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减肥王》:“真”的真人秀引领荧屏新风向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减肥,节目
  • 发布时间:2013-12-04 15:31

  入秋,十余档歌唱真人秀渐退潮,荧屏迎来类型化真人秀爆发。

  9月15日,由央视财经频道和光线传媒联手打造的大型励志减肥真人秀《超级减肥王》登陆CCTV-2晚间黄金时段。14位草根选手因梦想而集结,但这次的梦想沉甸甸——不是炫歌、比舞、拼厨艺,争当SUPERSTAR,而是为了挑战自我极限,实现健康的瘦身梦想。

  《超级减肥王》的原版节目“The Biggest Loser”自2004年推出以来,风靡全球,被全球肥胖人士奉为减肥圣经,同时,节目传递的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正能量也鼓舞着陷入困境中的人们。迄今为止,该模式已制作了25个国际版本,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生了轰动效应,其中,美国版已录制了15季。

  《超级减肥王》的播出不仅标志着“The Biggest Loser”节目模式正式来到中国,让满眼载歌载舞的真人秀荧屏终于有了新的拓展,其操作之难也刷新了国内真人秀的纪录。

  “不能作假”的真人秀

  经历3个多月的面试、体检、筛选、再面试、再体检,7月初,14位终极选手来到了三亚,他们将在那里进行110天的魔鬼训练。

  采访当天,三亚狂风暴雨,光线传媒综艺事业部总裁、《超级减肥王》制片人苏铭在电话那头的声音时断时续,但就算是这样,选手们也不能随意打乱训练计划。因为减重是选手最大愿望,也是节目效果最直观的诉求。“减下体重对节目来说是个硬指标,这不像很多其他类型的节目,做不得假。”苏铭说。

  光线传媒副总裁李德来不止一遍强调节目的基本定位是“唯一不能作假的真人秀”。为什么?“歌唱得不好可以后期修,故事可以编,但我们的选手每周都要称重,减得少的人要面临残酷的淘汰。如果体重减不下来,这个节目就不存在。”。

  基于此,《超级减肥王》有着真人秀史上最残酷的赛制。

  第一季节目共十期,每期节目由开头的小游戏、训练、大型挑战、称重、淘汰等环节构成。每一期,选手都要接受不同的训练,迎接不同的挑战,训练强度一次比一次大,挑战项目一次比一次难。而上面所说的小游戏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小”,比如第一期节目是“沙滩拉箱子”。选手要拉着行李箱在沙滩上行走500米,行李箱里装的是重达60斤的大铁块。画面中,在让人纠结的沙滩上,体重三四百斤的选手艰难跋涉,有的人甚至连箱子都抬不起来,更不要说负重前行。这个游戏还只是更大挑战之前的热身。按照到达终点的先后次序,选手享有自主选择队友的权利。前几期节目的大型户外挑战都是团体赛,赢的团队的可以直接晋级,输的一队则要淘汰一名队友。这些户外活动每一次都是极限挑战,比如在40摄氏度高温下进行水下搬运、比如四人拉大巴、比如泥浆捞重物。淘汰环节依然残酷,输的一队需要投票将一名如自己般不想离开的队友淘汰出局,场面遗憾而感人。

  首期节目中,一名400多斤重的胖子减重多达19斤。李德来表示,经过四期的录制,14位选手的肚子已经明显下去了一大圈,“大部分选手减重达四五十斤。”

  励志的真人秀

  从《是真的吗》到《开学第一课》,从《梦想星搭档》到《超级减肥王》,光线传媒联手央视打造的节目有一个明显的取向,即娱乐和实用价值并重,节目功能走向复合化。

  除了减重之外,《超级减肥王》的主要意义是精神层面的。“不是喊口号、伪励志,而是要付出百倍的血和泪的真实励志。”苏铭说。

  世卫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有3.25亿肥胖群体。肥胖人士普遍面临生活、工作、感情上的困难,进而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

  来自上海的葛玉萍今年28岁,她家境优越、性格温柔,但因为肥胖,相亲屡屡受挫;19岁的美丽女孩及伟佳因为肥胖,男友离她而去;401斤的26岁男孩因为肥胖找不到工作,一直靠父母照顾生活;2010年中国达人秀季军蔡岫勍,因为肥胖,曾错过仅有的演出机会,职业生涯眼看着走到终点,蔡岫勍说:“我要改变,我希望我可以再次离我的梦想很近”;葛玉萍说:“我希望早点结婚,不要让爸爸妈妈那么难堪”;那位26岁的大男孩则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份工作,照顾父母……

