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谁主沉浮

  美系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在中国市场影响力最大,约占45%份额,其次是欧洲品牌。新西兰则占据我国乳制品原料进口大额市场

  2013年10月24日,日本明治乳业宣布旗下“珍爱系列”奶粉暂时退出中国市场。

  正在广东进行市场调研的普天盛道企业策划公司总经理雷永军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从调研情况来看,洋奶粉的市场占有率恐怕比预期的还要高。”

  之后,雷永军准备继续开拔去江苏、浙江、上海。上述三地,也是日本明治乳业在华深耕的主要区域。

  市场调研感觉“热”,明治退出显得“冷”,表象之下,真相如何?

  明治“暂退”也是一种明智

  2007年,明治乳业在中国成立贸易公司,开始向中国出口原装奶粉。

  明治的进展很顺利。根据日本官方统计,2008年以明治为主的日系奶粉在华市场占有率达7%。2009年,日本对华奶粉出口量比2007年增长了近5倍。当时,中国国产奶粉合计也仅占30%左右。

  2010年以前,明治奶粉在中国区的年销售额最高时曾经达到4亿元。

  但是,明治奶粉的好日子在2010年暂时告一段落。尤其是近年来,明治乳业市场发展不利,问题缠身。

  2001年8月起,因日本出现亚洲首例疯牛病,中国停止从日本进口畜产品。2010年4月初日本口蹄疫蔓延后,奶粉出口一直未能恢复理想状态。

  明治奶粉转而采用澳大利亚奶源,但运营成本加大。2010年8月,明治乳业召回23万件奶酪,原因是这批奶酪原料中部分混有金属片。

  福岛地震也给以明治为代表的日本奶粉品牌带来重创。尤其是2011年12月,日本本土奶粉中检出微量放射性铯,销售量大幅下滑,情势雪上加霜。

  欧美品牌奶粉迅速填补了这个缺口。

  在中国乳业市场上,日本品牌寥寥无几,除了明治这些年勉力坚持之外,森永等其他日系品牌在中国已难觅踪迹,整个日系奶粉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足2%。

  明治奶粉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的销售相对活跃,在山东青岛等地则有一些网络代购的明治奶粉,除此之外在中国大多数城市,明治奶粉并没有进入消费主流。这一次宣布暂退中国市场,在南昌甚至都没人“睬”。

  与多美滋、美赞臣和惠氏相比,明治奶粉的市场投入显然太少。在白热化竞争的中国奶粉行业,奶粉要销售出去,除了广告、促销等投入,还有层层加码的渠道费用,合计要吃掉利润的一半。

  有广州经销商称,明治从2012年就开始显露出退意,逐步收缩了市场营销费用,“更要命的是,有时候要货还要不到。”

  而且,时下正值中国奶粉行业新政,对进口奶粉监管趋严。明治奶粉在中国市场的处境势必更加严峻。

  那些认为明治奶粉退出意味着行业将迎来剧烈洗牌的说法,可能言过其实。更真实的可能是,明治奶粉退出的市场份额会迅速被蚕食。

  正如雷永军所言:“做得这么差的奶粉品牌如果不退出,也显得中国国内奶粉企业太没水准了吧?”

  欧美品牌成江湖大佬

  据AC尼尔森的数据,2012年国内市场销售量前三位分别为美赞臣、多美滋和惠氏,其市场份额分别为12.3%、11.7%和11.0%。

  而目前的中国奶粉新政,从政策到官方态度,都明显扶持国产奶粉龙头企业,政府明确提出鼓励行业兼并收购,希望2年内10大国产奶粉品牌的市场份额提升至70%。

  2013年6月,蒙牛百亿收购雅士利,揭开了奶粉行业大洗牌的序幕。

  两年前,那些试图向政府进言“奶粉专卖”,要将孕婴童渠道踢出奶粉行业的企业,也开始慢慢依赖这个渠道。

  正是孕婴童渠道的快速发展,迎合且助长了OEM奶粉、来料加工的盛行,让2008年以前中国区区几十个的奶粉品牌变成了今天的几百个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产奶粉企业有100多家,进口品牌则多达四五百个。

  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三,但奶产量仅占四分之一。

  2000年前后,乳品净进口量连年增长。1991?1995年,平均年进口乳及乳制品6万吨,2000年进口乳及乳制品21.9万吨。到2000年,中国有外商独资及中外合资经营乳品企业45家,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约占行业总产值的36.4%。

