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一个问题是:“你最喜欢的中文词或句是什么?”有人回答:“‘慢走’--- 因为发音好听,意思也漂亮。”另有一人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接上期:日本有108个普通人,共同写出了一本关于中国的畅销书---《108位日本人:即使这样,也要住在中国的理由》)
我们发起编辑这本书的时候,产生的第一个问题是:能否找到愿意出版的有实力的出版社?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出版,会卖得好吗?
之所以有这样的顾虑,是因为现在日本出版界公认“好卖”的中国著作多半是“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我们的书与之观点差距非常大。
于是,除了尽力把内容写好之外,我们还下了很多功夫提升视觉品质,摄影工作请了7名专业摄影师来完成。为了让书更有可读性,我们还设计了9个关于中国的专题问答(Q&A)。
比如,其中一个问题是:“到中国生活以后,你最意外的发现是什么?”有作者回答:“以前听说中国人个人主义色彩很浓,只重视自己和家人,但来了以后发现,和一些中国人成了很长时间的朋友,他们还几乎把我当成了家庭的一员。”
还有一个问题是:“你最喜欢的中文词或句是什么?”有人回答:“‘慢走’---因为发音好听,意思也漂亮。”还有人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另有一人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被问及喜欢的中餐时,有人回答“四川香肠”(我也完全同意!),还有人说“东北酸菜”、“生煎包”。
如此有趣而丰富的答案,可以帮助日本读者看见一个更加五颜六色的中国。
在这本书里,很多作者谈到2012年9月因钓鱼岛争端中日关系恶化时的心理历程---当然有不适和尴尬,但不少人同时提到也有很多理性的中国人并不赞成暴力行为,以及收到中国朋友关心的短信。
另有作者写的是如何跟中国人的“误解”打交道的经历。我自己就讲了一个跟北京出租车司机激烈交锋的故事。
2013年3月在北京,我上了一辆出租车,很有礼貌地跟司机打招呼,司机师傅却突然对我说:“小日本!”我心里感到很不舒服,差点马上下车。但我没有走,而是选择质问他,为什么对陌生的我会有这样的偏见。司机对我的反应很惊讶,他赶快解释说,他觉得日本是个小国家,但没有恶意。最后,他笑着承诺,以后再也不这样称呼日本人了。
我这样写道:“这位师傅也许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日本人自己”---就像他误解我一样,在日本也同样存在对中国人的各种误解。“很多时候虽然并不了解对方具体怎么想,却都自以为已经完全理解对方,在下了一个离谱的断定的同时,停止了自己的思考。剩下的只有批评、刺激对方,最后产生仇恨”---这是不是最近一段时间中日之间互相产生恶感的心理原因之一?
作为生活在中国的日本人,我真心希望日本人和中国人都能除去硬邦邦的概念化的面具,更多地看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用活生生的、柔软的方式去理解对方。而这本书在日本的畅销证明,日本读者也非常渴望了解一个真实的、生动的、多面的中国。
文 | 斋藤淳子(日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