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中国馆的最后面纱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揭开,中国馆,最后,面纱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4-20 17:18
作为展示东道主形象的世博会中国馆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重大的使命。从征集方案的选择到最终落成,争议伴随着期望始终相随
文|本刊记者 孙晓青 上海报道
2010年2月8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正式竣工。这个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重大使命的建筑注定了背负争议。从设计方案的征集、评选、破土动工到落成,中国馆前进的每一步都伴随着赞誉与批评。
中国馆的总设计师何镜堂回忆一路走过说他如履薄冰,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中国馆部副部长毛竹晨亦深有同感。
争议中出炉的中国馆
世博会的组织者于2007年4月25日开始向全球华人公开征集中国馆建筑设计方案,在建设部、中国建筑学会的支持和协助下,短短几个月内收到了设计方案344个。经过评审,其中“东方之冠”方案原则通过,并根据审议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了深化和优化。2007年7月初,在上海世博局公布了上海世博会园区中国馆方案的征集结果后一个星期内,业内建筑师活跃的ABBS建筑论坛上,对此事的争论一直不休。这场声势浩大、备受关注的公开招标,在公布第一轮结果时,并未像国际上的其他设计比赛那样,将入围方案的设计图和设计模型等随入围名单一同公布,引来其他参赛者和众多建筑业界人士的质疑。
同年12月18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正式宣布开工建造,中国馆的设计方案也首度公布于众。
设计方案一公布就引起了众多的争议与质疑,认为如果这个建筑实现了,将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多少类似“东方之冠”的市府大楼、法院等建筑会步其后尘。同时有人对中国馆的“东方之冠”的仿古形象无法接受,认为,历届世博会各国都是以当时最发达的技术,最新的材料来展现自己国家的成就,但这个中国馆却以复古建筑的形象展示于众人面前,即不能表达科技的进步,也不能表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上海的国际形象和世博会的宗旨更是格格不入。
中国馆设计方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倪阳说当初在设计时都没想过这个建筑一定要像什么,只是觉得要做一个很中国的东西。
官方对这个方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既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又兼具国际理念、现代感和标志性,有助于全面演绎世博会主题。很多参选的评审大师们也都对此很推崇,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认为,它让人联想起城市经络路网、传统构件斗拱以及青铜鼎,文化内涵丰富,简洁的造型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然而年轻设计师和建筑评论家却并没有给这个另类的建筑任何好脸色。在ABBS建筑论坛上,同行们对“东方之冠”提出尖锐批评,他们用“古代的大帽子”、“红色的锅”、“倒立的半金字塔”等称呼批评此物造型无创意,“花钱买了假古董,对创新精神绝对是一次打击。”而网上更有评论指责其涉嫌抄袭了1992年安藤忠雄在西班牙萨尔维亚世博会上设计的日本馆。
“看到设计方案真的有点失望,在创作上利用了斗拱的旧元素,但是却没有挖掘出任何的新意,而且相比较1992年日本馆,这个也缺少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和现代建筑独特的表现手法。此外,在展馆的功能性上,中国馆的设计也是比较缺乏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年轻建筑师直言不讳地向记者评价。
如今竣工的中国馆已经和上海融为了一体,这座高69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红色建筑醒目地提醒着每一个人世博会临近了。有鲜花掌声,也有无情的批判。一路成长,中国馆背负着太多的压力,而何镜堂和他的团队也确实如他所说一直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在竣工那一天,很多中外人士说这座建筑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是中国馆,非常有中国气派,既传统又现代。“这样的评价让我欣慰。”作为主设计师,年过七旬的何镜堂终于露出了笑容。
