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马缘一“笑”,“表哥”却无表

  • 来源:廉政瞭望
  • 关键字:落马,表哥,杨达才
  • 发布时间:2013-10-18 14:30

  ——陕西杨达才案的台前幕后

  2013年8月30日,陕西西安。

  位于二环北路东段的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门前,拉起了警戒线。数名高大的警察立在法院正门,并不时招呼路过的民众不要在门口逗留。大批记者也聚集到西安市中院门前,抢占“有利位置”架设“长枪短炮”。

  这一天,是原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出庭受审的日子。

  一周后的9月5日,杨达才案在西安市中级法院一审宣判。杨达才因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两罪并罚获刑十四年,受贿赃款25万元和504万余元来源不明赃款被依法没收上缴国库。

  在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一名厅级官员受贿25万元的案件,是不足以吸引外界这么多关注目光的。能享受如此“高规格”,皆因他还是“表哥”、“微笑帝”,在网络空间一夜成名,遭到无数网友的人肉搜索。过去的一年多时间,杨达才案总能占据媒体显著版面,从对网络反腐的憧憬,到对“断头新闻”的质疑,甚至一审宣判之后,各种争议依旧未能平息……

  庭审现场 杨达才微笑依旧

  庭审当天,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的杨达才,比一年前清瘦了许多。只是,他那标志性的笑容依旧。“杨的微笑好像是固有的,即使是受审时也能看到脸部的笑意。”一名参加了现场庭审的当地记者对外表示。

  有人因此觉得杨达才很“冤枉”——爹妈生就了那张脸,什么时候都自带三分笑,也难怪他在车祸现场有那种表情。央视评论员白岩松则指出:“表情不是问题,表才是问题。最终将杨达才拉下马的,是他自己的贪腐问题。”

  杨达才在庭审现场供述,2011年5月,陕西一家科技公司法人代表常某在该公司申请安全评价甲级资质过程中,经朋友引荐,认识了杨达才,并在办公室向其行贿5万元。“当时,常某将装有钱的塑料袋放在沙发上,离开时使了一个眼色。”

  出庭作证的常某称,在杨达才帮助下,其公司的安全评价甲级资质申报程序得以加快直至顺利审批。2011年底,为表示谢意,常某再次来到杨达才办公室,将一个装有10万元的单肩包放在杨达才的桌子上。

  2012年上半年,常某第三次来到杨达才办公室,将装有10万元现金的包送给杨达才。在常某第三次送钱时,杨达才也曾推辞了一下:“上次的钱应该拿回去,怎么又来了?”不过,他最终还是收下了这笔钱。据其供述,“这25万元有20万元存入了银行账户,第一笔收受的5万元,因当时调到西安时间不长,用来贴补了家用。”

  在法庭上,杨达才甚至没有向证人常某提问。他在回答辩护人提问时,表示自己主动向检察机关说明了受贿情况。

  除受贿罪外,公诉机关指控杨达才的另一项罪名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公诉机关称,杨达才被查证的家庭存款为1177.68万元,其中,有600余万元能够说明来源,另有504万元无法说明来源,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无法说明来源的504万元,到底是怎么来的?杨达才的回答是:“应该是过年过节下属或者同学送礼,不知其目的。”

  “表哥”往事 大学毕业两年后便成为县委常委

  一年前的8月26日,正是杨达才的仕途被“逆转”的时刻。他在延安交通事故现场,因面含微笑被人拍照上网,继而引发巨大争议。紧接着,有网友指出杨达才有多块名表。“表哥”、“微笑帝”之名由此得来。2012年9月21日,陕西省研究决定:撤销杨达才陕西省第十二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

  照片中的杨达才,双手后背、大腹便便、阔脸背头。不过据与杨达才相识多年的老乡介绍,杨达才年轻时,比现在帅气许多。他是县委大院里的才子,更是一颗引人瞩目的政坛新星。

  杨达才1978年进入延安大学政教系哲学专业学习,四年后回到老家镇坪县,担任县委办公室秘书。“其实早在那时,杨达才就喜欢笑。他这人说话做事总是自带三分笑容。周围的人也很喜欢这个年轻人,觉得他待人热情,很懂礼貌。”杨达才的镇坪老乡介绍说。

  既有科班出身的文凭,待人处事又很懂礼貌,杨达才自然成为重点培养对象。加之当时干部年轻化的大背景,1984年9月,刚从大学毕业两年,年仅27岁的杨达才,便被提拔为县委常委、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大学毕业两年,就担任县委常委,放在现在肯定是不得了的新闻。不过当初大家也没觉得奇怪,只是认定杨达才这小伙子,日后的前途很远大。而且据我所知,杨达才家里没什么背景。”这名老乡说道。

  此后,杨达才开始辗转多地任职。到2000年,杨达才出任安康市委常委、汉滨区委书记,终于迈入厅级干部行列。这十多年间,杨达才当过县长、县委书记、地区工业经济局局长,虽没有当初火箭晋升的速度,但一路也走得很稳。杨的同事曾评价说:“27岁就是副处,哪怕熬也能熬个厅级干部。”

  在安康,杨达才还认识了正在当地挂职市委副书记的谢亚龙,两人在一个班子里共事近两年时间。一名安康市委的干部告诉《廉政瞭望》记者:“两人的关系算不得十分亲密,但他们可谓那一届市委班子里‘最有名’的两人。全国人民都知道。”谢亚龙出事比杨达才早,出名更比杨达才早。谢返京担任中国足球管理中心主任,时常在报纸上抛头露面时,杨达才还曾跟周围的人炫耀:“中国足协的谢主席,是我的老同事。”谢亚龙落马后,杨也在一次饭局中感慨:“老谢还是个想干事的人,可惜了。

