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一半火焰一半海水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4K,摄影机
  • 发布时间:2013-12-04 16:26

  2014年,电视整机厂商推出的42寸以上、中高端的产品中,至少20%左右的产品会配备4K功能,4K在大尺寸终端上将有很大增长无论是8月末北京的BIRTV展览,还是9月初德国的柏林国际消费类电子展(IFA),4K产品都是当仁不让的吸睛焦点。9月13日世界杯FIFA官方宣布,将与索尼合作以4K规格录制2014年巴西世界杯赛事,更是将4K推到风口浪尖。

  4K的完整表达是4K分辨率,4096×2160的超高清分辨率可提供880多万像素,相当于1080p分辨率的四倍还多。

  对于4K,产业链上各方的态度值得玩味。终端电视厂商,在去年末今年初开始打出4K牌,及至目前热情更是高涨,新产品不断涌现。中端的制作系统公司也紧随其后。但关键一环——电视台却持观望态度,按兵不动。

  设备商的机遇与挑战

  目前的4K摄影机都是国外品牌,SONY、佳能、RED ONE,Blackmagic Design公司都有自己的4K摄影机,国内厂商目前尚未推出4K摄影机。

  在节目制作端,相关产品的制造商是当下所有生产4K产品的厂商中态度最积极的。大洋推出4K超高清后期制作系统,包含D3-Edit 4K非编软件、4K采集卡、4K解码加速卡与监看环境等一系列软硬件设备,提供从采集、转码、剪辑、特技制作、监看到输出全流程的4K原生支持。据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光电产品部产品经理聂涛介绍,该系统目前可以支持RED ONE摄影机的解码,对SONY摄影机的支持正在进行中,将很快实现。另外两家的摄影机之所以尚不能支持,是因为他们的产品刚刚推出,还没开放解码器。大洋很看好4K的发展,坚信良好的视觉效果会突破价格壁垒,观众终会像拥抱高清一样拥抱4K。

  对于最先打出4K概念的终端厂商来说,超高清随着大屏化一起发展。电视越做越大,消费者和厂商自然追求更高的分辨率。以前的客厅,32寸、42寸电视是常态,现在慢慢演变成50寸以上。以前的清晰度渐渐满足不了动态画面的要求,需要超高清才能满足50寸以上大屏播放,尤其是动画片和球赛,4K的播放效果更有优势。

  面板研究机构群智咨询研究总监李亚琴向《综艺》介绍,今年以来,LED4K的价格下降,未来,4K电视会有爆发性增长。从面板来说,当前,4K只比高清高20%-30%,差别很小,而这个差距,年初还是1.7倍。今年,4K面板价格跳水,不再高不可攀,越来越多的终端厂商开始感兴趣。李亚琴预测,2014年,整机厂商推出的42寸以上、中高端的产品中,至少20%左右的产品会配备4K功能,4K在大尺寸终端上将有很大增长。“但现在整机厂商也很迷茫,对4K并不是很坚持,因为互联网企业的介入,现在他们又都去追逐互联网电视了。”

  电视台“冷眼旁观”

  很多人对4K发展的担忧集中在片源上,担心因片源缺乏而停滞不前。

  作为内容制作商的电视台的态度很微妙。北京电视台制作部技术导演、工程师周宝伟介绍,对电视台来说,高清还没有完全普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电视台首先“要把高清走完”。

  “做一个节目需要七八轨,甚至10轨以上,现在的4K剪辑产品只有1轨,太低级了。”目前的4K产业链中,前端做得比较好,但后端还是“只能剪一轨”的水平,“这是不匹配的,拍摄出的4K画面剪不动”。周宝伟表示,现在的电视节目追求大片效果,如《中国好声音》录制一场节目动用29台摄像机,大量的素材不可能靠一轨剪辑完成。“目前推出的4K剪辑软件,只是‘可以剪’的程度,但能剪成什么样,剪得多好不敢保证。”

  实际操作问题多,但电视台依然对4K保持关注。“技术研发要领先于正在运行的平台,走在市场前沿。”北京电视台有专门做3D和4K技术研究的部门,研究如何以更新的技术保证内容更好地传播。周宝伟一直在研究4K内容,拍、剪都有尝试。“离电视台实用还有距离,技术再好再新也要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4K技术在现阶段并不适用实际工作。”

  虽然距离实用尚远,但周宝伟提醒,电视人一定要关注4K,它有可能是下一个技术通路,如果现在不关注,下个技术环节可能就无法跟进。

  两个难题

  很多人担心4K重蹈3D覆辙。3D和高清的研发同时开跑,高清已经普及,3D却陷入尴尬。

  在李亚琴看来,3D电视的问题在于裸眼技术不成熟,推出的产品都需要佩戴眼镜,观众的视觉体验不舒服。而4K电视不需要借助另外的设备,“只要4K电视产品本身的性能出众,价格合适,推广起来就没什么障碍。”

  但4K技术有另外的烦恼。“不管是42寸、55寸,还是60寸,在家庭电视上,4K和2K的区别一般观众分辨不出来,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周宝伟介绍,影院的大屏幕上,一只手就有五米宽,4K技术有用武之地。而电视的4K呈现效果与2K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但成本却会上升一大截。北京卫视从2009年开始普及高清电视,到现在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周宝伟说,高清普及的速度快是因为观众有明显的视觉变化。在他看来,4K要普及,还需要走一段长路,“除非有别的终端出来,比如投影之类的更大屏幕。”

  这跟电视主要观众的属性有关,目前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年龄偏大,更看重内容,而非清晰度。高清可以满足他们的视觉需求,不需要超高清。当下的另一个热点互联网电视,有的片源清晰度连720P都达不到,但推广得比4K快,也是基于同样原因。

  另一难题是传输,目前的网络支持不了4K节目传输,大洋正在研发HEVC(高效率解码格式)。今年7月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达了项目开发意向,由总局下属的研究院和央视、大洋一起研发HEVC,这是4K在国际和国内的一个主流解码方式,它可以保证视觉效果不打折,传输速度提升一半以上。

  就在4K方兴未艾之际,8K的脚步已越走越近。日本索尼公司于日前宣布,该公司正在研发支持8K电视规格的设备,以保证2020年东京奥运会能够以这种超高清的视频规格播出。据悉,8K分辨率其清晰度将是目前普通HD规格的16倍。对于8K电视,人们担心的不只是片源稀少,房子要足够大才能容纳相应的巨型电视,甚至于还要考虑10年后收看方式是否已经完全向互联网转移的问题。

  文/南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