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与人文完美结合

  • 来源:廉政瞭望
  • 关键字:景观,完美结合,地质学
  • 发布时间:2013-10-18 15:06

  兴文石海,纵跨地质沧桑五亿年,融“亚洲最大石海”、“地球特大天坑”、“世界最雄伟的卧虎形岩石景观”、“中国空间规模最大溶洞”于一体,四绝共生,品位独特,这里的石海天坑是美国阿里西波大漏斗的三倍,是四川省内首家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评定的世界地质公园,被国际地质学家誉为“兴文式”喀斯特地貌王国!

  景区总面积156平方公里,核心游览区14平方公里,共有大小溶洞183个。地表有溶沟、石芽、石林等景观;最长的洞穴天泉洞,洞道总长10.5千米,总面积14.8万平方米,总体积270万立方米;小岩湾天坑长径650米,短径490米,深208米,坑口巨石上有胡耀邦同志的亲笔题词:“天下奇观”;卧虎岭上的卧虎是天然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景观,长约2公里,高约300余米,气势恢宏,在虎景观中属世界第一大虎,堪称“虎王”,其绝妙之处在于虎肚即洞、洞身即虎。

  兴文石海是一幅拥有灵性的石灰岩、蕴涵丰富而独特的地质遗迹、独特的僰人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苗族文化的自然山水画卷。如此灵动的石海,会令你心动!

  同时,地质公园内保留着僰人的遗物遗迹悬棺等。宜宾居民,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僰人。如果不是明朝末年的那一场惨烈的战争,今天的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可能会多一个民族僰族(或称都掌族)。

  “僰人”之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恃君览》:“氐羌呼唐,离水(今金沙江)之西,僰人野人……多无君。”由此可知,距今24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已有僰人聚居在宜宾。400多年前,在经历了明朝万历年间的“叙南平蛮”战争之后,这个民族突然消失,成为一个历史之谜。

  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僰人的葬式采用悬棺葬,即把棺木置于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棺木用整木剜凿而成,不施漆,质地异常坚硬。僰人悬棺主要集中在珙县麻塘坝和苏麻湾两地,现已发现悬棺遗址四十一处,计有悬棺二百八十八具。但在刀耕火种的年代,悬棺如何置于悬崖之上,众说纷纭。有说凿岩为路,放棺后又毁掉路;有说先以土填埋崖壁,然后再去土;有说崖顶放绳索;有说搭厢架。究竟如何,仍不得其解。

  今天,僰族,只有高挂在岩壁上的数百具悬棺作为记忆,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可为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