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爸爸》21世纪顽主的意外煽情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夫妻档,儿子
  • 发布时间:2013-12-04 14:40

  朋友间聊天时总会遇到很多无话可说的尴尬时刻,每当此时,一些热门影视剧便成为救命稻草,顺理成章变身为双方谈资。这段时间,没有什么比《小爸爸》更容易充当这样的角色了。

  该剧的话题从戏里延伸到戏外——红得发紫的夫妻档,当红男星的导演处女作,这些轻易登上媒体头版的新闻轰炸足够让人忽略剧情本身所产生的话题。现在来看,该剧要想像《奋斗》《蜗居》那样成为社会热门话题,已经基本不可能。松松垮垮的剧本,没有生活质感的对白,并不具备深厚群众基础的父子对手戏——等你从第一集看到三十多集,才发现这个故事居然是一个由于一夜情安全措施不当而引发的孽债,导致心胸狭隘的高富帅为了报复吊丝大费周折设计的人情陷阱。于是,你很可能会慨叹:一些国产剧的剧情往往就像三流房地产开发商在松软的沙地上兴建的住宅,非但经不起推敲,反而有让人“三观”崩溃的危险。

  当然,这还得是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下,挑剔的观众和文章“脑残粉”们尽可能地忽视:蓝翔技校精英如何在丝毫不懂英语的情况下去美国做交换生;80年代军人家庭为何不顾党的计划生育政策坚持生二胎;齐大胜(刘欢饰)在老家的父母不来看身染重病的儿子;一场普通的夺子官司如何能获得巨大的网络支持,并惊动驻美领事馆。

  即便我们可以容忍这些BUG般的剧情,那么,该剧前后风格的脱节又该如何解释?我们在享受了前半部二十多集玩世不恭的恶作剧般的喜剧后,却要在后半段十多集里忍受虐心虐肺的煽情苦情:齐大胜的绝症、于果(文章饰)在美国打黑工、遭遇黑社会。灰色情绪在后半部大量堆积导致大结局的皆大欢喜都无法轻松起来,何况直到最后一集在病床上躺了全程的于果的姐姐于实并没有落入俗套的“苏醒过来”。为了不让观众感到万分沮丧,于是《小爸爸》开始怀疑人生,文章决定用冯小刚式的顽主精神去演绎,并导演了该剧。

  随处可见的调侃和自我讽刺,就连自毁形象的“结巴”也很有范伟的神韵。和王朔、冯小刚的文艺顽主不同,于果作为新一代帝都顽主,癖性还在,文艺全无。当年葛优、谢园、张国立在《顽主》里逮到个女青年就能把话题往弗洛伊德上引,如今于果只会催促齐大胜婚前试婚要试“全套”。失去了顽主精神和自觉性的叛逆,于果为代表的21世纪顽主只能算是一个有良知的市井小民,一如其在《奋斗》中的成名角色“向南”,沉醉于精打细算的柴米油盐。

  我们不能苛求文章和滕华涛太多,影视剧只是长在时代之上的枝丫,时代变迁滋长出的本来就不该是同一种滋味的果实。上世纪90年代初喊出“我是流氓,我怕谁”的顽主如今一把年纪,要么是既得利益者要么是彻头彻尾的落魄户,而新一代的顽主则直接省略了来自乌托邦的幻想,他们的力比多已经被现实中各种物质压力所消耗,财富上的捉襟见肘和社会地位难以提拔让他们精神气质逐渐朝吊丝靠拢。他们只能仰仗逞一时之快来发泄对现实的无奈,一如于果的混不吝精神胜利法。从某种角度来看,文章的从业经历就是吊丝顽主的心路历程,《小爸爸》是其的用心佳作,也是21世纪初新顽主状态的写照。

  文/刘一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