  这是一个关于14个Loser逆袭的故事,故事真实,不做作,更不是造假造出来的。他们比任何其他节目的选手有更强烈的诉求和愿望,尽管减肥的目的不一样,但都是对人生产生过困惑。

  没有接触选手之前,央视财经频道副总监郑蔚怎么也想不到肥胖能把一个人的精神和意志摧残得那么严重,有个男选手甚至不敢一个人睡觉!郑蔚说,除了减重这个诉求外,这档节目最大的心愿就是“真实记录14个人的减重历程。让他们的人生因为这段励志的经历从此走上正轨,同时完成性格的改变和意志的提升”。

  郑蔚表示,初期,大家会觉得这是一个减肥的节目,但慢慢会发现这其实是人和自己抗争的节目,减肥只是一种表现方式,因此,对普通人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超级减肥王》不仅向全国肥胖人群展示科学减肥方法,还穿插健康养生知识,唤起全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李德来希望通过节目引发全民对健康的关注,这个关注不是选手减了多少体重,拿了多少奖金,而是让大家觉得肥胖是健康的第一杀手。“肥胖是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使不肥胖,大家也面临生活方式健康与否的问题。”

  因此,《超级减肥王》第一季的定位是挑战自我,成就英雄。

  李德来说,大部分人发胖的原因是控制力差,不注意饮食、不运动、作息又不规律,而如果每个人能够战胜自己,他就是英雄。“表面上看是个减肥节目,实际上它能够触动所有人,让观众找到情感共鸣。大家会想,400斤的人都能减成200斤,那我生活中遇到那点挫折算什么?我也要管住自己、挑战自己!”

  科学的真人秀

  为确保减肥健康、科学、有成效,节目组聘请专业人士为选手量身制定严密的训练和饮食计划。他们将隔绝网络、手机、电视等一切通讯设备,远离家人和朋友,进行全封闭式训练。早上六点半必须起床,之后开始一天的训练并持续到晚上熄灯。每个房间里晚上都会有摄像头监控选手起居。

  除导演组,节目组还重金配备了亚洲最专业的减重保障团队,包括教练、医疗专家、营养专家、心理专家、康复专家、选手管理员等六大体系。

  每一次极限训练,两位明星教练全程陪同;每一餐饭都由专业营养师搭配摄入的分量和配比,所有食材新鲜选购并精确到毫克;每天晚上,选手睡觉都要带着呼吸机接受心脏和身体指标监测;每周,选手都要接受301医院专业医生的体检;每天,24小时随队医护专家提供24小时训练陪护;每天晚上九点半准时睡觉,训练时何时喝水、喝多少,有专人负责管理。每一期节目,还有一位明星亲临录制现场,用最真实的体育行动为选手加油。

  节目也不会放弃被淘汰的选手。他们会在家继续训练,节目组会给他们办健身卡,医疗专家、营养专家每天还会坚持指导,负责选手的工作人员也要每天跟他们沟通。总决赛时,这些淘汰的选手将全员回归,通过称重,竞争“家庭减肥王”的称号。

  李德来说,这个节目模式“买得值”,因为它的“体系非常完备,考虑到了方方面面,很人性化,不是说淘汰就不管你了”。同时,节目已经在全球经过无数次播出,验证了不依靠药物或者其他外物,只是健康饮食加训练,仍然可以达到瘦身效果,推广了科学的减肥理念。

  难度最大的真人秀

  《超级减肥王》早已风靡世界,但这档真人秀在2012年底才被真正引进中国,步伐迟缓。“引进,首先得问能不能做得了,成不成功还是另一回事。”李德来表示,这档节目的制作难度非常大,刷新了国内真人秀制作的难度纪录,而且“投入也是最大的”。

  由于节目尚未拍完,李德来没法说出一个准确的投入,但他连用了三个“超预算”表达投入之大:“从开始动工到现在,比原来的计划超预算、超预算、超预算。”

  医疗、营养、康复、训练等庞大的保障体系需要成本,因为普通舱坐不下,14位“重量级”选手从北京到三亚坐的是头等舱,由于按照国际模式标准在做,又是在户外,无线话筒等设备需要从国外购买,选手在移动过程中还需要有庞大的团队专门跟着收声,大型竞技项目的道具可能需要去外地专门定制或购买,健身器材一个顶一辆轿车,摄像机最高用到40台,全部单机录制,片比堪比“好声音”,在三亚搭建了录制棚、后期机房……