  目前,美系奶粉品牌在中国市场影响力最大,销量约占中国外资奶粉市场总量的45%,代表品牌有惠氏、美赞臣、雅培等。

  雀巢在中国市场扎根多年,原料奶也基本实现国内供给,在中高端奶粉市场有着高达27%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最活跃的外资奶粉品牌,是一个更像国产的外资品牌。

  欧洲品牌中仅次于雀巢的品牌就属达能集团的多美滋了,但它却陷入各种负面猜测之中。再加上持续多年的“达娃之争”,也使该品牌积累了较多负面因素。

  在中国市场上,澳大利亚奶粉品牌整体优势并不突出。澳大利亚的强项更多表现为优质原料奶粉供应产地。

  亚洲奶粉品牌以日本和韩国品牌为代表,但并没有太有说服力的市场存在,处境尴尬。日系奶粉的主要特点是普遍没有高糖高盐的问题存在。

  当然,中国市场上还有一些假洋奶粉,除了曾广受非议的施恩之外,还有很多假冒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奶粉品牌。

  2008年后外企卷土重来

  外资乳制品企业在中国市场一直都是进进退退,明治奶粉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严格来说,目前外资乳制品企业的强势存在,只是近几十年来第二次蜂拥而入。

  第一次抢占中国的结局是纷纷败退。

  80年代末以来,法国达能,瑞士雀巢,美国卡夫、多美滋、美赞臣、惠氏,荷兰菲仕兰,意大利帕玛拉特,以及日本明治、森永,英国联合利华等国际乳业跨国公司先后登陆中国,合资、独资或者只开展进口贸易,实现在华市场的存在。

  试水十余年后,这一波投资者最后大多沉寂或者退出。法国达能、意大利帕玛拉特、美国卡夫、英国联合利华等都曾承认在华经营失败。

  但是,他们从未真正离开,而是在等待更好的机会。

  “三鹿奶粉事件”之前,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和法国的婴儿配方奶粉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当时中国奶粉市场尚未被激活。

  那时,国内乳制品企业已经预料到外企挑战的到来。

  2007年在第三届中国营养产业高层论坛上,时任蒙牛高管的杨文俊表示:“表面上看中国本土品牌现在似乎还占据着一定优势,但日趋成熟的中国乳业市场必将再度受到国外乳品巨头的冲击。”

  但是,在液态奶市场广告战、价格战、概念战、奶源战中打得你死我活的国内乳制品企业,对此无暇顾及。

  2008年前后,中国迎来了一个生育高峰,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巨大空间被打开。

  中国顺利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其中高档婴儿奶粉市场销量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与此同时,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中国消费者处于国内乳制品信任低潮。中国乳业大整顿,迫使一大批中小企业出局,外资奶粉品牌开始全线发力,欧美品牌包机运输奶粉投放中国市场。明治奶粉也是在那时前后进入。

  美赞臣、多美滋、雅培、惠氏等企业则分享了中国过去五年来的绝大部分增长成果,高端市场几乎全部被它们瓜分,整体占比在80%左右。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外资奶粉来源主要是美国、欧洲、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东亚。在婴幼儿奶粉购买排名前六的奶粉品牌中,只有贝因美和伊利是国产品牌。

  如今,有明确迹象表明,外资乳制品企业对液态奶市场也表现出较之前更大的兴趣。

  “三鹿奶粉事件”后遗症

  三鹿模式一度是国内乳业标杆之一,在以液态奶为主的国内一线企业中颇为独特,奶粉销售额连续10年位居全国之首。

  如若没有发生质量失控问题,或许外资奶粉不至于占据如此大的份额。但历史不容假设,即便按照假设再来一遍,结局未必最优。

  三鹿倒下之后,原三鹿集团的合作伙伴新西兰恒天然乳业摇身一变,成为中国奶粉原料市场宠儿,其出口中国的乳制品在2008年之后增长了5倍。

  “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伊利等企业的奶粉乘机也抢占部分空缺市场,近几年奶粉业务快速扩张,但依然不具有奶粉市场主导权。

  2008年之前,伊利就开始发力奶粉业务。时任伊利集团执行总裁的张剑秋就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对媒体表示:“开始尝到了奶粉业务的甜头。”蒙牛的奶粉业务占比一直很少,蒙牛公司高管就曾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奶粉业务占我们营业收入的不到1%。”2013年6月,蒙牛宣布收购雅士利,被行业认为是决心扩大奶粉市场占有率。

  三鹿崩塌的市场后遗症至今已明确显现。比如,中国父母正在承受全球最贵的奶粉。一罐成本50元左右的婴幼儿奶粉,到消费者手中价格可能就翻了四五倍、甚至上十倍。

  7月份,雷永军在与一家跨国制药公司中国区高管见面时,对方也在疑问:奶粉这么贵,中国人怎么了?