“建筑本身有物质的一面,也有精神的一面,物质的本身很清晰,技术的部分对还是不对,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但是文化层次见仁见智,不同人的文化功底,一个人情绪的好坏,判断都会不同。对于任何一个建筑,谁都可以提意见,建筑没有100分,没有最好的建筑,只有相对适宜的。”面对舆论对中国馆从未停止的争议,何镜堂选择了将评判留给时间。
妥协下的产物
在上海世博会主办方的机构设置里,中国馆作为单独的一个部出现着实可见对它的重视程度。在中国馆部的办公区的墙上贴着一个工作表进程,密密麻麻规划着从成立到最终完成要做的所有项目,非常细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有一个口号就是5+2,白+黑,现在到了倒计时的冲刺阶段,真的没有太多休息状态。”毛竹晨笑着说。
如何协调各个方面达到一个最佳的效果是这个团队的重点。这里每天都充满着各种技术层面的争论声,而最让毛竹晨难忘的就是中国馆内部建筑的设计修改。
按照原先的设计,中国馆本身无论是外立面还是空间布局都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在内部有一个从地面直通顶部的洞,意为天地相通,这是建筑师为其赋予的一个雕塑意义。然而这个设计在布展考量中却出现了格格不入的矛盾。“着手设计时发现这样做展示面积太小了,对于这么大型的展览场所来说根本无法满足接待量。”毛竹晨将这一结构性矛盾向何镜堂说明,说服他修改设计,最终,为了布展的需求,这个贯通的洞被填了起来。“作为这个设计的建筑师何院士来说真的是忍痛为之,因为这样做他想要表达的理念就不存在了。”毛竹晨也不无惋惜地说。
很多中国建筑师在谈到建筑创造力时都讲到了做大型公建的不易之处。在采访中,一位年轻建筑师的话颇具代表性,他说有时候往往并不是建筑师没有思想、能力和创意,而是不得不对现实妥协。“中国素有中庸主义的传统,而且众口难调,做大型公建要顾虑和平衡、妥协的地方相对要更多,如果最后呈现的效果是可以达到双赢的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至于自己的想法,到最后可能只能是无奈了。”他勉强地笑着说。
尽管世博会是一个宣扬创意的舞台,但是也无法忽视现实功能性的考量,很多设计的艺术性要向现实妥协,而这种妥协也绝不仅仅是一次而已。“其实为了满足主办方的要求和一些功能性的承载,中间的过程修改了很多方案,最后呈现的东西和最原始的方案设计是不一样的。”倪阳说。
倪阳说他自己更喜欢做比较现代的东西。在最初的考量里,这个设计团队做了很多关于如何展现中国特色的思考。“中国的东西相对是比较中庸的,它不是特别透彻、特别清晰的,包括我们的画,那笔触也不是非常清晰的,在观察中国文化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方面的表达都是如此。”于是,在最初的设计方案里,现有的中国馆只是里面的一个芯,在它的外面罩了一个干净的半透明盒子,有点类似水幕的感觉,相对具有现代感。
“这个设计一开始并不被看好,后来专家组再看的时候觉得里面的设计是个不错的方案,建议是让我们把外层的东西去掉,像剥开面纱一样。所以后来呈现的东西就是里面的那个芯。”倪阳说。
是所有展馆之最
对中国馆的工作人员来说,人们对中国馆倾注的关心和热情是压力也是动力。毛竹晨说来这里工作的人都比较有理想主义精神,她笑着说:“大家不图什么,只是想要参与,这是一种难得的经验。”
最开始工作的时候,这里的每个人还只是有一个概念,就是要展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在中国馆最初的设计策划中,他们想到了运用清明上河图素材,展示中国城市当中的两大特点,一个是人和人之间高度多元化、高度融合的状态;另外就是中国城市以及中国人生活方式中的环境友好。而在逐步的工作中,不断地增加新的想法、新的创意,希望可以做到把不起眼的东西变得丰满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中国馆的布展创意和内容一点点揭开了面纱,公诸于世。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也正式地披露了中国馆的布展秘密。在接受采访时,万季飞透露,中国馆共分三个展区,分别展现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国几千年城市营建的轨迹以及未来中国如何利用东方智慧破解现代化城市节能减排等问题。此外,毛竹晨日前也表示,除了《清明上河图》外,中国馆可能还有其他的“镇馆之宝”,可能比《清明上河图》更珍贵、更好看。
2010年2月8日,中国馆正式竣工。它将会作为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被保留下来。舆论对中国馆给予了一致的高度评价。在随后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周汉民称,“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所有展馆之最,也是中国参加所有世博会中国馆之最。”