  李德来随后加了一句,但这些都是必须要花的,一分不能少,“这个节目不光对我们是大挑战,对所有中国做电视的人来说挑战都是最大的。”

  常规节目中,通常只需要考虑流程,但《超级减肥王》除了制作之外,还要建立起一个科学、安全的六大外围保障体系并关心选手的状况——每天的身体怎样、减重多少、吃得如何、心理状况如何……每一天,选手都要称重,结果只有节目组核心的人员才会知道,每一天都要针对选手体重和状态召集专家研究方案。“这也是这么长时间,国内没人敢做这档节目的原因。”李德来说。

  这同样是郑蔚经历的最难的一个节目。“这100多天的管理是最难的。包括在节目前方,管理团队和制作团队的协调非常难。教练说了,必须9点半准时睡觉,制作团队说还有两个采访没做……天天跟我‘告状’……而且训练和安排挑战项目时既不能损害选手的健康,又要选手挑战极限,尺度的把握难度非常大。”

  《超级减肥王》将训练场地和录制地点一并选择在了风景秀丽的海南三亚国信泷沐湾,这里环境优良,户外拍摄的镜头呈现非常好看,与此同时,强烈的紫外线让每天在户外奔忙的节目组工作人员一个个晒成了“黑炭”。

  驻三亚的团队将近200人,而且,110天的训练和拍摄不能打折扣。“这节目不是说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是要根据选手的逻辑走。他要四个月才能减下来,我们就要录制四个月,是周期最长的,其他综艺节目一周就可以录四期,这个完全调节不了,只能按部就班。”李德来说。正是央视强大的资源协调能力和光线传媒完备的工业化体系,造就了这档史上难度最大的真人秀。

  真正的“真人秀”

  为适应中国观众的收视习惯和现实操作条件,《超级减肥王》进行了一系列本土化改造。国外版本中有一个环节是“美食诱惑”,选手吃了东西有奖励,同时还会有惩罚,在价值观方面不太适合中国,因此,《超级减肥王》取消了这一环节。此外,国外版的淘汰环节主要反映人性的钩心斗角——“你最想把谁踢出去”,中国版运用了逆向思维,即“你更想把这个机会留给谁”来诠释淘汰理念。

  郑蔚认为,《超级减肥王》这类社会性真人秀更符合中国观众的收视期待,“他们更喜欢的是如何在人的生存发展过程中挑战极限,应对自己的人生困境,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好的状态。中国观众也喜欢看电视剧,喜欢人的故事。这些都是《超级减肥王》所具备的。”

  无论是初期的《老大哥》《幸存者》,还是后期的《美国偶像》《X-Factor》,真人秀的特色始终是围绕“人”来做文章。《老大哥》《幸存者》将人放在一个残酷的环境中面对博弈,优胜者赢取奖金,有着浓重的游戏博彩性质。《美国偶像》《X-Factor》等节目模式则侧重人某一方面的才能,由此而起的选秀竞技真人秀一时风光无二。

  但唱歌、跳水避免不了“秀”的成分,有些节目甚至“秀”多于“真”,李德来认为这些节目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属于娱乐秀,“而《超级减肥王》是为了完成选手真实的诉求和强烈的愿望,是真正意义上的真人秀,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真人秀节目在类型上有了一个大突破。”

  苏铭表示,以人的变化为主要内容的真人秀,这是第一个。所以“我们对这档节目的期望不仅是‘好节目’,更期望能让中国的电视人和观众觉得真人秀是个好东西。它很难制作,但我们照样能做好”。希望让所有做电视的人觉得“现在中国真的可以做真人秀了”。

  “限唱令”之后,第四季度荧屏类型化真人秀爆发,《爸爸,我们去哪儿》《两天一夜》《赢在中国碧水蓝天间》等旅行、商业真人秀齐上阵。“新政策逼迫着所有的电视人拓宽眼界,找到新的节目类型,而《超级减肥王》是早就定下来的,具有电视风向的指向作用。”李德来说。

  这个指向作用还体现在价值功能的引导上。李德来认为电视节目需要从表面娱乐向真正的功能化娱乐转型,把节目做到观众心坎上,真正地传递诚意。“选手强烈的愿望激发了我们制作者更大的诚意,非常愿意帮助他们减下来。大家都在挑战自我极限。”郑蔚则呼吁,当前的电视镜头不应只对着明星一味娱乐,而应“更多地面向普通人。”

  在国外,减肥节目有着成熟而良好的产业链开发前景,不过,目前《超级减肥王》对此还没有过多考虑,当前最重要的是“把节目做好,然后一切水到渠成”。

  文/赵国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