  雷永军解释说:“一是我们的消费者不信任中国企业;二是中国显贵富裕阶层购买力太旺盛,1000元也会有人买;三是这个行业失控了,没有引导。”

  东方艾格农用咨询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经过多轮涨价潮,部分外资品牌奶粉价格上涨50%左右。

  “洋奶粉”惯用的提价理由,无非是“成本上涨”和“升级配方”。但是,在中国进口关税下调、欧美等国原奶价格也不断下降时,国内洋奶粉价格依旧上涨。虽然中国政府针对洋奶粉的反垄断调查,查处了一批恶意涨价的企业。但是价格依然高企。

  有观点认为,集体涨价背后,说明洋奶粉拥有了越来越强的市场定价权,洋奶粉在收获信用溢价。

  但是,消费者发现洋奶粉也经常不靠谱。比如在最近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新西兰恒天然原料奶粉出现质量安全风波,全球惊变。

  中国妈妈们感到迷茫:中国奶粉有三聚氰胺不能喝,日本奶粉核辐射不能喝,美国、欧盟奶粉也不断检出问题,现在连号称无污染的新西兰奶粉也不能喝。那还有什么奶粉能喝?

  奶源,核心还是奶源

  “奶源,一切的根源在于奶源。”中国乳制品行业资深人士、中国乳品行业协会原理事长王怀宝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经历中国乳业数十年发展的王怀宝,以前在接受采访时都会分享很多方面的观点,但是如今强调最多的都是奶源,其次是强调进一步培养人们的乳制品消费习惯。

  无论是外资企业的退出或进入,还是国内企业的兴起沉浮,背后的原因皆源于奶源。

  三鹿奶粉的一本内刊中曾这样写道:中国本土乳品企业之争虽然看上去精彩,但竞争大多停留在策略和战术层面上。中国乳品企业的过分竞争暴露了中国乳品行业潜在的危机。

  不巧的是这句话在三鹿自己身上被应验了。拥有几十年奶源建设根基的原三鹿集团,甚至比现在很多乳制品企业的根基更为牢固,依然被快速行进的市场车轮碾碎在了半路上。

  在最近的一个乳制品行业投资会议上,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奶源建设也抱持更大兴趣,乳制品“全产业链”成为会议的主题。

  包括新西兰恒天然乳业在内的在华外资乳制品企业,近年来都曾表示有意在华加强奶源建设。恒天然预计在2020年之前,在中国拥有约33个农场,奶牛数达10万头左右。

  大约十年前就有业内人士认为,迄今没有一家外资乳制品品牌在中国取得规模性成功,原因在于缺少高品质、安全的奶源。在中国能否保证奶源品质,成为国外乳制品企业在华战略成败的关键。

  在过去20余年高速发展的中国乳制品市场上,无论是国外企业还是国内企业都心知肚明,它们的侥幸成功都是建立在弱奶源基础上的。

  乳业专家、西南民族大学畜牧系教研室主任魏荣禄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曾表示:“这么多年来,奶源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相对乳制品的产量来看,乳制品企业的自有奶源比例比前几年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

  日本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进行了奶牛养殖的集约化,并提高奶牛单产水平。表面看来,奶牛牧场减少,但平均存栏数增加,奶牛单产奶量增加。欧美则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这个转型过程。

  美国农业部2012年2月13日发布奶业的长期预测表明,在未来10年里,美国奶牛存栏量到2021年将下降至894万头,但是牧场将向专业化过渡,奶牛单产在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下,将继续提升。

  中国普通消费者可能并不一定明白,养牛是一项高技术含量的工作。但中国的乳制品企业是非常清楚的,只是之前缺乏投入和实际行动。

  据测算,我国乳制品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目前约30%,发达国家则达到了70%~80%。推动乳制品行业加快转型,科技的作用不容小视。

  2013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工信部等9部门表示,2013年支持资金由5亿元增加到10亿元,加强对家庭牧场和奶农合作社的扶持,继续支持规模牧场建设。

  在新一波奶业新政之下,中国孩子能不能吃到安全健康的牛奶?中国妈妈能不能避免“奶粉焦虑”?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武|北京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