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与价值

  • 来源:中外会展
  • 关键字:巴西世界杯,会展业,玉林狗肉节
  • 发布时间:2014-08-12 09:36

  2014年巴西世界杯在疯狂中落幕,这个激情的夏日又悄然的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貌似很多人还沉浸在凌乱的时差中,仿佛这一切来得太过突然。

  七八两月注定是平和安静的,在繁忙过后终究要回归平静。

  会展业也不例外,七八月迎来了每年一度的会展经济传统淡季。酷暑的夏季,很少有商家组织大型产品宣传活动,因此这个季节通常被称之为“会展业夏日的冰期”,然而,今年的这个夏天仿佛比以往有点“热”,使凝结的冰成了沸腾的水。

  在广西玉林“狗肉节”这场板砖口水大战中,媒体、爱狗人士和吃狗者耗尽了体力、伤了和气,最后双双受伤。

  在这场带有火药味的硝烟还未平息之际,凤凰古城大肆举办的“偶遇节”以及江西南昌举办的“萤火虫展”再次引起争议,成为了近段时间会展界同行的谈资。

  6月21日,一个很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气--夏至。每年的这一天,广西玉林的市民们都会遵循传统,在树底下啖荔枝吃狗肉,庆祝节日。因此,它也被民间称之为玉林狗肉节。在网络微力量的推动下,越来越多动物保护人士、爱狗人士开始关注并反对这个节日。

  特别是今年的玉林狗肉节,全国很多爱狗人士,伴随着大量新闻媒体,涌入到这个城市。于是,卖狗肉、吃狗肉者与爱狗人士引发了激烈冲突:当街杀狗、虐狗的视频、照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上,电视上,纸媒上。双方的情绪被点燃,阻挠狗肉经营户营业的、狗肉摊前下跪的、大打口水仗的,甚至暴力相向的,诸如此类事件时有发生。“狗肉节”--原本传统的民间节日,然而由口水战引发成为冲突,激烈角逐的背后留给人们更多的反思。

  “邂逅一个人•艳遇一座城”,多么唯美浪漫的口号。

  干净交错的石板古道、清澈温顺的沱江河水、飞檐翘角的吊脚小楼、古朴安宁的特色门店……这一切,勾勒出一座烟雨中的凤凰古城。恬静的场景貌似往往和浪漫的邂逅有着不解之缘,在这个爱情不保鲜的时代,相遇容易相爱难,邂逅容易坚守难,对很多“且行且珍惜”的都市人来说,暧昧的“偶遇节”确实有点不大靠谱。“艳遇”一词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网友指出,凤凰的“邂逅”、“艳遇”是受丽江古城的启发,以此为噱头招揽游客,是一种“恶俗营销”。其中,偶遇节中的苗族赶“边边场”相亲的节目更被诟病为“走婚”。凤凰“偶遇节”变成了“艳遇节”。很多网友称,希望能够把凤凰“偶遇节”办成湘西追求纯真爱情的平台,而不是过渡商业化世俗化的“恶趣味”,办成乡土版的“海天盛筵”。舆论和暴雨灾害的双重夹击,让这场本来美好浪漫的邂逅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

  “萤火虫”,它不仅仅只是一种昆虫,更多的是童年快乐的象征,而如今这些可爱的精灵被作为了展会的牺牲品。

  近日,南昌国鸿生态园举办萤火虫主题公园的消息引起热议。环保人士认为是“破坏生态”,观赏、放飞、买卖等行为均会影响萤火虫的繁衍,并加速其死亡,而且上万只萤火虫的来源也成谜。带着网友的种种疑惑,连日来记者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网友爆料,如果野外大量捕捉,对当地萤火虫野外资源是一种破坏,通过食物链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放飞地而言,如果放飞地没有该品种的萤火虫,也可能造成生物入侵。通过运输导致大量死亡,对萤火虫是无辜的伤害。不少人觉得活动不错,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甚至抵制,呼吁“拒绝残忍的浪漫,请放过萤火虫。”

  截止到目前,事件的本身或许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相信更多的纠结在于事件背后铺天盖地的争论。会展业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何涌现出大量惹人非议的活动,这也是目前会展业需要正视和思考的问题。

  不论是节庆事件还是展会活动,都是会展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大多节庆活动更多的是秉承着传统的文化精髓,是人们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历史沉淀,向人们展示最纯真、最质朴的当地特色民俗。在当代社会,是值得延续和发展的。很多专家称,举办这样的节庆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各地人民的生活质量,更是文明的延续。

  类似于“狗肉节”、“偶遇节”、“萤火虫展”这些活动都可以在史书里面找到参考文献,活动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会展业发展的今天,当地政府和办展企业,为了获得经济效益,给活动本身掺杂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导致了不文明的社会关系。在今天这个文明、和谐、健康的大社会环境下,任何以破坏生态平衡、残忍的杀害、不正当手段盈利的方式赖以生存的,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对于展会活动本身而言,现在一些办展企业过多的追求办展形式新颖化,内容扩大化,盲目追求创新、虚张声势,不考虑办展实际情况,导致一些展会活动事与愿违。这也值得会展业相关人士思考,在今后办展过程中,一定要符合大的社会背景,以合理的手段共同营造良好的办展环境、社会环境。

  有不少网友质疑,是今天社会信息化太透明,还是会展业发展存在问题?这样的问题,如今是很常见的。遇到一个热点,接踵而来的就是喋喋不休的争议,甚至搞的沸沸扬扬。这是目前社会舆论的现状,更是人们处理热点问题的通病。不少专家称,这种争议和吐槽,虽然在短时期内造成社会声音的不和谐,造成一部分人情绪激动和“上火伤肝”,但是争议的对错意义并不大。只要不把争议上升为民族破坏,就是有价值的,这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是时代文明的表现。充分体现了人们开始关注自身所处的环境,敢于挺身为不合理的因素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开始为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作出自己的贡献。

  争议、焦点、风波、冲突、口水大战这些看似敏感的词本身往往被赋予了一种矛盾和对抗的意义,在今天这个信息化公开透明、言论自由的时代里,告别了“英雄莫论史事”的破旧陈规,话语权成了当下的主角。有争议才有关注,有挑剔才有改进,有评判才有价值。正因为有争议,从探讨中总结优点和不足,在不断改进中健康成长。争议是社会共同的力量,有问题早发现,有问题早解决,有问题共同解决。中国会展业的发展也应该以长远目光为发展目标,以全局出发,能正确对待社会舆论和争议,从争议中找答案,作出正确合理的转变。社会人士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营造和谐家园。

  文/陈联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