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审核岂能“萝卜快了不洗泥”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IPO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3-22 13:57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问题”,一抓就死、一放就乱。据本报统计,2009年IPO重启以来的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证监会共审核230多个新股发行项目,几乎每天审核一个,项目整体通过率接近90%。而在上轮IPO重启至2008年暂停前的28个月时间内,每月审核的项目平均不到13个,而审核通过率约75%。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本届“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我们相信这种政策导向是正确的,其既将民间资本分流进实体经济,缓解楼市等资产价格上涨,又可以减轻银行信贷压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但是证监会等新股发行审核机构,不能因为中央政策好的本意,就减轻了对IPO质量的要求,把“发行审核”当做“放行审核”,让新股发行变成“萝卜快了不洗泥”。
此轮IPO重启,证监会的工作量几乎翻了一倍,又恰逢中央政府鼓励扩大企业直接融资的政策导向,放宽审批的尺度看上去似乎可以理解,但实则不然。
现有的新股发行制度,采取的是证监会审核制,这就意味着经证监会审查并批准的IPO项目,其公司质量已经得到了政府信用的背书和担保,如果公司在被审核之后再出丑闻,投资者不仅会对证监会的审核能力表示怀疑,政府的信用也受到殃及。这很容易引发证监会的道德风险:为了维护自己的信用“脸面”,往往会对已通过审核的公司丑闻视而不见,甚至不希望其他社会力量对丑闻进行追究和曝光。
新股发行审核尺度时紧时松,还导致了市场中的不公平。在股票市场低迷时期,通过“严审”来让IPO项目数量减少,当市场回暖时又对拟上市公司的瑕疵视而不见,这势必会造成很多“严审”期间被否决的公司,其质量比“宽审”时期能上市的公司还好。如果公司能否上市变成了“首先拼运气,其次比质量”的游戏,那岂不是对多年来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嘲弄?
观察IPO审核的松紧快慢,还能发现其与股票市场行情有着高度的关联。当股票指数低迷时,证监会就减少甚至叫停IPO发行,而当市场回暖时,IPO发行的数量和规模也相应提高,“IPO”几乎成了证监会调节股票指数的工具。也许证监会现在骑虎难下,如果从严审核IPO项目,可能会减少新股上市的供应量,市场又该爆炒新股,难以维稳了。
近期A股市场对IPO公司股票的热捧是不争的事实,创业板公司发行市盈率动辄往往高过百倍,而股票上市后跌破发行价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由此业界对新股发行制度纷纷提出质疑。
我们并不认为高市盈率就错了,新股的定价是发行人和投资者自愿协商的结果,虽有投机成分但并非强买强卖。
一家只值10倍市盈率的公司,在市场给出了50倍的市盈率,是市场理性程度的问题。但是,如果发行人披露的是虚假信息,中介机构也刻意误导投资人对公司的价值判断,让市场给出了错误的高定价,就是无法原谅的诚信问题。海外市场的IPO制度中,也有对某些违规现象的容忍,但前提是需要公司把坏消息如实披露,如果市场还是愿意接受公司的股票,那是市场的事。
当前的新股发行机制,地方政府、上市中介机构与发行人之间往往成为利益共同体,很多负责上市审核和保荐的中介机构,都在积极参与对发行人的上市前投资。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难免出现各方共同粉饰公司瑕疵、隐瞒发行人污点、呈报虚假信息的现象。而证监会作为掌握公司上市生杀大权的唯一监管机构,势必会成为各方攻关的重点,如果上市审核尺度再可以人为掌控,那无疑会给监管官员的权力寻租带来巨大空间。
其实,把IPO当成调控市场的手段非但无法维稳股市,反倒是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助涨了指数的大起大落。当新股发行审核的尺度和节奏不明确,IPO无法成为一个可稳定预期的事件时,人们就需要时时留意证监会的脸色,将新股发行的力度、规模作为判断大盘走势的指标;相反,证监会在审批新股时也需要顾及股民的心情,市场低迷时就不敢轻举妄动,担心招来骂名。这种首鼠两端的怪圈不破,中国的股民和资本市场永远难言成熟。
证监会是最接近市场的政府部门,应该更懂得尊重市场规律、维护市场规则。在监管和调控之间,需要厘清本末。用好手中的权力,把所有不诚信、不尊重规则的公司挡在市场外面,才是在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敢于严惩欺诈投资者的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维护好市场的公正和秩序,才是真的对市场负责。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