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掐点”上市

  •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 关键字:新浪微博,移动互联网,Twitte,r阿里巴巴
  • 发布时间:2014-03-03 12:39

  伴随新浪微博分拆上市消息的,是其首次单季盈利。加上阿里集团的大举支持,以及中概股的整体融资环境改善,新浪微博上市可谓时不待我。

  2月24日,据国外媒体的报道,新浪微博计划在纽约进行IPO,拟募资5亿美元,预计将在2014年第二季度完成上市,同时新浪已经选择了高盛(Goldman Sachs)和瑞信(Credit Suisse)作为此次IPO的承销商。尽管新浪方面对此消息并未最后证实,但此时分拆微博上市,无疑是难得的机会。

  2月25日,新浪发布201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业绩,并宣布,新浪微博2013年第四季度正式实现盈利,获得300万美元季度营业利润。

  对于互联网企业的估值,一般都遵从这样的估值规则,先看看行业业务模式是否得到认可,之后再看用户增长量,以及盈利模式是否清晰,再接着就看营收的增长速度,是否盈利,以及盈利的增长率。

  新浪微博正赶着首次单季盈利的热乎劲儿拟IPO,看起来好像有点急不可待,但机不可失,时不再待。

  时机难得

  从外部大环境来看,目前中概股在美国股市的筹资环境也有改善。在经历了2011年做空者猎杀后,2013年下半年中概股在美国股市中的整体融资环境有所改善,2013年年底有58同城、去哪儿网及汽车之家相继上市,目前如京东等互联网企业也相继递交招股书,这段时间应该是中概股美国融资的黄金时期,只要稍有条件能去美国融资的,都在赶这阵风。

  从新浪微博财务状况来看,新浪微博在2013年第四财季首次实现盈利。诚然,这对新浪微博来讲,绝对是个利好。而就在一个月前,首次实现盈利的京东也迫不及待地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显然,互联网企业实现盈利对于企业的估值会有一个提升,上市融资自然就提上日程。

  从另一方面来看,尽管新浪微博的用户越来越多来自于移动互联网,但其本质是植根于在线互联网的社交模式,这种社交模式正受到来自移动互联网社交模式诸如微信的不小冲击。尽管活跃用户还在增长,但是显然已是强弩之末。新浪微博目前采用种种如发红包、与电视台合作等推广模式来吸引用户的注意,但是微博带给用户的新鲜感已然丧失,对于用户而言,已成为鸡肋。

  没有办法,不仅仅是微博,就是腾讯的QQ用户群也要让位于微信,而FACEBOOK也不得不花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来抢一张移动互联网的门票。在这样的背景下,时间拖得越久,新浪微博的估值就越打折扣,财务数据会是衡量估值的重要参考,但是如果整体的业务模式已然过时,那么再好的财务业绩也难以得到高倍的溢价。

  Twitter是好参考

  好在Twitter,也就是微博的鼻祖,在2013年11月份上市,目前市值300亿美元。如今的Twitter同新浪微博一样,也面临用户活跃度下降及移动互联网下新兴社交模式冲击的困局。其盈利模式主要是广告及数据授权,近年来的财务数据如表1中所示。

  从Twitter的财务数据上看,其营收数据表现不错,增长速度非常快,但盈利数据表现并不佳,除了调整税前息前摊销前利润为正之外,其他主要财务主标数据如净利润及非准则净利润均为负数。也就是说,Twitter还未完全摆脱盈利的困扰。

  再来看看新浪微博的财务表现。在此之前,先看看其盈利模式。目前新浪微博的营收主要来源于广告、增值服务。在增值服务内容项下也包括数据授权业务。另外,新浪与Twitter的营收结构都是广告是大头,数据授权等增值服务占小头,故二者盈利模式看起来很接近。由于新浪微博还未正式递交招股书,所以暂时还拿不到较多的财务数据,我们主要看其营收数据。

  新浪微博2013年第四季度营收总计7140万美元,其中广告营收5600万美元,同比增长163%,微博非广告业务营收为1540万美元,同比增长114%。增值服务在第四季度比较抢眼,源于其前几个季度增值服务增长平缓,而第四季度增势迅猛。新浪微博增值服务以前业务主要包括微博游戏营收分享和微博会员收费,四季度新增加数据授权业务,这也是该季度增值服务的主要收入贡献来源。

  新浪微博在2012年及2013年财年总营收分别为6280万美元及1.88亿美元。从营收整体增长性来看,表现尚可。新浪微博自2012年第二季度首次获得营收以来,除了2013年第一季度出现环比增长下降,其他各季营收环比均为正增长。尽管新浪宣称2013年第四财季新浪微博首次季度盈利,盈利金额为300美元,但预计2013年新浪微博全年业绩仍旧亏损。不过,首次季度盈利也算是个重大利好了。当然,目前尚不清楚新浪微博的单季盈利是准则净利润(net profit),还是非准则净利润(non-gaap net profit),或者是调整税前息前摊销前利润(adjusted ebitda)。

  总的看来,twitter的营收数据整体规模要比新浪微博高出3倍,但增长趋势很接近,盈利模式也接近,并且,虽然都有某些指标出现盈利,但还未完全摆脱盈利的困扰。故twitter的市值可以作为新浪微博估值的一个参考。

  阿里好“靠山”

  当然,相比Twitter而言,新浪微博还有一个优势,就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投资与业务合作。

  2013年4月29日,新浪微博宣布阿里巴巴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和普通股,占微博公司全稀释摊薄后总股份的约18%。同时,新浪还宣布微博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用户账户互通、数据交换、在线支付、网络营销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并探索基于数亿的微博用户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的数亿消费者有效互动的社会化电子商务模式。这一战略合作预计在未来三年内给新浪微博带来大约3.8亿美元的营销和社会化电子商务的收入。

  阿里巴巴与新浪微博的战略合作对后者营收的影响也在2013年之后的财季得到体现。阿里巴巴电商对新浪微博的贡献有广告及数据授权,广告营收在新浪微博的2013年第二财季予以体现,而数据授权则是2013年第四财季予以体现。

  在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对新浪微博的营收贡献相比2013年应该会更多。因为有了阿里巴巴电商的平台支持,新浪微博在未来三年内营收自然有相对可靠的保障。显然,这是Twitter所没有的优势,尽管如今的Twitter也在试水电商业务。2014年1月份,据媒体称,Twitter即将与支付初创企业Stripe合作,推出可以让用户直接从在Twitter社交网站上进行网络购物的服务。而Stripe将主要负责为Twitter处理用户微博提交的信用卡付款请求。但显然,这样的营收方式没有阿里巴巴电商对新浪微博平台的营收贡献来得直接。

  总体看来,目前中概股的海外融资大环境不错,又有同类公司Twitter的参照,投资者目前对微博这类社交模式也还有兴趣,再加上本身营收数据也有相关的亮点,更有电商大鳄阿里巴巴的背后支持,新浪微博此时提出IPO应属天时地利人和,预计能博一个好价格。

  当然,IPO并不是一种业务模式发展的终极目标,新浪微博无论上不上市,都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那就是来自移动网新兴社交模式如微信的冲击。新浪微博目前也采取一些措施,诸如PC与移动互联网同时登陆微博、发红包或与电视台合作来刺激用户的活跃程度,等等。但这只是短时间内有效果,从长远来看,微博如何适应移动互联网的模式来实现一些创新,以期更适应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社交习惯应是关键之举。当然,如果能够顺利上市融钱,可以收购一些植根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网络,将微博与该社交网络打通,或许能浴火重生。

  本刊特约作者 李云辉/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