……
文|本刊记者 孙晓青 上海报道
2010年2月8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正式竣工。这个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重大使命的建筑注定了背负争议。从设计方案的征集、评选、破土动工到落成,中国馆前进的每一步都伴随着赞誉与批评。
中国馆的总设计师何镜堂回忆一路走过说他如履薄冰,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中国馆部副部长毛竹晨亦深有同感。
争议中出炉的中国馆
世博会的组织者于2007年4月25日开始向全球华人公开征集中国馆建筑设计方案,在建设部、中国建筑学会的支持和协助下,短短几个月内收到了设计方案344个。经过评审,其中“东方之冠”方案原则通过,并根据审议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了深化和优化。2007年7月初,在上海世博局公布了上海世博会园区中国馆方案的征集结果后一个星期内,业内建筑师活跃的ABBS建筑论坛上,对此事的争论一直不休。这场声势浩大、备受关注的公开招标,在公布第一轮结果时,并未像国际上的其他设计比赛那样,将入围方案的设计图和设计模型等随入围名单一同公布,引来其他参赛者和众多建筑业界人士的质疑。
同年12月18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正式宣布开工建造,中国馆的设计方案也首度公布于众。
设计方案一公布就引起了众多的争议与质疑,认为如果这个建筑实现了,将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多少类似“东方之冠”的市府大楼、法院等建筑会步其后尘。同时有人对中国馆的“东方之冠”的仿古形象无法接受,认为,历届世博会各国都是以当时最发达的技术,最新的材料来展现自己国家的成就,但这个中国馆却以复古建筑的形象展示于众人面前,即不能表达科技的进步,也不能表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上海的国际形象和世博会的宗旨更是格格不入。
中国馆设计方负责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倪阳说当初在设计时都没想过这个建筑一定要像什么,只是觉得要做一个很中国的东西。
官方对这个方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既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又兼具国际理念、现代感和标志性,有助于全面演绎世博会主题。很多参选的评审大师们也都对此很推崇,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认为,它让人联想起城市经络路网、传统构件斗拱以及青铜鼎,文化内涵丰富,简洁的造型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然而年轻设计师和建筑评论家却并没有给这个另类的建筑任何好脸色。在ABBS建筑论坛上,同行们对“东方之冠”提出尖锐批评,他们用“古代的大帽子”、“红色的锅”、“倒立的半金字塔”等称呼批评此物造型无创意,“花钱买了假古董,对创新精神绝对是一次打击。”而网上更有评论指责其涉嫌抄袭了1992年安藤忠雄在西班牙萨尔维亚世博会上设计的日本馆。
“看到设计方案真的有点失望,在创作上利用了斗拱的旧元素,但是却没有挖掘出任何的新意,而且相比较1992年日本馆,这个也缺少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和现代建筑独特的表现手法。此外,在展馆的功能性上,中国馆的设计也是比较缺乏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年轻建筑师直言不讳地向记者评价。
如今竣工的中国馆已经和上海融为了一体,这座高69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红色建筑醒目地提醒着每一个人世博会临近了。有鲜花掌声,也有无情的批判。一路成长,中国馆背负着太多的压力,而何镜堂和他的团队也确实如他所说一直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在竣工那一天,很多中外人士说这座建筑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是中国馆,非常有中国气派,既传统又现代。“这样的评价让我欣慰。”作为主设计师,年过七旬的何镜堂终于露出了笑容。
