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品牌与业务创新:找准定位、抓住需求

  在“中国资本市场品牌创新论坛(2014)”的基金行业圆桌讨论中,前海开源基金总经理蔡颖、方正富邦基金总经理邹牧、中海基金副总经理宋宇先后做了发言,对于互联网金融浪潮中,中小基金公司如何生存与发展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前海开源蔡颖:制度创新是根本

  “我们基金公司虽然成立时间比较短,才有一年的时间,但是我们在制度上是有新的变革,大家可以看到最近是中欧基金在股权激励上已经完成了申报和审批了,我们跟窦总(中欧基金总经理窦玉明,编者注)也有相互约定,就是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我们都要相互点个赞。”前海开源基金总经理蔡颖表示。

  蔡颖认为,基金管理公司在制度上是必须要有比较深度的改革,制度创新是根本的创新,它跟其他的包括渠道创新有不一样的地方,它是从根本性的改变了原来在制度上的不合理,在利益上不是一个共同体这些问题。

  “我们现在高管成员很多都是来自于公募基金,即将要到位的投资基金经理基本上也达到了整个基金行业里面中型基金的水平了,我们有20多位基金经理会到位。”蔡颖介绍道。

  至于过去一年的热点互联网金融,蔡颖坦陈,尽管意识到互联网是很大的市场,严格意义上来说前海开源还没有开始触网。“我们非常谨慎,因为我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放大镜,它是一个很迅速的把你的产品特性都传递到客户那里去。你做得好,你的产品非常好它就会像‘病毒’一样传播非常快,但是万一你的客户体验没有做好的话,它会对你的品牌是负面的影响,而且影响的速度也是很快的。”

  蔡颖表示,互联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反应速度必须很快,就是你的创新意识必须要很快实现成产品,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会为此积极的准备,也跟很多的互联网公司在做沟通,我们正努力往这个方向走,但我希望是能够做得更好。”

  中海基金宋宇:思考如何抓住投资者需求

  中海基金副总经理宋宇则对近些年基金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反思。“我们做金融的无非是在资金的提供方和需求方做一些沟通。我们从2007年整个公募市值到了3万多的时候,给我们整个行业带来很大的欣喜,但六年过去了,刚刚回到这个位置。我们也在反思,讲了那么多的营销,不管传播营销也好、互联网营销也好,可能还是没有拿捏到这个点上。2013年支付宝做到了。”

  宋宇认为,目前困扰基金管理公司的,并不是没有产品,而是怎么把这个产品和客户之间隔着的那么一层膜拨开。“要把合适的产品传递到合适的投资者手中去,这一点我们还在探索之中。我们还在探索之中,就是真正能够拿捏到像马云这种水平,为什么恰到好处的抓到投资者的需求,这一点上可能我们还要不断的努力。”

  方正富邦邹牧:找准定位、打造投研团队

  方正富邦基金总经理邹牧表示,现在是一个大资管的时代。“这个提法是我们前一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主席的提法,在2011年的创新大会上提出来的,中国需要一个强大的财富管理行业,同时提出来大资管时代的这么一个理念。大资管的标志,一是政策的放开;二是机构都在做资管,从保险、私募、公募,包括子公司、券商,这一系列机构都在做资管业务,所以我们现在提出来从公募到资管这么一个理念。”

  邹牧认为,大资管时代是有需求支撑的。“我们国家的居民存款是40万亿,还有30万亿跑出去到境外的。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放开,这些资金都要寻求财富管理,这是增量。大资管时代,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按照市场需求来走。”

  对于中小型基金公司如何生存的问题,邹牧认为,第一,是在大资管时代找准自己的定位。第二,打造投研团队。

  “其实在资管时代,无论是互联网业好,还是所有做资管也好,最终要提升自己的投资管理能力,投资管理能力是我们能够立足在未来市场。那也就是说你只能在一个小的领域里面立足于你投资管理能力比较强,在未来才能够有生存的依据。这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邹牧表示。

  对于互联网金融,邹牧感觉到互联网给了基金公司一个平台,需要基金公司提供演技。“我们的演技就是投资管理能力,我们有了投资管理能力就会有持有人的认可,规模的增长,这是根本,这是不可以改变的。互联网,我们没有太多接触,没有太多跟人家去争去抢,但是等我们有了能力以后,互联网提供了这个平台让我们去表演。”邹牧信心十足的说道。

  本刊记者 启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