既然让它拉大车,那么这匹马如何通过升级与转型而长得壮呢?

  傅崇兰:现在北京至太原的高铁开通,可以说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因为近代很多城市都是因为港口、铁路的建成而发展起来的。太原是一个煤炭城市,有一定的社会动力、社会根基以及工业基础,交通的发展也带来很大机遇,可以说太原本身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太原在转型中应注意不要一味地发展绿色能源、高科技能源,要基于对城市自身的分析来做规划。

  太原可以借鉴辽中南城市群、浑南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如“沈抚同城化”,与大同联合,利用国家政策即资源枯竭城市的国家援助,持续、共同发展。还应注重发展新兴产业,如坑口发电、旅游业、高端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张孝德:太原在转型中,还应进一步大力挖掘文化、服务产业的功能,政治中心加上它的文化中心功能,这才是真正的中心。不以GDP总量强弱来衡量城市的发展。太原是一座古城,有很多历史文化的内涵。既要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多样化,城市周边也要保留乡村文明。举例来说,生态文明就像花园一样,有大树,有小草,不是只有大树,这样才有生命力。乡土文化恰恰是城市文化的源泉,随着时间的推移,乡土文化也是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

  从地缘的角度来讲,山西应形成多元、开放的城市发展道路,走不同特色的发展道路。太原拉动不了全省,也不要以太原为中心。以能源基地为核心,变为绿色能源,把煤矿的利用率提高,将文化、旅游等低能耗产业变为山西“经济的升级版”。这个过程当然是前人没有走过的。

  牛凤瑞:太原城有几千年的历史,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应思考怎样在改造的过程中保护历史文化。我认为一些文化遗产不应建设规划,暂时放下,到外部发展。目前法律在对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的问题上也有空白。城市化建设是一个利益结构社会结构,城市本身又是一个个人的行为、外部性更强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规矩、行为规范,城市就不能运转,整体利益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按规划办事”一定要有一个前提,即规划是科学的、正确的,而且由于规划的思想、方法、人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往往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也要在履行科学程序的同时对规划进行一定的修改。

  《小康》: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非常艰难的,太原的突破口在哪里?

  肖金成:山西对于煤炭过度的依赖,就成了“资源诅咒”。你可以看,全世界都没有例外,资源丰富的地方都是欠发达的。这是因为资源比较容易获得,人们不太愿意从其他方面思考。

  过去很多城市发展靠资源,资源受市场的影响,一旦市场情况好,经济就会繁荣、反之经济就会萧条;资源一旦枯竭,城市就会衰落。所以一定要产业化多元化发展,还要和周边区域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大同、临汾、晋城、长治都是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的发展、和区域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形成众星捧月式的模式,分工与互动的关系。

  《小康》:在国外有没有比较好的资源型转型成功案例可以借鉴呢?

  冯奎:重工业城市转型的例子,在国际上非常多。伦敦曾经是著名的工业城市,现在变成了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的城市,服务业比重高达80%。又比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是著名的煤炭、钢铁、化学制造业基地。它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迫转型,现在重新成为具有活力的、宜居宜业的地区。主要经验一是推动产业转型,原先的工矿业地区向文化、旅游、休闲、商贸、软件开发等产业转型。二是在转型中做好社会保障,通过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减少社会震荡。三是要实施以就业为引导的转型战略,支持发展数量众多的小型企业,解决就业压力。

  《小康》:张教授,对于向国外的城市发展借鉴您怎么看待?

  张孝德:太原应进行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转型,自身的主体性很重要,但是应该避免美国、日本城市规划中的所有弊端,现在北京出现的大城市病与美日等国家的大城市病就非常类似了。我们应该在中国的土地上创造新的城市化转型模式。

  我认为中国城市发展应实行“慢战略”,是系统、有质量、有文化的、有灵魂的发展。所以说今天我们在搞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时候,就要把生态文明这种理念延伸到城市中、乡村中、小城镇中。生态文明应是最高的旗帜,也是转型的第一要义,未来的城市一定要按照系统性进行可持续的发展。

  文|《小康》记者 曹伟 实习记者 王婧雅 北京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