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衙门”也有大蛀虫

  • 来源:廉政瞭望
  • 关键字:冷衙门,大蛀虫,腐败
  • 发布时间:2013-10-18 14:36

  畜牧、园林、林业等部门,在不少人眼里显得很“弱势”,被称为“冷衙门”。这些所谓的“冷衙门”似乎没什么权力,也没多少资金,更没有工程,自然也就很难产生腐败。然而,猜想不能代表事实,残酷的现实足以让那些想当然的人们警醒:“冷衙门”里照样有腐败。

  “清水衙门”蹦出个女巨贪

  河南栾川县是个山区县,20多年来一直戴着“国贫县”的帽子,养殖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县畜牧局承载着贫困百姓沉甸甸的希望,能干的局长周华文被称为“女强人”。但到了2012年5月,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周华文却被检察机关查处。

  人们大为吃惊,没想到“清水衙门”畜牧局,却养肥了个巨贪,而且她居然头顶4宗罪。2013年7月,涉案金额近400万元,犯私分国有资产罪、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的周华文,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

  随着案件的公开,人们才发现:从表面上看,畜牧局是一个没有什么“油水”的“冷衙门”,实际上却富得流油,每年畜牧局要经手数目巨大的各类专项资金、补贴。

  2006年到2011年,周华文将通过虚开发票从财政上套取的动物防疫专项资金、动物医院上缴目标任务款、房租收入以及虚开虚报发票套取的国家资金等款项共计366万多元存入“小金库”中。周华文一方面“慷慨”地以发放奖金、福利的方式,将“小金库”中的90多万元私分给单位职工,以稳定人心,另一方面她以“公”的名义个人花费33万元。

  作为畜牧局的一把手,周华文拥有项目资金审批权,这为她受贿打开了方便之门,她曾一次索贿40万元。

  潜藏在“冷衙门”里的贪官周华文尽管大肆贪污受贿,但却没有因此暴露,她的案发显得很偶然,始于其挪用下属种牛场的200万元公款被职工举报。检察机关顺藤摸瓜,周华文的其它不法事实,才渐次浮出水面。

  被忽略的“非主流”

  一直以来,像畜牧局、林业局、园林绿化这样的政府部门被人们视为“冷衙门”,将其纳入“非主流”领域,觉得其不能与财政、交通、建设等那样的“热衙门”相提并论,平起平坐。然而,这些“冷衙门”不断曝出的贪腐案例足以颠覆人们的旧观念。

  原广西防城港市园林管理处主任赵莉萍,在承建市政绿化种植工程及采购盆花苗木过程中,指使副主任何民、唐小雅以及会计邓达丽,虚开发票套取公款。其中,赵莉萍贪污170万元,何民贪污58.9万元,唐小雅与邓达丽共同贪污50万元。赵莉萍在对外采购苗木时,共收受苗木供应商的好处费3.8万元,还侵占园林管理处控股公司资金41万元。2012年5月,赵莉萍因犯贪污罪、受贿罪、职务侵占罪,被法院判决执行有期徒刑13年,其余3人分别领刑5至7年不等。

  把时间前移至2007年,江西省吉安就在“冷衙门”系统里查出了一系列腐败案件。其下属峡江县原林业局局长郭建明,在编制转换、人事变动、松林采脂发包等工作中,受贿20.3万元,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5年。与此同时,吉安市有关办案机关举一反三,发现当地林业系统腐败案并非个案,且腐败涉及领域宽泛,包括松林采脂、工程建设、林木采伐经营、林木运输检测等多个环节。随后,吉安市下属的另3个县林业局长的受贿案被揭开盖子。吉安市当年共查办的林业系统贪污贿赂案件达22件,31人牵涉其中。

  “冷衙门”中的贪官不断出现,就连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残联这样“冷”中之“冷”的部门也不能幸免。河南省焦作市爱卫委原副主任王占甫,利用购买灭鼠药之机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达30余万元;湖北省残联原会计潘骏,在残疾人身上打主意,挪用公款达200余万元……以至于有人惊呼:“冷衙门”里也有大蛀虫!

  其实,以前的“冷衙门”因为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形势的变化,已经不那么“冷”了,而是悄悄地变“热”了,只不过一般人还是按照老眼光看问题,忽视了后来发生的变化。而所谓的“热”,不外乎这些行业和部门的资金投入增多,工程量变大,求他们的人自然就多了,门前也就显得热闹喧嚣。比如,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再加之一些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大树进城、名木进城,搞“形象园林工程”“政绩园林工程”,使园林绿化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行业;随着国家财政对林业、畜牧养殖业以及民生领域资金扶持力度的加大,林业、畜牧管理等部门掌握着大量补贴资金的审核发放大权,不再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反腐无“冷门”

  类似周华文案不断曝光后,社会反响强烈,“冷衙门”逐渐走向公众视野,促使人们关注“冷衙门”内的腐败诱因。

  “腐败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扩张性,不管是热点领域还是‘冷衙门’,只要存在权力与金钱交换的可能,就容易滋生腐败。”西安交通大学廉政研究所副所长李景平教授认为。

  沂南县人民检察院在查处该县畜牧局长徐中专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案的过程中发现,畜牧局虽属政府职能部门,但其下属兽医站遍布全县16个乡镇,所从事的工作带有一定程度的垄断色彩,一般人很难介入,其行业自身也缺乏市场竞争,涉嫌经济犯罪的空间极大。检疫费收取多少,全凭徐中专“一句话的事儿”。正如历史学家约翰·阿克顿指出的那样,“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徐中专正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审批、审核权,在争取畜牧养殖项目资金、畜禽产品检疫费收取、畜禽防疫、饲料监管、单位人事调整等方面为个人牟取私利、多次收受贿赂,最终被判有期徒刑10年10个月。

  而所有公权力部门,无论“热衙门”还是“冷衙门”,其头头脑脑们都或多或少掌握着资源、资金的审核、审批权以及部下的升迁、调动权。这就意味着,他们都有腐败的可能性。政治学家孟德斯鸠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定理”。

  郑州大学法学博士王世宇认为,类似畜牧局这样的“冷衙门”还有很多,正因为这些部门的“冷”,往往会被忽视。有的“冷衙门”不光“低调”地埋头腐败,还经常叫苦来博得同情,人们往往把它当作“弱势群体”。因此,上级会像父母爱孩子那样疼爱更弱小更困难的孩子,时常会对这样的“冷衙门”多给些关照,政策倾斜多给资金。而监督机关也往往认为“冷衙门”没钱,是“穷孩子”,不会出大问题,从而忽视对他们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其实,只要监管乏力,即便看起来很“穷”的公权力单位,也有适宜腐败滋生的环境,也会产生腐败,养出大蛀虫。所以,反腐败不能厚此薄彼,而应对公权力一视同仁,不分“冷”“热”。

  文_连中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