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奥委会的“清廉先生”谢幕

  • 来源:廉政瞭望
  • 关键字:罗格,清廉先生,奥林匹克
  • 发布时间:2013-10-18 14:48

  9月10日,国际奥委会第八任主席雅克·罗格退休了,但是“退而不休”。自2001年上任以来,他在这个位子上刚刚待了12年。这一次,他把重任传递给了德国人托马斯·巴赫。今后,罗格将以奥委会荣誉主席的身份继续参加各类活动,出现在奥林匹克的舞台上。

  退休之前,罗格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揭晓2020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当东京胜选后,他甚至开了个玩笑:“我希望,东京奥运会能够给退休人士多多提供方便。”

  重拳反腐12年

  2001年,当罗格从前任萨马兰奇手中接过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重任时,这个世界最大的体育运动组织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盐湖城冬奥会贿选丑闻。这件事可是说让国际奥委会声誉一落千丈。

  如果说萨马兰奇对奥运会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将奥运会商业化,挽救了深陷财政危机的国际奥委会,那罗格在其任期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重拳出击,治理奥运会商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病,通过加强对申办城市宣传活动的监管,增加国际奥委会工作的透明度,打击腐败、赌球、赌拳等。

  罗格也因此被誉为“清廉先生”,媒体认为,他打破了国际奥委会具有高人一等优越感且曾经受到玷污的形象。在任期内举行奥运会时,他选择花尽可能多的时间待在运动员村。舆论称,罗格运用的恰当管理方式,与其前任萨马兰奇大相径庭。罗格追求的是一种分权的管理方法。

  2009年,罗格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会期间向媒体保证,在这届全会上,绝不会出现经济丑闻:“这几年来,我们已经在(反腐)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此前,我们曾经出现过盐湖城冬奥会贿选丑闻,拳击赛中也常出现赌拳的恶性事件。我们一直在和各个体育协会,比如国际足联、欧洲足联和国际网联进行合作,甚至还专门成立了相关的委员会,避免腐败等丑闻再度发生。我确信,这一届全会上绝对不会有经济丑闻的发生。”

  2010年广州亚运期间,罗格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则表示:腐败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行为。近年来国际奥委会在打击腐败方面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我们有一个强大的道德委员会。国际奥委会是个完全透明的组织,我们的账目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外界也一清二楚。我认为,这一点对于打击体育腐败来讲非常重要。

  不过,国际奥委会和国际足联、国际篮联这种“权势组织”的暗战从未停止过。萨马兰奇在上世纪80年代,才从前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那里争取到“让职业球员参加奥运会”的资格,而双方的暗战延续到21世纪,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和罗格之间的暗战再度升级。

  奥运会的男足比赛和世界杯足球赛相比,在关注度上可谓天壤之别,因为奥运男足的参赛队员年龄,都被限制在了23岁以下,这些尚未成名的年轻队员很难让球迷提起精神。

  很早以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就提出,希望国际足联放手:“其他项目都是最顶尖的球员,我就看看国际足联妥协与否”,但布拉特的太极明显打得更高明,他竟然同意废止限龄令,不过他的提案绵里藏针:没参加过世界杯的球员,都有奥运参赛资格,这一方案显然对奥运男足比赛帮助不大,这也反映了国际足联与国际奥委会之间的斗法。

  足球号称世界第一运动,国际足联垄断着最多的资源,而世界杯是他们的一个聚宝盆,2006年南非世界杯近49亿美元的盈利,国际足联从中抽走75%,国际足联自然不想让其他比赛动摇世界杯的地位。对此,罗格也强硬地表示,如果布拉特不松口,那么奥运男足比赛球队将由16支减少到12支,不过很显然,这正是国际足联想要看到的。

  奥运“瘦身”为节约

  在打击腐败的同时,罗格也致力于奥运会的“瘦身”,解决奥运会商业化所带来的成本过高、规模过大的问题。

  2002年国际奥委会在墨西哥城举行的全会上决定将夏季奥运会的项目控制在28个大项和301个小项,参赛队员限制在15000人。会议还决定将对28个奥运项目进行信任投票,只有获得一半委员支持的项目才可留在奥运会中,而新项目想进入奥运会则必须得到超过三分之二的委员的支持。

