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万元还敢上人民大学吗?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自主招生,人民大学,教育
  • 发布时间:2014-03-05 14:05

  坊间流传着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的一句励志名言--“你们现在不努力,将来上大学只能去隔壁。”刘彭芝校长所指的隔壁大学就是人民大学。听闻此言的时候,非常佩服刘彭芝培养学生的宏图大志。不过,现在看来,刘校长还是颇有前瞻性的。

  相比较人大附中的知名度,不少人民大学的毕业生酸溜溜地自谦道,如今的人民大学已经成为人大附中附属人民大学了。或许,这就是人大附中与人民大学办学境界之高低的反映。

  2013年12月底,当“北约”、“华约”、“卓越”三大自主招生联盟相继发布2014年自主招生简章的时候,唯有人民大学“缺席”了。人民大学解释的原因是,为进一步规范和改进自主招生工作,人民大学暂缓自主招生一年。当然,这只是人民大学自己的解释。教育部的说法是,“人民大学明年暂停自主招生,将按中央巡视组要求整改到位后恢复招生资格”。如此看来,如果一年之内无法整改到位,那么第二年的自主招生仍将有可能暂停。

  人民大学暂缓自主招生的举措,自然让人联想到正在接受有关纪检部门调查的人民大学原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据称,由于受到蔡荣生的“牵连”,人民大学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护照都被上缴了。在貌似平静的人民大学校园里,即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所以,即使花一百万元能上人民大学,建议还是暂缓进行如此的教育投资吧。

  当然,“一百万可以上人大”只是坊间流传的说法。最初见诸于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的博客,“两年多前我就认定,中国人民大学的自主招生肯定会出问题……一百万上人大,大家都听说过。”不难看出,“一百万上人大”的说法,张教授也是听来的。不过,在之前的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的招生网站上,“特殊招生”的导航似乎提醒着考生们,除了高考的成绩,还有“特殊”的录取渠道。

  “一百万上人大”姑妄听之,但花上一百万在人大还是能够获得名分的,那就是可以成为人大的校董。在国外,大学的校董所推荐的学生,在大学录取时的优势非常明显。不知道人大的校董是否也有这方面的“权利”。

  一位在人民大学在读的学生,当年以高分被人民大学录取。但是,入学之后她惊讶地发现,与自己一起被人民大学录取的另外两名“老乡”,高考分数竟然都没有达到当地的录取分数线。现在,她终于明白了,那两位“老乡”有可能属于“特殊招生”。

  如今,不少人怀念民国的大学。比如,钱钟书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只得了15分,但国文和英文成绩却特别优秀,英文还得了满分,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了他。比如,吴晗报考北京大学时,国文和英文都得了满分100分,数学却考了0分,北大不予录取。吴晗不甘心,又转考清华大学,结果国文、英文仍然是满分,数学依然是0分。最终,清华大学决定破格录取他。

  然而,能够流传下来,大多是经过时间洗刷的美好传言。现在,大学自主招生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够发现像“钱钟书”、“吴晗”这样的学生。但是,时代真的不同了。

  那个时代的大学与现在的大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大学的校长们在一心办教育,至于能否成为教育家,留待后人评定,但至少没有想成为“教育官”或者“教育土豪”。

  【原载2014年第2期《中国青年》】

  郑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