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一北 中兴网信打造智慧“双子星”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罗英群,中兴网信
  • 发布时间:2013-12-17 13:20

  

  目前,全国已有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以上城市,总计约300多个城市在建或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十二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资总规模将超过万亿元。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吸引了IT业的国际巨头和国内有实力的厂商纷纷投身其中。

  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国内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中兴通讯早在2009年就将ICT产品线改组成了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兴网信)。中兴网信作为中兴通讯投资控股的软件企业,专注于国内外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项目已经遍及国内、国际近十多个省市和国家,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衡阳和秦皇岛项目。这一南一北两个城市,堪称中兴网信智慧城市样板工程的“双子星”。

  罗英群是中兴副总裁,负责全国的智慧城市运营,主导了衡阳和秦皇岛智慧城市项目规划、实施,对于创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服务和拉动区域经济,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衡阳模式“拷贝”到秦皇岛

  罗英群在接受《计算机世界》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中兴网信在衡阳,承担了建设城市云、教育云、医疗云、社区云、金融云、科技云、商旅云、企业云八朵“云”的主要任务,公司正在建立的全省首家由企业建设、政府租赁的全球共享服务中心将成为未来“数字衡阳”的中枢平台。中兴网信的全球共享服务中心预计将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包括研发办公楼和数据控制中心,已在今年建成使用,二期和三期的办公和研发楼建设正在推进。罗英群预计,全球共享服务中心将引入5000多名研发人员落户衡阳,累计纳税总额预计将超10亿元。

  而今,中兴网信把城市云服务的模式拷贝到了秦皇岛。

  罗英群表示,秦皇岛“智慧城市”是在建立智慧城市云平台的基础上,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施建设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和智慧旅游等四大基础应用。

  从中兴网信提供的时间表中,可以看到秦皇岛项目扎实的建设步伐:2012年11月,中兴网信秦皇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13年1月,秦皇岛智慧城市一期建设方案通过专家论证;2013年5月,秦皇岛智慧城市全面启动项目实施。一期建设中“智慧旅游”项目的“爱游秦皇岛网”及“智慧医疗”项目的“秦皇岛市健康信息网”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2014年5月一期工程项目将会进入验收环节。

  破解缺资金缺整合难题

  在罗英群看来,缺少建设资金和缺少整合,是令城市管理者头疼的两大难题。唯有创新商务模式和管理思路,采用先进的IT技术方能破解。

  罗英群给出了智慧城市的三个评价标准:共享、智能、民生。他详细解释说,共享就是要实现城市管理、教育服务、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医疗服务、应急指挥、旅游服务、政务服务等城市数据和信息渠道的互联互通;智能就是要建设智慧城市云平台,实现统一规划、问题总结、统计分析、统一呈现、协同指挥、事件通知、风险预警;民生是指通过智慧城市云平台,采集、整合、分析,协助城市管理,发布实时数据,贴心民生服务。

  作为国内智慧城市领军企业,罗英群介绍说,为了促进整个产业成熟、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兴网信先后与工信部、住建部、清华、北大进行产学研合作,与中科院、IBM、德勤、NCS等企业和机构进行产业合作,并且主导了智慧城市规范编制,承担了智慧城市标准制定者的角色。

  中兴网信智慧城市云平台、医疗、教育、旅游业务方案为自研核心产品。对城市现有业务平台及新建的业务平台,中兴具备了综合项目集成能力。

  更为关键的是,中兴网信建立了一直本地化的平台运营维护团队,为项目提供长期的运营维护保障。在项目中与客户一起探索项目的盈利模式,让智慧城市能够依靠自身盈利进行持续发展。这一点得到了衡阳和秦皇岛城市管理者的高度认可。

  数字绥化、运城建设生态智慧城、洛阳智慧谷、黄冈教育谷……随着一个个项目的签约实施,地图上插上了一面面中兴网信的旗帜。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是中兴网信人的智慧城市梦想。

  常州:创建3D之都

  苏州、无锡、常州,可以说是长三角的现代装备制造业重镇。别号“龙城”的常州,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实施创新战略,聚焦3D人才培养,将创建“3D之都”很好地融入到了“中国梦”当中。

  本报记者 赵海军

  12月5日~7日,常州陷入“十面霾伏”。

  恶劣的天气并没有挡住第六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简称:全国3D大赛)选手们的热情。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400多支队伍、2000多选手和指导教师,住满了常州的12家宾馆,年轻的大学生们给这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古城带来了青春朝气。

  全国3D大赛2008年创办,大赛借力常州的产业优势,常州依托大赛的影响力,走出了一条“以赛促学,以赛促产”的转型新路。

  依托产业的大赛

  常州是一座现代装备制造城,农业机械制造业、输变电设备制造业、汽车及配件制造业、新型纺织服装业是四大支柱产业,建设有轨道交通、新型涂料等六大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目前输变电产品制造业规模名列全国第一,并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著名的轨道交通车辆与部件制造基地,产业基础雄厚。

  常州也是一座人才聚集的城市。常州科教城现有常州大学、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校。园区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通过平台和项目双轮驱动,南京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落户科教城。

  谈及全国3D大赛给常州带来的变化,常州市委常委、科教城党工委书记徐光辉总结了三个关键词:

  一是产教结合。装备制造业企业汇聚的常州,一方面转型升级,一方面调“轻”调“高”,3D大赛与常州的契合点是能够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更好地实现中国“智”造。

  二是产业化。企业参与3D大赛的热情越来越高,本次大赛,全国各地参与的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常州企业也身在其中。大赛还吸引了诸如北航创投这样的资本企业关注,这有利于成果盘活,为创业者提供平台。为了更好地实现设计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科教城还提供了科技金融、科技中介、公共服务、知识产权等全方位的服务。

  三是国际化。通过举办大赛,常州科教城的人才储备、创新体系建设均已见成效。常州科教城的高职院校,和40个国家的60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生在常州拿到的职业技能证书也能得到了德国的认可。

  徐光辉表示,大赛自身也具有成长性,商业模式成熟,内涵越来越丰富,常州会坚持把3D大赛总决赛办下去。

  大赛不仅是比赛

  大赛只是一种形式,围绕大赛,还衍生出了多种形态,让常州成为名副其实的3D之都。

  全国3D大赛竞赛工作组组长、3D动力技术中心主任霍有朝表示:“2013第六届全国3D大赛载梦启航8个月,全国30个赛区、879所高校的百万参赛选手参加了比赛。全国3D大赛现场总决赛已成为创新展示风采、创业成就梦想的大舞台。”

  与总决赛同期举办的还有“3D引领两化融合、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交流研讨会,以及3D大赛优秀作品与3D技术产品互动体验展、3D人才专场招聘会、3D技术项目与人才产业融合对接签约等多项活动。

  作为全国3D大赛的一项重要活动,全国最大规模3D技术人才专场招聘会,通过大赛组委会筛选,最终参加招聘会的企业有150家左右,需求多为3D设计人才,岗位需求1200多个。本次参加招聘会除了3D大赛现场总决赛的参赛者,还邀请了常州本地相关专业毕业生参与,总人数超过2500人。

  一个大赛带动了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氛围,常州正走在创建3D之都的路上……

  本报记者 赵海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