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扮演拯救者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如果你一直要“拯救”对方,你很可能把他变成“受害者”,因为他需要你的拯救,也知道你会拯救他,于是就依赖你的拯救,自己永远站不起来,也会在受害者牢笼里面打转,永世不得翻身。
曾经上过五天克里斯多夫老师的课,收获非常丰富。课上曾有涉及内在小孩的问题及疗愈,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课程最后一天的时候,一个同学岀來,谈到他的问题是不敢在众人面前开口,非常不善言词,而且动不动就有罪疚感。老师追本溯源,找到了他童年的创伤。小时候他的父母常常暴力相向,他只能躲在角落里哭泣、害怕,因此压抑了很多愤怒、痛苦、悲伤、恐惧在他的喉轮,而且因为他无能为力帮助爸爸妈妈,所以他觉得是自己的错,感到自己没有力量,无能,非常有罪恶感。
老师这时候问全班:谁小的时候家里有家庭暴力?全班有80%的人举手,老师差点跌破眼镜。老师是加拿大人,加拿大是个很新的国家,痛苦之身不大、不深,所以那边的人相对而言快乐一些。中国人的苦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当大人自身难保的时候,谁能顾得上孩子呢?
我也举了手。我记得小时候爸爸妈妈常常吵架,妈妈的心中有太多委屈,小时候家里穷,妈妈除了照顾我们一家之外,还要做手工来贴补家用,有时候做工到天亮,睡不到几个小时。
我小时候跟妈妈很亲,在她身边感受到她的愁苦,我深爱她,我想帮她帮不了,于是我就帮她背负她的痛苦,认为这样就可以帮助她、拯救她。从我小时候父母打架我敢去把他们分开,就知道我是行动者,很有勇气的拯救者。这就是我拯救者情结的由来。拯救我妈妈不成,我就想拯救全天下的人。我在印度合一大学的时候就曾经发愿,要帮助中国人从苦难中解脱,不再受苦。(好大的志愿啊!)
可是,克老师说,不要带着帮助别人或拯救别人的心来做事。当你抱着“帮助人”的心来做事的时候,你的眼中只看得见对方是“需要帮助”、“不如你”、“不够好”、“不够快乐”的。我们做的虽然是助人事业,但是眼中要去看别人正面的部分,如果一心想去“帮助他人”,你看到的只是对方的不足,而且自己会有优越感。
不要扮演拯救者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如果你一直要“拯救”对方,你很可能把他变成“受害者”,因为他需要你的拯救,也知道你会拯救他,于是就依赖你的拯救,自己永远站不起来,也会在受害者牢笼里面打转,永世不得翻身。
我当时在课堂上哭到不行,因为我心里清楚明白,我下意识还在想要拯救母亲,虽然她的晚年过得非常好。爸爸对她现在是呵护有加,两个人最近刚刚庆祝金婚了,十分恩爱。我和我哥现在也是生活状况很好,也非常孝顺。妈妈这些年虔信基督,在教会中获得极大的快乐,从耶稣那里也获得无边地喜乐,真的快乐多了。
但是我心里的那个内在小孩,还是在潜意识的层面时常哭泣,想要拯救全天下的人。我知道是时候了,我在课堂上对妈妈说:我背负不了你的痛苦了,我要把你放下。这时,巨大的罪恶感席卷而来,让我泣不成声。最后,我告诉妈妈,我把你的自由还给你,也给我自己自由。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状态,也就是为自己内在的幸福快乐负责。无关乎他人。
文/张德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