“建筑本身有物质的一面,也有精神的一面,物质的本身很清晰,技术的部分对还是不对,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但是文化层次见仁见智,不同人的文化功底,一个人情绪的好坏,判断都会不同。对于任何一个建筑,谁都可以提意见,建筑没有100分,没有最好的建筑,只有相对适宜的。”面对舆论对中国馆从未停止的争议,何镜堂选择了将评判留给时间。
妥协下的产物
在上海世博会主办方的机构设置里,中国馆作为单独的一个部出现着实可见对它的重视程度。在中国馆部的办公区的墙上贴着一个工作表进程,密密麻麻规划着从成立到最终完成要做的所有项目,非常细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有一个口号就是5+2,白+黑,现在到了倒计时的冲刺阶段,真的没有太多休息状态。”毛竹晨笑着说。
如何协调各个方面达到一个最佳的效果是这个团队的重点。这里每天都充满着各种技术层面的争论声,而最让毛竹晨难忘的就是中国馆内部建筑的设计修改。
按照原先的设计,中国馆本身无论是外立面还是空间布局都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在内部有一个从地面直通顶部的洞,意为天地相通,这是建筑师为其赋予的一个雕塑意义。然而这个设计在布展考量中却出现了格格不入的矛盾。“着手设计时发现这样做展示面积太小了,对于这么大型的展览场所来说根本无法满足接待量。”毛竹晨将这一结构性矛盾向何镜堂说明,说服他修改设计,最终,为了布展的需求,这个贯通的洞被填了起来。“作为这个设计的建筑师何院士来说真的是忍痛为之,因为这样做他想要表达的理念就不存在了。”毛竹晨也不无惋惜地说。
很多中国建筑师在谈到建筑创造力时都讲到了做大型公建的不易之处。在采访中,一位年轻建筑师的话颇具代表性,他说有时候往往并不是建筑师没有思想、能力和创意,而是不得不对现实妥协。“中国素有中庸主义的传统,而且众口难调,做大型公建要顾虑和平衡、妥协的地方相对要更多,如果最后呈现的效果是可以达到双赢的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至于自己的想法,到最后可能只能是无奈了。”他勉强地笑着说。
尽管世博会是一个宣扬创意的舞台,但是也无法忽视现实功能性的考量,很多设计的艺术性要向现实妥协,而这种妥协也绝不仅仅是一次而已。“其实为了满足主办方的要求和一些功能性的承载,中间的过程修改了很多方案,最后呈现的东西和最原始的方案设计是不一样的。”倪阳说。
倪阳说他自己更喜欢做比较现代的东西。在最初的考量里,这个设计团队做了很多关于如何展现中国特色的思考。“中国的东西相对是比较中庸的,它不是特别透彻、特别清晰的,包括我们的画,那笔触也不是非常清晰的,在观察中国文化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方面的表达都是如此。”于是,在最初的设计方案里,现有的中国馆只是里面的一个芯,在它的外面罩了一个干净的半透明盒子,有点类似水幕的感觉,相对具有现代感。
“这个设计一开始并不被看好,后来专家组再看的时候觉得里面的设计是个不错的方案,建议是让我们把外层的东西去掉,像剥开面纱一样。所以后来呈现的东西就是里面的那个芯。”倪阳说。
是所有展馆之最
对中国馆的工作人员来说,人们对中国馆倾注的关心和热情是压力也是动力。毛竹晨说来这里工作的人都比较有理想主义精神,她笑着说:“大家不图什么,只是想要参与,这是一种难得的经验。”
最开始工作的时候,这里的每个人还只是有一个概念,就是要展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在中国馆最初的设计策划中,他们想到了运用清明上河图素材,展示中国城市当中的两大特点,一个是人和人之间高度多元化、高度融合的状态;另外就是中国城市以及中国人生活方式中的环境友好。而在逐步的工作中,不断地增加新的想法、新的创意,希望可以做到把不起眼的东西变得丰满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中国馆的布展创意和内容一点点揭开了面纱,公诸于世。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也正式地披露了中国馆的布展秘密。在接受采访时,万季飞透露,中国馆共分三个展区,分别展现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国几千年城市营建的轨迹以及未来中国如何利用东方智慧破解现代化城市节能减排等问题。此外,毛竹晨日前也表示,除了《清明上河图》外,中国馆可能还有其他的“镇馆之宝”,可能比《清明上河图》更珍贵、更好看。
2010年2月8日,中国馆正式竣工。它将会作为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被保留下来。舆论对中国馆给予了一致的高度评价。在随后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周汉民称,“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所有展馆之最,也是中国参加所有世博会中国馆之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