  同样是在安康,杨达才遭遇了政治生涯的一次重要挫折。因清收公路建设集资款导致该市汉滨区关庙镇农民尚玉贵服汽油身亡案,负有领导责任的安康市委常委、汉滨区区委书记杨达才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此后,他被调离安康,出任汉中市副市长,没能进入市委常委班子。

  直到两年后,杨达才担任市委常委、副市长。有干部私下评价:“官场是讲究机会的,错过一次机会,以后的机会也就赶不上了。杨达才被耽误掉几年时间,对其仕途影响很大。”

  陕西省安监局一名副处级干部告诉记者,杨达才2011年从汉中市常务副市长调任省安监局局长,很大程度是缘于自己的资历。在全省55岁以下的副厅级干部中,杨达才几乎是资历最老的——他在副厅的位置上待了十一年,排队也该排到他了。

  杨达才对于自身,似乎有着“清醒认识”。据陕西省安监局干部介绍,杨曾多次说过,自己不会再往上走了,就安安心心在安监局,站好最后一班岗。

  可惜,天不遂人愿!

  在安康、汉中以及省安监局,干部们对于杨达才的评价几乎一致,都说他待人客气,没有架子,无论什么场合,总是面带三分笑。对属下很宽厚,不整人。工作能力也较强,到安监局工作不到半年时间,已经能就一些专业问题和专家、部下展开讨论。“但生活中比较喜欢追求享受。那些名表我们不懂,就知道他老是抽高档烟、喝高档酒,而且从不避讳。”

  争议继续 “表哥”岂能无表?

  与杨达才案一起闯入公众视野的,还有另一个词——“断头新闻”。

  去年,新华社发表了题为《莫让舆论热点成为“断头新闻”》的评论,称:新热点的接踵而至,使“旧闻”成功摆脱了媒体和公众的视线,减轻了依法依规处置问责的压力,也就给涉事的单位和个人“暗渡陈仓”提供了天然而又恶劣的掩体。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杨达才案件几乎成为“断头新闻”的代名词。

  所幸此次公开审理,让“断头新闻”的说法不攻自破。陕西省纪委工作人员在接受《廉政瞭望》采访时表示,在事件曝光的第一时间,相关部门就已经介入调查。要把所有犯罪事实厘清,肯定需要时间。

  不过,在杨达才案件宣判之后,一些新的争议又浮出水面。比如,杨达才的诸多名表从何而来,至今存疑,非但庭审上丝毫未提及,一审宣判中,对名表等是否包含在赃款之中,也未作说明。

  在“名表门”曝光之初,面对公众质疑,杨达才曾作回应:自己十多年来确实买过5块表,但是“用合法收入买的”。但这未能平息猜疑,随着被扒出的表数增多,该说法也很难站住脚。去年12月,陕西省纪委曾表示,正在对杨达才购买手表的发票进行核查。可时至今日,对于这些表究竟是否系杨达才“合法收入”所买,相关部门没能给公众一个说法。

  对于杨达才能够“说得清”的家庭收入,外界也提出了质疑:全家人的工资收入190万,那多年来的生活支出是多少?难不成一家人只会挣钱,从不花钱?妻子开餐馆盈利上百万,婚丧嫁娶收礼几十万,这究竟是妻子经营有方,杨达才人缘很好,还是沾了局长大人的光?

  新华网近日发表评论称,“表哥”落马了,但他的问题与表无关。这样的反腐结果,总是让人有些如鲠在喉难以真正舒畅,难怪不少网民发帖表达了不满和不解。而要纾解这些不解和不满,恐怕还需要有关部门正面做出回应,而不是似有难言之隐一样保持沉默,因为这样只会增加人们的质疑。

  记者手记:杨达才不知上哪找关系

  杨达才受审以及被宣判的消息,毫无疑义地吸引了众多目光。应该说,杨达才并不算“老虎”。此案最终成为公共事件,正如守候在庭审现场外的记者们议论的那样:“杨不是被纪委查出,也不是被二奶举报。他是由一个个普通网民揪出来的,是网络反腐的经典战役。”

  西北政法大学侯学华教授分析说,杨达才案的公开宣判,给了网民们信心,表明了中国政府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

  关于网络反腐的特点,陕西省安监局一名干部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杨达才是陕西官场的“老人”了,加之平时人缘不错,身边应该有帮朋友。当事件曝光后,杨达才也找过一些关系,最后却无果而终。“千千万万的网民,你见不着、找不到。想去找关系都不知道门在哪。而且网上声势一下来,一般人是不敢再遮掩的。”

  毋容置疑,“表哥”事件将网络反腐推到一个崭新高度。但是,网络反腐也并非弹无虚发。有的举报出于公心,有的可能出于泄愤,有的则是没搞清基本状况。

  陕西“表哥”事件后,就发生过红十字会“表弟”事件,最后证明只不过一场乌龙。新京报记者李超在雅安地震灾区采访中国红十字会负责人时,随手穿上了一件红十字会工作服,并与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一起吃方便面。该画面传到网络上之后,便有人说红十字会出了个“表弟”,手上的表价值连城。但实际上,李超既非红会工作人员,其手表也是在韩国买的地摊货。

  揭发“表弟”的微博,短短时间就被转发几千条。此后新京报发布的辟谣微博,转发量仅有数百条。

  侯学华表示,网络反腐有优势也有局限,如今更呈现出官方与民间力量互动的局面。如何将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正在拷问中国官民双方的智慧。

  文_本刊记者 龙在宇 发自西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