  罗格曾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赞叹过北京奥运会的“无与伦比”,然而,他也同时提醒,北京奥运会模式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无法在全球推广的。国际奥委会支持申办城市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申奥方案,不赞成简单攀比和不加节制办赛的计划。

  不过,考虑到现有很多项目的生存严重依赖于奥运会,被裁减出局等于宣布该项目的消亡,但同时奥运会需要与时俱进,通过接纳新项目以保持吸引力。这让不少国际奥委会委员感到犯难,在他们看来,罗格严格控制28个项目的做法过于死板。

  有委员就曾提出,可以在保证运动员人数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新项目。但是罗格指出,增加新项目就意味着举办城市将另外建设新的赛场,增加了经济负担,即使是建设临时赛场,成本也比较高。

  罗格在职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对兴奋剂问题重拳出击、推动《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增加国际奥委会工作的透明度。

  除了治疗奥运会商业化所带来的弊病,罗格的另一大为世人所称道的功绩就是创办了青奥会,把奥林匹克精神传递给下一代。2010年,国际奥委会在新加坡创办了首届青年奥运会,2012年又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举办了首届青年冬季奥运会,南京在明年举办第二届青奥会。

  阿根廷著名电视台TN频道体育部主任胡利安这样评价道:“在我看来,罗格最大的贡献就是让奥运会真正走向了世界。他创办了青奥会,大力推动冬奥会,致力于让更多的国家走进奥林匹克大家庭。他使奥运会不再只是简单的几个国家之间争夺几枚奖牌,而成为了真正的全世界共有的体育盛事。”

  奥委会主席的挑战

  雅克·罗格1942年5月2日出生于比利时的根特。拥有体育医学博士学位,曾任根特医院整形外科部主任,并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任体育医学讲师。运动员时期的他曾参加1968年、1972年和1976年三界奥运会,获得1次帆船世界冠军、2次世界亚军和16次比利时冠军。

  结束运动员生涯后,1989年至1992年三年间,罗格任比利时奥林匹克和联邦间委员会主席。次年,担任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委员,由此开始了国际奥委会经历。

  众所周知,在体育的王国里,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地位,如同王国的国王一般尊贵。在过去的33年中,无论是萨马兰奇还是罗格当选,都极少受到挑战。

  不过,与此同时,外科医生出身的罗格从来都不讳言,这是一个危机的时代。虽然国际奥委会用自己的努力,就像总部所在国家瑞士一样游弋于危机之上,但是,他对于自己所掌舵的奥运事业的影响力的局限还是感到无奈和遗憾。

  据《体坛周报》报道,在2008年,罗格曾经期待奥运会能够对于俄罗斯的边境冲突带来改善,不过很快他就指出,不要期待奥委会完成联合国所无法完成的使命。至于经济危机,他有同样的感触,那就是奥运会虽然有带动经济的力量,但是,不能指望奥运会能够给奥运主办国带来奇迹。

  有评论指出,这样的看法,并不代表罗格的悲观。正好相反,从运动员到医生,再到奥委会的掌门人,罗格的一生都是积极、热情和成功的。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加,热情更多地被经验和智慧所替代。

  罗格不止一次指出,体育必须秉承客观的精神,他的外科医生的职业正好打好了基础。好多时候患者并不会告诉你问题在哪,需要你自己去观察和发现,这需要一个过程。而一旦你做出了自己的诊断,就需要征得患者的同意,比如是否手术。这样的诊断和决断,几乎是和奥委会一样的工作!

  当被问到在他12年任期中印象最深刻的事件时,罗格说,菲尔普斯在奥运会上获得创历史的金牌数以及博尔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破百米世界纪录令他最难忘。而罗格对中国体育的寄托,则是“今后更需要在本土之外证明自己”。

  文_暮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